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新一波反腐高潮中,“斷崖式降級”成為新的風景線。
7月16日上午,原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原江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原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原書記毛小兵3人被開除黨籍。值得注意的是,被開除黨籍的這3名官員中,首次有2名被降級,張田欣由副省級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連降4級;趙智勇由副省級降為科員,連降7級。這被輿論稱為“斷崖式降級”。
此前被查處的副省級官員已有降級先例。
去年12月中紀委通報指出,黑龍江省副省級干部付曉光公款消費,大量飲酒并造成陪酒人員“一死一傷”,決定給予付曉光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并將其由副省級降為正局級。
據統計,十八大以來被調查的35名省部級高官中,有18人已被“雙開”。張田欣與趙智勇只是被開除黨籍、降級、收繳違紀所得,屬于“黨紀+行政”處理,說明兩位問題官員只是違紀,還沒有達到違法的程度,所以只是黨內處分、行政降級,沒有移送司法機關,均保留了其公務員待遇。
對于公職人員的管理,有《公務員法》。盡管《公務員法》將降級列為公務員紀律處分的形式之一,但長期以來真正實行的卻少之又少:國家公務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公務員年均辭退率只有0.05%,而降級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降級處分鮮有實施,不僅造成公務員事實上的只能“上”不能“下”,而且對于問題官員也缺乏應有的震懾力。此次“斷崖式降級”彰顯了中央反腐的決心。
與此同時,2014年第二輪巡視工作正式啟動,這也是兩年內的第四輪巡視工作。此輪巡視將涉及廣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等十個省市區,還對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院、一汽集團開展專項巡視。至此,巡視范圍除中央少量機構外,地方31個省市區全覆蓋。
此輪巡視的目標是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保持高壓態勢;重點查處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后的頂風違紀行為,越往后執紀越嚴,強化使之“不敢”的氛圍。
第一輪和第二輪巡視分別于2013年5月和10月啟動,巡視范圍包括內蒙古、山西等11省市區。在這11個被巡視省區中,除吉林之外的10個省份均有“老虎”應聲落馬。
在第一輪巡視中落馬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王素毅,于7月17日被判無期,成為十八大后落馬高官中首名獲刑者。
第三輪巡視的最新“成果”7月20日出爐:中紀委網站20日發布消息,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長武長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隨著第四輪巡視的加速推進,以王岐山親自掛帥的巡視工作,做到了對省級權力機構的逐一掃描、逐一過關。
在此輪巡視組的動員部署會上,王岐山要求,在腐敗問題上,要緊盯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和專項經費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在“四風”問題上,要盯住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的問題,也要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發現頂風違紀行為。在選人用人問題上,要重點發現買官賣官、帶病提拔、超編制配備干部和“裸官”等問題,做好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工作。而此前三輪巡視,“裸官”問題的兩個重災區是廣東和福建。
在中共高層,以巡視打虎為“硬手段”、以群眾路線教育為“軟方法”,軟硬兼施,雙管齊下,十八大后組建的新一屆中央高層,實現了與地方31個省級領導班子的一對一交底,實現了中央權威對地方的加速監管。
一直進展緩慢的公車改革,現在終于有了實實在在的舉措。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和一般公務用車將取消,改為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公交車配安全員,更有安全感?
針對少數地方近期發生公交車縱火案件的情況,公安部要求每列地鐵列車、每輛公交車上配備安全員,進站上車物品必須安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