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瀟,殷為勇,張秀華
(1.溫州醫科大學定理臨床學院、溫州市中心醫院藥劑科,溫州 325000;2.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溫州 325000;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溫州 325000)
·藥物不良反應與不良事件·
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中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致消化道不良反應調查
劉瀟瀟1,殷為勇2,張秀華3
(1.溫州醫科大學定理臨床學院、溫州市中心醫院藥劑科,溫州 325000;2.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溫州 325000;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溫州 325000)
目的 比較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治療時消化道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方法對958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阿司匹林組525例,氯吡格雷組433例,隨訪1年。比較兩組消化道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阿司匹林組發生消化道不良反應事件115例(21.90%),氯吡格雷組78例(18.0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阿司匹林組發生上消化道出血12例,氯吡格雷組5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阿司匹林組與氯吡格雷組在總體上發生消化道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良反應;消化道
目前缺血性腦卒中約占所有類型腦卒中的85%,且近年來缺血性腦卒中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抗血小板治療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大量循證醫學證據顯示了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對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級和二級預防的益處[1-2]。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缺血性腦卒中二級的預防治療。但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均存在著較明顯的消化道不良反應[3]。筆者調查抗血小板藥物對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治療時發生消化道不良反應事件的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溫州市中心醫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經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的住院和門診的患者958例,其中男583例,女375例;年齡50~87歲,平均年齡64歲。經過問診,治療前均無活動性消化道出血病史,均無消化性潰瘍病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吸煙及飲酒史、基礎疾病分布等基本相同(表1),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阿司匹林組每天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Bayer Health Care AG公司,批號:BJ10889) 100 mg;氯吡格雷組每天口服氯吡格雷[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A748]75 mg,均為每天1次。隨訪時間為1年。
1.3 觀察指標 通過查閱病歷、門診隨訪和電話隨訪方式分別調查兩組消化道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情況。根據住院病歷記錄登記姓名、年齡、性別、疾病診斷、卒中類型、血糖、血脂、有無頸動脈斑塊、吸煙、飲酒史、服用藥物等情況,逐一電話隨訪,詢問吸煙、飲酒史及卒中后服藥情況,注意排除抗血小板藥物用藥期間服用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品的患者。在此基礎上每個月隨訪一次。兩組均給予干預血糖、血脂、血壓等治療,連續跟蹤觀察1年,登記統計是否發生終點事件(上消化道出血)。
調查員為我院有一定臨床經驗的消化內科、神經科專科醫師,經過嚴格培訓,能獨立接診患者。

表1 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與基礎疾病
把上消化道出血作為評估預防風險的終點事件指標。觀察期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①患者有嘔血和(或)黑便表現,胃鏡檢查見食管、胃、十二指腸黏膜表面有新鮮滲血、滴血或射血者為活動性出血;②患者雖無嘔血、黑便,但胃鏡見病灶基底部呈現棕褐色,附有血凝塊、血痂或黏膜上有出血斑點者為近期出血。
1.4 統計學方法 調查結果審核后雙重輸入xls表格,經邏輯審核無誤,應用SPSS 13.0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年齡用中位數表示,血糖、血脂等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兩樣本率比較的Χ2檢驗,比較兩組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阿司匹林組發生消化道不良反應115例(21.90%),氯吡格雷組78例(18.0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5)。兩組發生消化道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分別為12例(2.29%)和5例(1.1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8)。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消化道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比較 例
阿司匹林可抑制環氧化酶1,減少黏膜前列腺素的生成,刺激胃腸道黏膜,并影響黏膜的防御因子,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同時抑制胃、十二指腸上皮碳酸鹽的分泌,減弱了上皮修復和更新。氯吡格雷在預防血管事故上較阿司匹林稍佳[4]。對阿司匹林有禁忌證或產生不良影響的患者,可以選用氯吡格雷。它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細胞膜上的二磷腺苷受體發揮抗血小板作用,并不直接損傷消化道,但可抑制血小板衍生因子和血小板釋放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從而阻礙新生血管生成和影響潰瘍的愈合。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均有消化道不良反應,表現為上腹不適、上腹痛、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惡心、嘔吐、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等,其中較為嚴重的是上消化道黏膜損傷,表現為胃黏膜病變、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等[5-6]。
缺血性腦卒中多發生于老年患者。由于年齡增長,體內胃黏膜出現萎縮,修復功能下降,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升高。部分患者因擔心消化道不良反應,而拒絕阿司匹林治療,要求以價格昂貴的氯吡格雷治療。本研究調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消化道的不良反應,顯示兩種藥物消化道不良反應相當常見,且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臨床醫生和臨床藥師對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也要加強監管,定期隨訪,觀察大便顏色及性狀,定期檢查血常規、大便常規、大便隱血,必要時行胃鏡檢查。
[1]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缺血性腦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撰寫組.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 (2):1-7.
[2] BHATT D L,SCHEIMAN J,ABRAHAM N S,et al.ACCF/ ACG/AHA 2008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reduc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risk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NSAID use [J].Am JGastroenterol,2008,103(11):2890-2907.
[3] 張紹深.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消化道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16(3):81-82.
[4]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A randomised,blinded,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CAPRIE)[J].Lancet,1996,348(10):1329-1339.
[5] 崔海宏,韓英,曹建彪,等.抑酸藥治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高危患者再次消化道出血的系統評價[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8,17(10):840-843.
[6] 張慧平,孫福成,季福綏.氯吡格雷聯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嚴重出血1例[J].中國藥學雜志,2004,39(10):798.
DOI 10.3870/yydb.2014.05.042
R973.2;R969.3
A
1004-0781(2014)05-0684-02
2013-07-15
2013-09-22
劉瀟瀟(1983-),女,浙江溫州人,主管藥師,學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電話:(0)13676791102,E-mail:124776679@qq.com。
張秀華(1966-),女,浙江溫州人,主任藥師,碩士,從事醫院藥學工作。電話:(0)13858788807,E-mail:179853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