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杜士明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藥學部,十堰 442000)
·藥事管理·
從84份中藥注射劑說明書看藥品執行標準狀況
蔡華,杜士明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藥學部,十堰 442000)
目的 探討中藥注射劑執行標準現狀,為規范中藥注射劑執行標準提供依據。方法收集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使用的中藥注射劑說明書84份,對其執行標準進行歸類分析。結果84種中藥注射劑的執行標準參差不齊,執行標準的試用期也不統一。結論要規范中藥注射劑的執行標準,鼓勵企業積極進行有關研究,不斷提高和規范中藥注射劑的執行標準,保證中藥注射劑更加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中藥注射劑;說明書;藥品執行標準
藥品執行標準是對藥品的質量指標、生產處方、工藝和檢驗項目、方法等內容所制定的該產品的要求和規范,是藥品設計、生產、經營、使用、檢驗和監督管理部門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據。科學、先進、規范、統一的藥品執行標準不僅是設計和生產出好的藥品基礎,還是管好藥、用好藥的依據。所以,各國都非常重視藥品執行標準的規范化建設,不斷修訂提升本國藥品執行標準,以保證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安全。因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中藥、天然藥物處方藥說明書》[國藥監注[2006]28號]中格式內容書寫要求及撰寫指導原則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中藥說明書中必須標示本產品的執行標準。但是部分藥品說明書中存在未列執行標準和只列執行標準而未注明執行標準的編號等不良現象[1]。因此,筆者統計了我院正在使用的84份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提供的執行標準,并對其分析歸納,提出相應建議和對策。
選用我院正在使用的中藥注射劑84種,占國家正式批準生產使用的109種中藥注射劑[2]的77.1%。一品二規者按二種核計。84種中藥注射劑執行標準均來自該產品說明書,涉及76家生產企業。采用Excel對收集到的84份中藥注射劑提供的執行標準逐一登記,備用。
2.1 執行標準分類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之前,藥品標準是由衛生部制訂,所以標準之前用WS (衛生)標示,待轉正后,分別加標下標。WS1—化學藥, WS2—生物,WS3—中藥,并在藥品標準末尾加注年份,表示該標準已轉正。按標準開頭字母和標準狀態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CP)收錄,WS(試行)WSI,WS1, WS3,YBH(試行)YBZ和部標二部五冊九類進行分類,再結合說明書提供的[成分]分別按從提取單體化合物、提取物與化學藥物配伍進行分類,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84份中藥注射劑說明書執行標準情況 份
從表1可以看出,CP收錄的標準只有7份,占8.3%,WS命名的45份,占53.6%,YB有31份,占36.9%,其中試用標準1份,部標二部五冊1份。84種中藥注射劑中WS有25種,但格式不統一,有SW 1,還有1和3下標的,參差不齊,有一個試用執行標準還是2004年批準的,比較混亂。
2.2 從說明書中提供的成分分類 從提取物中分離單體化合物27種,占32.1%,這些中藥注射劑的理化性質與藥效學水平的相關性成為新藥開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丹參注射用滅菌粉末、苦參注射液、銀杏注射用滅菌粉末和清開靈注射液等均以明確的中藥有效成分控制質量,使中藥注射劑的有效性有了顯著提高;提取物48種,占57.1%,由于注射劑直接注入體內,質量要求很高,組成藥味越多越難研制,故其組成藥味數宜少,最好不超過3味,對于這類品種使用時要更加注意;若明確有效部位尤其是有效成分組成,將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與化學藥物配伍9種,占10.7%。
2.3 生產標準試用期不統一 試用標準均應有試用期限,84種中藥注射劑中有4種是試用標準,谷紅注射劑標準為WS-10001(HD-1506)-2004(試行),時限到2012年,達8年之久。以藥名為關鍵詞,在藥智網站查詢,有11個品種除說明書載入的標準外,還同時查詢到其他編號的生產標準,結果見表2。
從表2可知,同時存在2個以上的執行標準有10個品種;3個以上執行標準有5個品種;4個以上執行標準有5個品種;鹽酸川芎嗪注射劑竟有9個執行標準,注射用復方甘草苷有3個廠家,各1個執行標準,一個廠家有2個生產標準,同一個藥名多個并存多個執行標準的現象與文獻報道一致,甚至還有同一執行標準用于不同品種的現象[3]。
藥品標準是一個時期行業性規范體現,也代表生產企業設備、技術的水平,藥品只有從執行標準源頭把關,加強標準的申請、批準、監督等環節管理,才能使標準再提高,藥品才能更安全、有效、可控;業內人士也呼吁完善藥品標準體系的建立要從4個方面因素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技術評價體系、信息技術支持和配套管理機制[4]。
3.1 統一發布標準,維護國家標準的權威性 我國藥品執行標準中包括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歷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藥品注冊標準、局頒標準、地方標準升國家標準、新藥試行標準和進口藥標準等,有的裝訂成冊、有的單頁、有的有編號、有的無編號、有的在原編號后面加個修訂時間,又沒有聲明原來標準同時廢止,這么多的標準只有申請者和批準機構清楚,省級以下結構,流通環節和使用環節很難清楚,名目繁多的標準,加大藥品質量監督部門控制藥品質量難度,也給藥品流通和使用過程選擇藥品造成混亂局面,給生產企業或造假分子制造可乘之機[5]。美國藥品標準主要以《美國藥典》為主,除部分保護期的品種外, 80%收載在《美國藥典》中;我國發布藥品生產標準的機構只有一個,應該盡快統一藥品生產標準的格式化,規定使用期限,轉正后立即取消原標準,說明書列舉的應該是現行的有效的標準,試用標準應表明使用期限。由于藥品只用通用名,若同一規格不同標準由于所用輔料不同,在臨床會出現某一廠家產品改用另一廠家后,導致過敏甚至嚴重的不良反應。標準的統一,逐步達到一名一個執行標準,可以有效避免標準不同,藥效和不良反應不同的現象,有利于推動處方管理辦法實施和全國醫療保險一卡通的順利實施。

表2 兩個以上執行標準情況
3.2 統一執行標準應該從各方面完善 藥品生產企業是標準的申請者又是執行標準的實踐者,要建立鼓勵藥企積極提高執行標準的激勵監督機制。有學者分析,企業缺乏提高標準的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如果成品的處方和工藝、原輔料來源、質量控制體系均未發生變化,僅是提高產品的質量控制能力,那么產品的藥效不會提高,無法給企業帶來更加實惠的經濟利益;二是提高標準伴隨著一系列技術成本、審批成本、儀器成本、人力成本等諸多成本項目的提高。因此企業往往缺乏主動提高自身產品標準的積極性。調動藥企提高標準的積極性,鼓勵藥品生產企業提高本企業內部質量標準[5];投入成本價值必須要在產品價格中體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藥品招標機構、消費者都要提高認識,鼓勵消費優質產品;政府部門開展中藥再評價,加快淘汰不適應的舊執行標準,提高入市門檻;同時在《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醫院藥房等級評審、社會零售藥店檢驗標準和執業藥師考試和藥師培訓等涉藥專項檢查中,除標準外增加生產或者經營產品的執行標準項目檢查,從源頭控制,執行標準不規范的藥品無機構銷售;在處方設計時注意,由于注射劑直接注入體內,質量要求很高,組成藥味越多越難研制,故其組成藥味數宜少。
3.3 建立藥品執行標準信息平臺 由于現在藥品執行標準產生的機制和藥品流通環節等原因,導致了雖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執行現行標準。但是,由于藥品生產企業追求高利益目的,不執行新標準,而流通環節、基層監管部門信息接收不及時,無法知曉。建議政府部門建立一個藥品信息公共平臺,使有關單位可以更加及時掌握藥品執行標準的動態,為評價監督提供及時信息支持,也為經營單位選擇執行更高標準的產品提供信息服務。
3.4 執行標準歸類和使用要求 中藥注射劑執行標準按中藥標準還是按西藥標準,目前尚無規定。筆者認為,若是從中藥提取的單體化合物,或者與化學成分配伍的,歸化學標準,提取的有效成分或者是兩種以上中藥提取物,歸中藥標準設計;其次,中藥注射劑是按中醫藥理論設計的產品,西醫沒有系統學習中醫藥理論,使用中藥注射劑是否恰當,也值得商榷。
3.5 規范中藥注射劑標準迫在眉睫 本次分析的樣本只是我院正在使用的,結果與文獻報道不少藥品,尤其是中藥注射劑、國內廠家“原研”藥品的說明書存在許多不利于臨床應用方面的問題[5-6]。與多數化學藥品比較,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內容標注詳細、完整、相對規范的品種寥寥無幾,加強中藥注射劑標準的統一十分緊迫。
[1]賈超,李竟輝,朱林.471批藥品說明書中執行標準的調查報告[J].中國藥師,2010,13(10):1508-1510.
[2]崔福德,龍曉英.藥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343.
[3]王艷,陳永梅.國家藥品質量標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醫藥,2007,11(4):371-372.
[4]張寧,平其能.對建立我國仿制藥品藥注冊審批管理配套制度[J].中國新藥雜志,2010,19(11):921-925.
[5]林秀玉.藥品生產企業制定內控質量標準探討[J].首都醫藥,20,26(4):224-226.
[6]扈福,扈曉雯.從中藥注射劑說明書思考用藥安全性問題[J].中國藥房,2009,20(36):2879-2880.
DOI 10.3870/yydb.2014.01.040
R951;R954
C
1004-0781(2014)01-0125-03
2013-02-25
2013-05-05
蔡華(1965-),女,湖北十堰人,副主任藥師,學士,從事醫院藥學工作。電話:0719-8801197,E-mail:tsai1094@sina.com。
杜士明(1964-),男,湖北十堰人,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博士,從事中藥學與醫院管理學研究。電話:0719-8801163,E-mail:dsm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