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靜,黃美蓮,付桂莉,鄭源泉
(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皮膚科,武漢 430016)
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60例
盧靜靜,黃美蓮,付桂莉,鄭源泉
(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皮膚科,武漢 430016)
目的 觀察普萘洛爾對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復雜性血管瘤患兒60例,每天給予普萘洛爾1.5~2.0 mg·kg-1,tid,po,3~5 d;出院后再連續服藥6~8個月。隨訪時觀察并記錄患兒血管瘤的大小、質地及顏色變化,監測患兒服藥前后的心電圖、血壓、血糖、肝功能及腎功能有無異常改變,處理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結果草莓型血管瘤有效率93.8%,海綿型血管瘤有效率100.0%,混合型血管瘤有效率95.2%。患兒治療后1 h心率有變化23例,出現輕度至中度胃腸道反應10例,出現輕度低血壓4例,出現低血糖、神情煩躁等各3例。結論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普萘洛爾;血管瘤/嬰幼兒
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治療方法很多,針對不同類型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冷凍、激光和藥物治療等。少數復雜性血管瘤發展迅速,可出現感染、潰瘍、壞死、出血,繼發畸形、功能障礙等,使用上述治療方法療效欠佳或者安全性差。2008年6月,Léauté-Labrèae意外發現普萘洛爾對血管瘤有良好療效,這種方法迅速引起各國學者的關注,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關于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1-3]。然而,部分血管瘤本身就存在自行消退的特點,因而難以區分是血管瘤自行進入消退期還是藥物控制了血管瘤生長并使瘤體消退。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筆者對60例瘤體部位特殊、生長速度快、面積大、常規治療療效差的復雜性血管瘤患兒給予普萘洛爾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60例,排除支氣管炎、肺炎、竇性心動過緩、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急性心力衰竭及哮喘家族史的患兒,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齡2個月~2歲,瘤體面積(1 cm×1 cm)~(25 cm×6 cm)。依據1999年Waner和Suen提出的血管瘤分類方法:草莓型(位于乳頭狀真皮層)32例次、海綿型(位于網狀真皮層和皮下組織)10例次、混合型(同時具有草莓型和海綿型特點)21例次。按瘤體發生部位分類:頭面部42例次、軀干12例次、四肢8例次、外陰生殖器1例次(其中3例患兒出現2個部位血管瘤)。
1.2 治療方法 患兒收入院接受心電圖、血壓、血糖、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檢查結果正常的患兒給予普萘洛爾(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768,規格:每片10 mg)治療,<6個月患兒1.5 mg·kg-1,≥6個月患兒2.0 mg·kg-1,每天分3次口服。住院期間每天監測血壓、心率、血糖、呼吸、消化道癥狀以及瘤體張力、大小和顏色變化,<6個月患兒觀察5 d,≥6個月者觀察3 d。出院后指導家長按劑量每天用藥,如有不適隨時復診,無異常情況定期門診復診,復查心電圖、血壓、血糖、肝腎功能以及瘤體張力、大小和顏色變化,根據療效、體質量及有無不良反應調整治療劑量。口服藥物時間不超過8個月,治療效果滿意后1個月內逐漸減停藥物。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口服藥物6~8個月后依據血管瘤質地、顏色和大小進行分析,對療效采用ACHAUER等[4]提出的分級標準進行評級,Ⅰ級為瘤體縮小<25%,Ⅱ級為瘤體縮小及皮損顏色消退26%~50%,Ⅲ級為瘤體及皮損顏色消退51%~75%,Ⅳ級為皮損消退75%以上或者皮膚恢復完全正常。有效率為瘤體縮小25%以上的病例占該類型血管瘤總數的百分比。
2.1 療效 口服普萘洛爾1~3 d后,90%患兒瘤體張力均有不同程度變軟減小、顏色開始變暗、體積開始萎縮、溫度變低;治療2~3個月后,大部分患兒瘤體萎縮明顯,顏色變淡;治療6~8個月后,瘤體基本消退13例次,瘤體消退>1/2為35例次,瘤體消退約1/4為12例次;瘤體無明顯變化3例次。見表1,2。
表1顯示口服普萘洛爾的有效例數為草莓型30例(93.8%)、海綿型10例(100.0%)、混合型20例(95.2%),不同類型血管瘤有效病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6,P>0.05)。
從表2中可以發現: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以頭面頸部病例為主,其次為軀干部位,這與嬰幼兒血管瘤的好發部位有關;口服普萘洛爾對機體不同部位的復雜性血管瘤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97,P>0.05)。

表1 普萘洛爾治療不同類型血管瘤患兒的療效 例次

表2 普萘洛爾治療發生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療效 例次
2.2 不良反應 23例患兒服藥后出現一過性心動過緩,未出現明顯臨床癥狀,為安全起見將普萘洛爾用量減至1.2~1.5 mg·kg-1,在1周內逐漸加至足量,復查心電圖正常,堅持足量用藥。10例患兒出現胃腸不適,主要表現為腹瀉,對癥給予口服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活菌多維顆粒劑(媽咪愛)、蒙脫石散劑(思密達)后癥狀緩解,囑其多飲水防止脫水。4例患兒出現輕度低血壓,處理同一過性心動過緩。3例2~4個月的患兒出現低血糖,囑其餐后服藥或用藥后服少許糖水。3例患兒早期服藥后出現煩躁,未予特殊處理,短期內癥狀消失。1例患兒出現心肌酶譜輕度升高,追問病史后發現患兒近日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出于安全考慮,建議患兒暫停藥;2周后復查心肌酶譜恢復正常,家長要求恢復治療,用藥后監測心肌酶譜無異常。1例患兒手足冰涼,囑其注意手腳保溫,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嬰幼兒血管瘤是兒童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性疾病,該瘤體自嬰兒出生后6~8個月處于生長期,很多單純型的血管瘤如草莓型血管瘤8個月后進入穩定期,1歲后進入消退期,最終慢慢完全消退。文獻報道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增殖期血管瘤療效肯定,安全性好[5-7],但很多血管瘤增殖期后自行進入穩定期,最后慢慢進入消退期,因而難以證明普萘洛爾在瘤體消退的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即使無消退趨勢或其他方法治療無效的的血管瘤患兒口服普萘洛爾也有較好療效。總之,使用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復雜性血管瘤療效肯定、安全性高、家長依從性好,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且隨訪至今還未發現停用該藥物后血管瘤復發跡象。
本組患兒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服藥后1 h心率變化、低血壓及胃腸道不適,其機制為普萘洛爾通過與腎上腺素受體結合拮抗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引起的心動過緩、低血壓及胃腸道蠕動加快所致[7]。這些不良反應均為暫時性,經過緩慢增加藥物至足量的過程及對癥支持處理,患兒均能耐受,且停藥后癥狀消失。1例患兒服藥后引起的心肌酶譜升高,分析心肌酶升高是由于病毒感染導致,且停藥2周后恢復治療,檢測患兒心肌酶譜未發現異常。<6個月的患兒服藥后引起低血糖,可能與普萘洛爾引起糖耐量異常,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比普通人差,為預防低血糖,囑咐家長餐后服藥或者服藥后飲用少量糖水。
普萘洛爾通過何種機制發揮作用治療血管瘤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普萘洛爾通過促進血管收縮、血管生成抑制和誘導細胞凋亡聯合作用使瘤體顏色變暗、質地變軟、瘤體變小甚至消退[8-10]。瘤體消退的早期改變是因為非選擇性β-受體的阻斷作用引起嬰幼兒血管瘤的血管收縮,從而導致早期瘤體顏色迅速改變,伴隨瘤體質地明顯變軟。治療過程中的中期變化是RAF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途徑的衰減調節,從而降低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的表達。治療后期則啟動毛細血管凋亡程序從而加速血管瘤的消退。因而,該藥在增殖期及消退期都可能對血管瘤有治療作用。
盡管使用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適應證、停藥指征、療效判斷和不良反應監測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令人振奮的是,臨床雙盲隨機安慰藥對照試驗正在世界多個臨床中心進行,基于這些最初臨床觀察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將給嬰兒血管瘤的治療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1] NAOURI M,SCHILL T,MARUANI A,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ulcerated haemangioma with propranolol[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9):1109-1112.
[2] ZVULUNOV A,MCCUAIQ C,FRIEDEN I J,et al.Oral propranolol therapy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 beyond the proliferation phase: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 Pediatr Dermatol,2011,28(2):94-98.
[3] BUCKMILLER L M,MUNSON P D,DYAMENAHALLI U, etal.Propranololforinfantilehemangiomas:early experience at a tertiary vascular anomalies center[J]. Laryngoscope,2010,120(4):676-681.
[4] ACHAUER B M,CHANG C J,VANDER K V M.Management of hemangioma of infancy:review of 245 patients [J].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5):1301-1308.
[5] 雷水生,朱璐,張遠紅,等.普萘洛爾和潑尼松治療嬰幼兒增生期血管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2,26(7):597-600.
[6] 靳職雷,續艷玲,薛雷,等.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嬰幼兒增生期血管瘤35例臨床分析[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2,10(2):159-162.
[7] 王書軍,陳濛,于海洲,等.口服普萘洛爾治療嚴重嬰幼兒血管瘤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 (15):1616-1618.
[8] STORCH C H,HOEGER P H.Propranolol for infantile haemangiomas: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J].Br J Dermatol,2010,163(2):269-274.
[9] LAMY S,LACHAMBRE M P,LORD-DUFOUR S,et al. Propranolol suppresses angiogenesisin vitro: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 differenti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J].Vsacul Pharmacol,2010,53(5-6):200-208.
[10] 李麗,馬琳.普萘洛爾治療嬰兒重癥血管瘤的療效及不良反應[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36(6):325-327.
DOI 10.3870/yydb.2014.08.018
R972;R543
A
1004-0781(2014)08-1047-03
2013-08-21
2013-11-21
盧靜靜(1983-),女,山東濟寧人,醫師,碩士,研究方向:嬰幼兒血管瘤。電話:(0)18602755391,E-mail: 329592475@qq.com。
黃美蓮(1952-),女,湖北武漢人,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嬰幼兒血管瘤及小兒疑難雜癥。電話:027-82433241,E-mail:huangmeilian@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