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丹,賈富平,孫青,呂軍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西安 710061)
智能快速發藥機結合預擺藥模式創建自動化智慧藥房
王喜丹,賈富平,孫青,呂軍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西安 710061)
該文對智能快速發藥機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藥房應用的背景、準備、運行的全過程進行總結與分析。該院門診藥房引進智能存取機和快速發藥機,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對接,進行預配候取調劑模式,初步實現了門診藥房調劑工作信息化、流程化、自動化,簡化了調配環節,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藥師體力勞動,減少了調配差錯,大幅縮短了患者排隊取藥時間,減少了醫患糾紛發生的機會。認為智能快速發藥機的應用和預配候取調劑模式有利于創建自動化智慧藥房,不僅能滿足患者的要求,還能適應醫院藥學的發展。
自動化智慧藥房;快速發藥機;智能存取機;預配候取
我院屬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近年來新門診大樓投入使用,使門診藥房的日處方量由原來的3 000余張增加到現在的4 300余張,傳統的調劑模式已經難以真正做到“四查十對”,收方、審方、調配、核對、發藥模式很容易造成排隊取藥的擁擠,窗口工作人員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糾紛。為緩解患者取藥排隊的擁擠和窗口藥師的壓力,順應醫院信息化發展方向,我院門診采用就診“一卡通”,方便患者就醫充值繳費。同時引進智能存取機和快速發藥機,加之新型自動化藥房的建立,不僅使門診藥房的藥學服務由傳統的以藥品為中心的保障供應型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1],也成功地使傳統門診藥房轉變為自動化智慧藥房。
1.1 硬件配置 新門診大樓共投放“一卡通”自助系統機27臺,其余平均分配各層,方便患者自助充值、分診排隊、預約掛號等,這為自動化智慧藥房的投入使用提供了基礎設施。門診藥房又把傳統的發藥窗口改為開放型柜臺式,窗口上方設置LED顯示屏,顯示取藥患者姓名。每個發藥窗口配有電腦和掃描槍、與電腦和快速發藥機相連的接收藥框信息的發射器各一臺,無動力滑軌機兩臺,智能藥框若干個,掃描藥框信息的刷框器以及小型熱敏打印機各一臺。門診藥房內分別引進藥品智能存取機(IRON-240J)和藥品快速發藥機(IRON-1200)各兩臺,以及智能藥架、經過數次優化的中西藥應急藥架數個。
1.2 軟件實施 自動化調配最重要的部分為智能發藥系統,而它又主要包括計算機系統[包括在服務器上運行的管理系統和負責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對接的軟件系統],以及上藥、存藥、出藥系統和傳送分揀系統等。計算機系統是整個快速發藥機的“大腦”,負責與醫院HIS對接,對整個系統進行智能控制和管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
IRON的服務器使用一臺CPU為酷睿I5、內存4 GB配置的計算機,這臺計算機作為自動化藥房的服務器,接受醫院HIS傳來的患者處方信息,由出藥系統分析處理,通過傳送分揀后發至各個窗口[2]。
新的工作環境和新型調配模式要求藥師具備更高的業務水平。我科室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培訓,立足科室的實際情況,明確崗位職責,強化操作規范,組織門診藥師進行智能存取操作、發藥系統和上藥系統的學習并進行考核,要求藥師掌握該系統日常故障及排除措施。藥師在適應新程序的同時總結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協調科室間的配合問題,落實解決改進流程、軟件修改、人員再培訓等問題,逐步完善門診藥房的預擺藥模式及智能存取和快速發藥機的使用。
見圖1。
3.1 應用中的優勢 門診自動化藥房采用智能存取和快速發藥機與醫院HIS接口實時通訊,使門診藥房的工作信息化、自動化,效率更高[3],大大提高了藥房的空間利用率,優化了藥房的內部格局。
目前我院門診藥房藥品共1 142種,其中需冰箱冷藏冷凍保存的藥品128種,毒性藥品25種,其余放置在全自動快速發藥機內397種,智能存取機中429種,設備中存放藥品占除特殊管理藥品外其余全部藥品的比例為87.97%,創建了自動化藥房?;颊呓毁M后,智能存取發藥機自動旋轉到患者所取的針劑、口服液及皮膚科、眼科等外用藥,快速發藥機則在出藥口掉出患者所取的片劑、膠囊和顆粒劑等口服藥品,調配藥師按配藥清單調配藥品,核對無誤后放在無動力滑軌上等待患者,形成“藥等人”的格局,打破了幾十年不變的“人等藥”的老傳統[4],配藥速度快,患者取藥“零”等候,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我院從2011年起設計了藥師服務態度、藥師取藥速度、用藥指導、取藥環境、患者排隊取藥時間、藥品質量等反映門診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6項指標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患者滿意度從2011年的89. 71%上升到2012年的94.33%,2013年又上升到96. 97%。其中藥師取藥速度、用藥指導、患者排隊取藥時間滿意度提高幅度最大。
智能快速發藥機結合預配候取模式簡化了調配環節,減輕了調配藥師的體力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傳統手工調劑相比,藥師調配處方所需時間和患者排隊取藥時間大幅度縮短,尤其在節假日門診值班人員較少的情況下,優勢更為顯著。根據我院門診情況,筆者在一周時間內隨機跟隨不同患者,對從繳費到相應窗口排隊取到藥品所需時間進行統計。統計結果顯示,上述所需時間2~10 min,其中醫保患者繳費比持“一卡通”直接繳費所需時間長,患者在所看科室樓層繳費,然后到藥房取藥,所需時間最短,幾乎不用等候。藥師根據不同處方進行調配,所需時間18~60 s。傳統手工調劑藥師取藥時間2~6 min,患者等候時間8~20 min。智能快速發藥機藥師取藥時間0.3~1 min,患者等候時間1~10 min。
另外,每個窗口核對藥師和調配藥師各一名,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崗位輪換,共同完成配-發藥工作。這樣不僅增加了工作的靈活性,鞏固了團隊合作,也實現了整個預配候取流程對所配藥品與原始處方進行了3次核對(智能存取和快速發藥機的系統核對、調配藥師核對、核對藥師電腦和處方核對),保證了調劑的準確性,大大降低了調配差錯。傳統手工調劑時年處方量約120萬張,處方差錯發生次數約48次,差錯率0.04‰,使用智能快速發藥機后年處方量約157萬張,處方差錯發生次數下降到30次以下,差錯率約為0.01‰。

圖1 智能快速發藥機結合預配候取調劑模式流程圖
3.2 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預擺藥模式要求患者按窗口號取藥,由于很多患者不習慣看計費清單上的提示,而窗口上方的顯示屏顯示的姓名數量有限,這時需要藥師耐心指導并且重復回答患者問題,加重了窗口工作人員的壓力,因此預擺藥模式也需要醫生和收費人員配合指導。
大型醫院門診患者就診時間相對集中,處方量大,藥品種類繁多,必須保證設備運行正常,設備內藥品充足,因此需要一名藥師專門負責設備日常保養和加藥工作,增加了人力成本。預配候取由計算機監控整個流程,智能存取和快速發藥機與醫院HIS系統相連接,一旦HIS系統出現問題或者智能快速發藥機出現故障,某一環節出錯就會出現排隊擁擠和混亂現象,因而門診藥房平時要做好應急措施,建議藥師熟練掌握常見故障的排查及處理方法,并制定出疑難故障時的后備調劑方案。此外,電腦設備、智能存取機和快速發藥機等一系列配套設備投資較大,這是自動化藥房推廣的主要障礙。
自動化智慧藥房的建立,符合醫院的發展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環境,保證了工作質量[5]。使患者等候取藥時間明顯縮短,基本能夠實現即到即取的零排隊目標;高效率工作和自動化設備的運用,不僅減輕了藥師的工作強度和壓力,使得核對藥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細致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用藥狀況,向患者詳細介紹藥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讓患者能夠放心用藥,保障了患者用藥安全[6],提供了更好的藥學服務,使醫院的社會聲譽得以明顯提升,為醫患和諧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智能快速發藥機結合預配候取調劑模式的實施符合醫院的實際需求,深化了醫院的藥房管理體系,有利于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和安全[7],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 史桂玲,蒲奕.淺析門診藥房發藥窗口的藥學服務[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5):128-130.
[2] 李民,沈愛宗,吳葵.IRON快速發藥機原理與常見故障處理[J].醫療器械與臨床,2012,2(13):129-131.
[3] 曹倩,魏宇寧.門診藥房整包裝自動發藥機應用體會[J].中國藥業,2011,20(4):66-67.
[4] 金茹.門診藥房預配候取系統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5):95-98.
[5] 楊華.自動化系統應用于門診藥房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藥業,2012,21(4):63-66.
[6] 白曉黎.門診藥房的藥學服務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 2010,5(31):271-273.
[7] 楊樟衛,胡晉紅.醫院引進單劑量藥品自動擺藥設備的理性分析和評價[J].中國藥房,2008,19(28):2196-2199.
DOI 10.3870/yydb.2014.03.044
R95
A
1004-0781(2014)03-0413-03
2013-06-22
2013-07-20
王喜丹(1987-),女,河南商丘人,藥師,學士,主要研究方向:醫院藥學。E-mail:wangxidan198726@126.com。
呂軍(1980-),男,副研究員,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臨床藥理學、藥物基因組學。電話:029-85323243,E-mail:Lujun_2002@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