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華

2013年11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后臺等候演講的俞敏洪。圖/CFP
新東方每年從學生那里賺取數十億元學費,創始人俞敏洪則一直希望在學習之外,能幫年輕人再做點什么,于是有了發起一只投資資金的想法。國內一大波企業家里,談情懷、說理想,比得過俞敏洪的人可謂寥寥。
俞敏洪看重演講,特別是現場演講,“有人說,你把演講放在網上不就行了嗎,我覺得還是不一樣。你在網上看我視頻,可能只有這一天被激勵,但是如果你在現場聽了我的這番話,可能會激勵你一個月,一個月是能改變很多事情的。”
如今,俞敏洪正試圖改變自己,換一種方式激勵年輕人。
11月26日,洪泰基金成立新聞發布會上,俞敏洪少有地穿上正裝,另一位創始合伙人、原華泰聯合爭取董事長盛希泰則是一身帽衫亮相。“我知道,今天我們兩個人中肯定有一個不會穿西裝,所以,我連領帶都打上了。”俞敏洪看著身邊的盛希泰說,“咱倆多有默契。”
低調歷來是風投人士的通行證。
俞敏洪的老朋友賽富基金創始合伙人閻焱說,做了幾十年投資,他從沒看到過一只天使基金成立發布會搞得如此聲勢浩大:數千平方米的會場座無虛席,就連兩側的過道上都擠滿了人,里面有俞敏洪的粉絲,更多的是激情滿滿的創業者。
俞敏洪就是有這樣的本事把粉絲經濟引入風投圈,不經意間便活學活用互聯網思維。對于閻焱的這番話,盛希泰說,“不管是褒是貶,我聽了都很受用。”
洪泰基金是把兩位創始合伙人俞敏洪、盛希泰名字最后一個字合在一起,“這兩個字,好像有點像香港電影里某個黑幫的名字,很土。”盛希泰自我揶揄。
盛希泰其實一點也不土,二十多年前年就加入了“高大上”的證券行業,后來又在華泰聯合證券做了十多年的總裁、董事長,把一家瀕臨倒閉的國有券商從破產邊緣挽救回來,成為國內最賺錢的券商之一。
俞敏洪和盛希泰的人生交集,始于十多年前的一次飯局。當時,俞敏洪說了句家里的酒喝完了,不一會兒,盛希泰開車送了整一箱一共十二瓶茅臺過來。“我當時就想,這人真大方。”這是俞敏洪對盛希泰的最初印象。
一支新基金,兩個“一把手”,位置怎么擺?當《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問及排位次的問題時,俞敏洪聽罷哈哈大笑,一旁的盛希泰接過話茬:“我們互為一把手。”其實上,與一般企業不同,基金通常采取合伙人制,由有限合伙人(LP)和一般合伙人(GP)構成,基金具體運作一般有由后者負責。
洪泰基金,俞盛二人均為GP,而LP團隊可謂國內天使基金中最豪華陣容:包括老牛基金會創始人牛根生、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等等22位企業名流,第一期基金的規模為2億元。
考慮到俞敏洪目前仍擔任新東方董事長,把百分百精力投入到洪泰基金并不現實,于是盛希泰“幫助”他規劃了下時間安排:三分之一在新東方、三分之一在洪泰基金、三分之一做職業演說家。
兩位創始人截然不同的背景,也注定了預測洪泰基金投資風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俞敏洪這里,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商業模式,并非最優先考核指標。怎么選項目?俞敏洪談了他的三個標準:看人、看模式、看前景。
“最重要的是人,很多創業公司最開始說的是一種商業模式,但做的過程中,可能會變,甚至成了另外完全不同的模式,我們看到不止一家成功的創業公司所做的事情,和他最初的商業模式完全不是一碼事,但它為什么最終會成功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
俞敏洪心目中值得投資的創業者,首先要聰明,有想法,還要有價值觀,要有核心理念。
不僅看項目盈利持續性,更得看“是不是符合大勢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事情,還是光想自己賺錢的事情,光是想自己賺錢的事情我們就不投了。”
俞敏洪說的大勢和盛希泰理解的也差不多:“任何離開了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未來恐怕都很難稱之為主流產業了。”
今年9月,在俞敏洪的支持下,新東方任命了90后高中肄業生衣鵬飛出任樂詞CEO,衣鵬飛由此成為新東方歷史上最年輕的子公司負責人。俞敏洪看中的正是衣鵬飛對移動互聯網的良好感覺。“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輩人在把握最新潮流上確實不如90后。手機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手機,但對于90后來說幾乎就是身體的一個器官。”
剛剛經歷二次創業的盛希泰,對于創業者的諸多不易更為感同身受。前不久,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活動上,盛希泰見到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時就大吐苦水,“創業是一件很絢爛的事情,你要做好準備,1%的日子過很絢麗的日子,剩下的99%時間都是爛透了的日子。”

在盛希泰看來,能夠熬過那些爛透了的日子的人,必然要具備四種能力缺一不可:很強的心理素質、自我激勵能力、團隊建設能力和學習能力。“作為老大,你就是公司的太陽,要能夠自己發光發熱,帶動周圍的干勁和熱情。”
盛希泰尤為看重創始人的團隊能力,那些每次都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來講商業計劃書的人,往往會被盛希泰拉到“吃獨食”的黑名單,“作為頭兒,你可以罵罵咧咧,也可以文質彬彬,每個人的領導方式都可以不一樣,如果你攏不住人,帶不好人,大家不愿意跟你往前一起闖,你就根本不適合當老大。這樣的人我們也不會投。”盛希泰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發布會這天,俞敏洪的“中國合伙人”徐小平也到場了。
2006年,新東方上市之后,被稱為新東方“三駕車馬車”之一的徐小平成立了真格基金,此后,主要精力放在幫助年輕人創業上,先后投資了世紀佳緣、蘭亭集勢、聚美優品等80家公司。
八年后,俞敏洪和盛希泰聯合成立洪泰基金,可謂殊途同歸。
事實上,時至今日,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天使投資僅有數百家,每年的投資案例不過數千起,尚且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2013年全年共披露天使投資案例262起,總投資金額不過10億元。大量資金扎堆對已經度過風險期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PE)和風險投資(VC)。
俞敏洪進入的雖是一片藍海,但相對于PE和VC階段,初創企業極易夭折,有投玩蟹科技40萬元賺到近4億元的成功案例,但更多是數百萬乃至上千萬投資打水漂的慘痛教訓。
在盛希泰看來,第一個趨勢從個人投資進入機構投資的時代。第二個趨勢是天使投資已經進入合投時代,就是大家一起合作共贏的時代。第三個趨勢是天使投資將進入疊加時代,A輪投資和天使投資將有一個合并的趨勢。
目前,洪泰基金確定擬投的8家項目,覆蓋了文化娛樂、飲食、教育、輕奢消費、服務、電商等領域,都是與“高風口”的移動互聯網有關聯,這與國內主流天使投資基金的投資主題也大同小異。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天使投資的成功率大約在10%,而洪泰基金則把目標設定在了30%。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公司是怎樣從小做到大是有切身的體會的,一個公司會在某個階段碰上什么樣的問題,從團隊問題,財務問題,政府管理環境問題到人脈關系,我們都非常了解。這是一般的風險投資和大部分天使投資都提供不了的。”俞敏洪表示,他將借助自己的人脈、經驗和影響力,全力幫助青年創業者。
與大多數天使投資人不同,俞敏洪作為風投圈的新進者,依然頭頂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光環,在發布會的演講上,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如果有一天只有一個人給他掃墓,他希望那個人不是徐小平,而是一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