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英
“我們最初在擔心這個事能不能成,這個產品是跟過去風控手段完全不一樣。”招商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葛曉嫻說,“報備上去之后,總行的答案是能成,我們很受鼓舞。”葛曉嫻所說的產品指的是“一貸通”(這是招行的內部叫法,對外則叫網商貸高級版)。
這款名為“一貸通”的貸款產品,針對專注外貿的中小企業。創新的產品背后,是銀行風控思路的改變。
“未來我們可能也會跟其他互聯網平臺合作。”葛曉嫻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改變的不僅僅是招商銀行。雖然銀行提供的“存、貸、匯”的主營業務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是銀行業面臨的大環境已經發生變化:經濟下行,股市不振,樓市多變,從珠三角到長三角,銀行業的不良率上升,利率市場化正待破殼,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頭漸盛,以其高效扁平低成本的服務沖擊著傳統金融市場。
作為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董事經理,徐勤的客戶多數來自于中國大陸及港澳臺的金融機構。她和同事對1800多名銀行和保險類用戶進行了訪談,這些訪談內容的成果最終形成了一份名為《制勝之道》的咨詢報告,其主要結論是,雖然“銀行業的競爭變得格外激烈,前進道路障礙重重”,但“中國銀行業進入了一段充滿活力且令人激動的時期”。
招商銀行的總部位于距杭州1300公里之外的深圳,那里是很多外貿中小企業的聚集地。
賀國棟是深圳市一家電子產品的生產商,他的工廠主要生產手機移動電源,目前正在開發智能家居等產品。這些產品出口到日本、東南亞、西歐、南美各國,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美元。
不過,最近兩年,賀國棟的日子不太好過了。手機移動電源成為了競爭的紅海,利潤率微薄。因此,賀國棟一直在謀劃轉型,他準備把業務拓展到空氣凈化器等智能家居領域。
轉型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資金不足,更新設備需要耗資數百萬元。
過去,對于賀國棟這樣的中小企業主來說,要想到銀行貸款,必須通過抵押或者擔保的方式。大中銀行更愿意把貸款發放給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
葛曉嫻并不否認這一點:“中國的銀行,過去并沒有太關注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首先,中國經濟過去幾年一直飛速增長,大客戶的融資需求提供了相對充足的金融服務市場,而銀行業也是這塊大蛋糕的受益者。
此外,過去銀行對企業貸款的審批依賴于“三表”,最初的“三表”主要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報表附注等等,后來又加入了電表、水表等。“這些數據就像企業的體檢報告”。招商銀行杭州分行一位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并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而且也沒有規范的納稅記錄,銀行要全面掌握其真實的經營狀況,費時費力,而且其貸款額度相對較小,性價比不高。因此,盡管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都在加大了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但是這些貸款多數屬于抵押或者擔保貸款。
2012年,招商銀行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兩款小貸產品,抵押貸款的占比為95%,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抵押貸款比例仍然高達80%以上。
不過,中國銀行業運營思路整體上仍偏保守。歐美商業銀行的不良率達到在3%以上亦不罕見,但是在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率長期徘徊低數,到了2013年底,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是1.49%。而由于極為嚴苛的貸款審批條件,即便被認為風險相對較大的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也不高。與此同時,中國缺乏誠信體系,個人和企業的信用數據不全,這給銀行的信息核查增加了難度。
今年4月,賀國棟知道了網商貸高級版的產品,通過驗證資質和在一達通平臺上以往的貿易數據。賀國棟到了建設銀行,提供了真實最近半年詳細的通關信息和貿易資料,7月提交貸款申請后,8月拿到了500萬的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以前,我們企業不可能申請到信用貸款。”賀國棟感嘆。這500萬的貸款被用來更新設備,組建智能家居生產線,“明年銷售額應該能達到七八千萬美元。”
賀國棟拿到貸款的秘密在于包括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在內的數家銀行,和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推出的融資產品——網商貸高級版。
今年7月,在上海,7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中行、招行、建行、平安、郵儲、上海銀行、興業銀行這7家銀行宣布合作,啟動基于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計劃——網商貸高級版,最高授信可達1000萬元。其中銀行的角色是提供資金,阿里提供交易數據和游戲規則。
招商銀行是第一批參與銀行之一。
“通俗點,‘三表就是看體檢表,‘三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就是隨時通過觀察你的吃喝拉撒狀況,來判斷是你否健康!”
這背后顯示了銀行風控思路的變化。該產品風控依賴的基礎數據從“三表”變成了“三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而“三流”數據則來源于招商銀行的合作方——阿里巴巴集團外貿平臺一達通提供的數據。
作為銀行的合作方,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魏強是網商貸高級版最初創意人之一,在這個阿里巴巴的外貿平臺上,有很多做進出口貿易的中小微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