黃國環
摘 要:“千難萬難,征地拆遷第一難”。征地拆遷工作由于其政策敏感、矛盾多發且涉及面較廣,一直都是工作的難點,社會關注的熱點,媒體追蹤的焦點。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與群眾利益最緊密,矛盾最突出,難度最大的就是土地征收和房屋拆遷補償問題以及安置善后處置,也是目前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工作的難點問題。文章主題研究了新形勢下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征地拆遷;服務;難題
拆遷工作是城市改造的開始,是城市化進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它是一項政策性、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事關城區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是當前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和檔次不斷提高,新形勢下拆遷工作難的問題也日益成為影響城市發展速度的“瓶頸”。
1.征地拆遷工作面臨的“瓶頸”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拆遷工作量越來越大,拆遷主要針對三個方面,一是對違章建筑進行拆除;二是對城市棚戶區和老城區進行改造;三是對不符合新一輪城市發展規劃的建筑進行重建,拆遷工作總體上依法有序進行。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單位和部門在拆遷工作中程序不規范、補償不到位、安置不落實、方法不得當;一些拆遷單位違法違規拆遷,甚至野蠻拆遷;一些拆遷評估機構弄虛作假、不實評估,等等,由此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糾紛,造成了當前征地拆遷工作的一些困難,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群眾利益訴求平衡難
征地拆遷過程中,群眾最關心、最看重的是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一部分農戶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想千方設百計尋求自認為合理的要求,常常采取不簽字、阻撓工程進度等方式,謀求不正當權益。加之征地拆遷涉及面廣、人口多,又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往往極易抱團,極少數人別有用心的加以煽動,出謀劃策以此纏住政府,提出與征地政策相悖的要求。這些都無形中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難度。
1.2矛盾問題協調難
在和被征地農戶做思想工作時最主要的矛盾有以下幾個:一是動員會上有些群眾無組織無紀律,戶戶能當家,個個是代表,一戶不滿意,甚至夫妻一方不滿意,征地工作都會陷于無休止的談判之中。二是界址不清,難以劃分。由于過去經濟欠發達,利益不大,村與村之間,組與組之間界址劃分不是十分明確,但是,由于征地拆遷補償帶來的利益,導致雙方爭吵不休,很難劃定,征地拆遷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三是征地拆遷補償費分配難以落實到位。由于部分群眾把征地拆遷當作發家致富的大好機遇,想從征地拆遷這塊利益蛋糕中多分一點,都想按照有利于自家利益來確定分配方式,吵鬧不休,互相觀望,致使補償費長期無法落實到位。這些矛盾和問題,導致短時間內難以協調到位,從而為征地拆遷工作增添無形的壓力。
1.3被征地農民建房安置、后續發展難
按照現行的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大都實行一次性貨幣安置。被征地農民領到幾萬元的補償費后,不出幾年基本上消耗完,沒有一技之長、年老體弱的農民,后續生活保障將十分困難。其他被征地區域農民雖大多身處市郊,謀生手段較多,但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務工技能較差。面對既得利益的喪失,很擔心失地后的生活。每次開展征地工作,相當部分群眾提出失地農民今后的生存、發展、建房問題,其妥善解決是征收土地的先決條件,這是我們征地工作中面對的首要問題,也是必須考慮的一大現實問題。
2.對策
2.1加強領導、健全制度,從組織上保障征地拆遷工作
堅持落實征地拆遷工作黨政“一把手”負責制、 轄區屬地管理負責制,形成黨(工)委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社會配合參與、拆遷公司具體負責的工作總體格局。建立健全領導小組、相關工作組和工作責任制、保證金等制度,從制度上消除領導層與管理層、管理層與執行層之間的責任空檔,使工作與責任、獎懲掛鉤,使拆遷工作在領導責任上真正落到實處。如金汁河上段沿岸帶狀公園工作建設。
2.2把握政策、宣傳到位,從思想上保障征地拆遷工作
征地拆遷工作是一項具有普遍性、政策性,而又十分深刻的社會利益重新分配工程,其中特別是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了真實的維護關系到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大量由此而引發的上訪已一再提醒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保持應有的公平,站在維護政權穩定來反思要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是否真正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3以人為本,依法辦事,從根本上代表群眾利益
要維護群眾利益,一定要把城市規劃、項目建設與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在征地拆遷安置過程中,要把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既認真落實好征地拆遷補償政策,保證各項補償及時兌現,又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和拆遷戶的生產、生活現實問題。在政策范圍內,一定要維護和滿足好群眾、單位,尤其是企業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按政策高限執行,努力爭取不出現“釘子戶”。
征地拆遷安置過程事關是農民群眾生活方式轉變,根本利益調整的過程,涉及廣大被拆遷農民的根本利益。一是既有利益格局喪失。現有征地拆遷基本上是城郊農民,征地拆遷導致農民多重既得利益的喪失,其長期可靠的、穩定的農業耕作收益喪失是最普遍的利益喪失;部分農民相當普遍的房租收入喪失。征地補償的政策性缺陷。各地的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各異,基本標準停留在按農民土地市場產生的若干信款的基礎,而生產安置由以前為轉戶轉業(計劃經濟下安排工作)變為現行的貨幣安置(數萬元到數十萬、百萬甚至千萬元不等),實際上是土地征用后就意謂生產資料的失去,有三大現實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一是生活出路無著。二是現實利益分配不公。因為,農民自身素質和農業文化的客觀局限性,加上現在就業形勢很緊張,農民失地即意味著手失業。三是城郊土地實際價格與征地補償價格差距較大,而差額部分政策只有獲取了少量,大部分由用地單位(行政劃撥地)、開發商無償取得,存在比較嚴重的分配不合理。
總之,在整個征收和拆遷過程中,既應當堅持主導和核心的地位,又應當堅持“中立化”和 “公正”、“透明”的原則,將依法作出的評估結果作為唯一的依據,給予被征收人以充分的補償。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城區拆遷建設工作,定會將城區建設成為功能分區明確,規劃結構合理、服務功能強大、環境優美的和諧家園。
參考文獻:
[1]王鋒.審慎征地與合理補償:當前失地農民滿意度調查之反思[J].農村經濟. 2010(08).
[2]王鋒,趙凌云.浙江省農村征地拆遷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考古. 2010(03).
[3] 杜文芳,蒲春玲,張偉,李小龍.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實證分析——以新疆伊寧市為例[J]. 經濟研究導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