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

這是強生公司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戈爾斯基(Alex Gorsky)今年第三次來到中國。11月10日,他應邀參加2014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與王健林、郭廣昌等中國企業家對話,探討了“超越傳統商業視野:顛覆傳統商業發展設想的因素和趨勢”。9日,戈爾斯基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他此番來京心情不錯,“你的英語肯定比我的中文好?!?3歲的他已經開始學習中文,來華次數加起來已經至少20次。
中國新聞周刊:不久前,強生公布了201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強生第三季度營收為18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1%;凈利潤為4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8億美元增長26%。你如何評價強生在華的銷售業績?
戈爾斯基:非常自豪,但并不滿足。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政府倡導的強有力的醫療方案,享受到醫療護理,強生積極參與這些方案并為患者提供幫助。此前我們通過收購大寶化妝品和噯呵母嬰用品等一些本地品牌,將它們整合到強生公司的平臺中,并幫助這些品牌不斷發展壯大。對于我們來說,中國市場存在真正的機遇。
中國新聞周刊:在去年的年報當中,強生集團55%的銷售額來自于美國以外的地區,這個數字還在增加,22%的銷量來自于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高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你如何評價中國市場在強生全球市場上的地位?
戈爾斯基:強生是全球化企業。即使在今天,我們幾乎60%的銷售額都來自美國境外的市場,中國顯然非常關鍵。中國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都在10%以上,大約是歐美發達市場增長率的三到四倍。未來,我們會把醫療護理視為今后在華的一項積極的長期投資,而不只是作為一個需要開支的項目。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國的醫療市場?
戈爾斯基:中國可以借鑒全球各國不同的經驗,發展其獨具特色的醫療制度,它沒有必要照搬美國的醫療保健制度。相反,它可以借鑒美國、歐洲、南美洲以及其他國家的最佳實踐經驗,并且整合為更適應本地實際情況的醫療制度。
中國新聞周刊:你最看好那些細分領域?
戈爾斯基:首先,我們認為在微創手術等領域存在重大的機遇——我們如何實施復雜的手術,使患者創傷更小,以便他們早日回到親人身邊,返回工作崗位。另一個領域是糖尿病。當你仔細觀察非傳染性疾病時,你肯定會發現糖尿病病例在呈上升趨勢。如果讓患者接受相關教育,治療效果將顯著不同。另外,還有醫療器械方面,我們有強生血糖儀等產品,以及強生制藥部門,所有這些也同樣可為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提供重要支持。
中國新聞周刊:你對中國當前的醫療健康現狀有何看法?
戈爾斯基:我們倡導從有病醫治制度轉為身體保健制度。我們怎樣才能鼓勵患者和消費者以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很多非傳染性疾病,例如80%的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中風等疾病,甚至癌癥都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避免,比如合理飲食、運動、不吸煙等。因此,我們認為奉行健康理念,加強身體保健而非只是有病醫治,將為每個人帶來最大利益。
中國新聞周刊:強生亞太創新中心為什么選擇建在中國上海?
戈爾斯基:我們選擇上海有多個重要原因。首先,中國對強生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只需看一看中國13億消費者的人數,再看看現存的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我們在華開展業務已經有相當長時間了。我們確實希望更好地了解本地存在的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然后將本地的科學技術以及業務整合在一起,以幫助解決中國的這些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聽說強生亞太創新中心將進行肺癌方面的研究?
戈爾斯基:是的,肺癌使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受到影響。而且治療肺癌并不只是吃藥或接受外科手術就能痊愈,而是需要綜合的治療方法。因此,強生亞太創新中心聚焦的任務是我們如何尋求新的治療方案,探索新的手術方法,甚至著眼于戒煙和全面治療等領域的問題,從而為最終治療肺癌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因此,我們對肺癌的研究工作感到非常興奮,而此時此刻我們的科研人員就在忙于開展這項研究。
中國新聞周刊:強生集團一直很重視消費品和個人護理產品業務,并堅持平價路線,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策略?
戈爾斯基:我們認為與消費者建立獨特的關系非常重要。我們認為嬰兒和母親及其家人之間的聯系非常重要。我們確保公司產品有助于家人體驗親密接觸的那一刻感受。我們還意識到強生肩負著社會重任,有責任提供最優質、最安全有效的天然產品。我們希望確保強生公司不僅實現好的商業目標,而且贏得中國廣大的家庭和消費者的喜愛。
中國新聞周刊:強生未來在中國還有哪些本土化的新布局?
戈爾斯基:事實上,我們覺得強生更像一家在華的中國公司。長久以來強生一直在華提供醫療護理服務。我們認為,了解本地日益增長的患者健康需求非常重要。目前,強生已經建立了消費品研發機構,未來,還將設立醫療器械研發機構和藥物研發機構。這些都是我們重視中國市場的表現。我們把這一點視為關鍵策略,期待有一天在華強生研發機構取得獨特的創新成果,并把這些成果實實在在地推向全球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