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李 鵬
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提出,政府、金融、高校、大型企業等大客戶在信息化應用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對網絡的高速、大容量、安全的訴求越來越迫切。如何給這類大客戶提供價格合適、性能良好的組網方案,用以滿足客戶在同城高速互聯方面的需求,是通信運營商面對的問題。
目前,常州地區大客戶在用的同城高速電路的實現方式主要有幾種:裸纖、MSTP(多業務傳送平臺)、波分復用,這幾種方式在成本、性能、安全方面各有優劣,詳見表1。

?
從表1可以看出,波分復用方式除了在成本、組網難度方面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有優勢。因此,波分復用比較適用于同時開放多條高速電路且安全性較高,光纜(管道)資源緊缺的場合。下面就波分復用方式介紹幾種可行的組網方案及實例。
在以下各種組網方案中,都是在滿足用戶在價格、性能、安全等各方面條件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利用運營商已有光纖網絡、波分網絡資源實現組網。根據用戶需要端口的數量和種類,可選擇密集波分設備或粗波分設備接入;根據電路安全等級,可選擇單或雙物理路由光纜接入。
1.2.1 波分設備接入加點到點光纖直連方式
網絡拓撲見圖1。

用戶端兩端新增粗(或密集)波分設備,直接利用運營商光纖網絡單(或雙)物理路由相連,用戶設備用光纖與波分設備相連。此種方式適合A、B機房距離較近的情況。特點是結構簡單清晰、投資較小、節省光纖資源、帶寬利用率高,新增電路比較便捷(設備容量允許);缺點是全程裸光纖不安全,容易單點故障造成阻斷。
1.2.2 光纖接入加骨干波分網絡互聯方式
網絡拓撲見圖2。

用戶兩端設備直接用單(或雙)物理路由光纖接入最近的運營商局端的波分網絡設備,利用骨干層波分網絡的環網保護性能實現兩端用戶設備的安全互聯。該方式適合A、B機房距離較遠、用戶端機房光纖資源較充裕的情況。特點是節省客戶端波分設備投資,最大利用已有骨干波分網絡資源,裸纖距離較短,骨干層網絡較安全;缺點是耗費接入光纜資源,新增電路需新拉接入光纖,骨干電路配置較復雜,若骨干層網絡資源不具備,則投資較大。
1.2.3 波分設備接入加骨干波分網絡互聯方式
網絡拓撲見3。

用戶端兩端新增粗(或密集)波分設備,并用單(或雙)路由光纖接入最近的運營商局端的波分網絡設備,利用骨干層波分網絡的環網保護性能實現兩端設備的安全互聯,用戶設備用光纖與波分設備相連。此方案適合A、B機房距離較遠且離最近局端也較遠、對電路安全等級要求較高、接入端光纜資源緊缺的情況。特點是安全性能較高,節省光纖資源、帶寬利用率高;缺點是電路配置復雜,用戶端和骨干層網絡設備投資較大。
1.2.4 實際應用案例介紹
某證券公司租用電信公司IDC(因特網數據中心)機房VIP專區用于建設其同城災備中心,需要在災備機房和中心機房之間開通若干條安全的高速電路用于數據溝通,兩機房物理位置相距4 km,綜合用戶的投資預算、電路速率及數量、安全等級等各種因素,常州電信公司為該證券公司建設了一套波分復用系統,網絡拓撲如圖4。

該方案采取前面介紹的:波分設備接入加點到點光纖直連方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安全優化。
在中心機房和災備機房分別新建了兩套粗波分設備,每臺設備用不同運營商的物理雙路由光纜與對端相連,電信公司和聯通公司的4對光纖全程均不在同管道,保證光路安全。兩套設備提供16(8+8)條GE(吉比特以太網)主備電路,與用戶主備兩臺交換機連接,形成雙設備、雙電路、雙波分系統、四光纖路由的較安全的網絡,該網絡利用帶外網管電路連至電信的大客戶網絡監控中心,實施7×24h實時性能監測、故障監控。
該系統結構簡單明晰,用相對較小的建設成本,實現了災備機房和中心機房的多條電路高速互聯,且由于在光纜、設備上的多重保護,有著極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較好的滿足用戶在災備應用上高速、安全的關鍵需求,并可靈活擴容,能滿足未來一段時期的業務發展。該系統投入運營幾年來,運營穩定、狀態良好。
目前,波分復用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通信運營商的城域、傳輸骨干網中,但還未廣泛用于客戶網絡組網中。由于建設成本稍顯昂貴,只有金融業等高端客戶在同城災備等關鍵應用上才用此方式組網。但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設備建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大客戶在云計算中心接入、數據中心災備建設、高校教育網接入等方面的網絡需求的提升,波分復用技術將充分發揮大容量、高速率、安全性能好的優點,從而更多應用于大客戶的同城高速互聯的組網方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