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榮
風靡全球的立體電影將3D技術推向高速發展的軌道,那到底什么是“3D”?“3D”是英文“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有寬、有高,換句話說,就是立體的,是相對于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我們對這世界的任何發現和創造的原始沖動都是三維的。中學語文課堂也有自己的三維世界。那么中學語文的三維世界是如何構成的呢?
一、電化教學手段構成中學語文課堂的“高科技”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化教學手段成為重要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多媒體的出現,機動性強,容易上手,使得語文教師在備課上游刃有余,只需制作PPT,配上圖片與視頻、音頻,一堂語文課就變得生動活潑了。如在講授《美猴王》一課時,在授課之前先播放《西游記》第一集《猴王初問世》中的一段關于美猴王的視頻,將學生的情緒思維帶入文章特有的氛圍中去。再如,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涉及到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問題難以得到滿意的解決,成為教學中的難點。如果借助多媒體手段,這些難點就比較直觀、具體、簡單化了。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
還可借助多媒體手段,烘托氣氛,激發情感。如將名師名家的講座請入課堂,讓國家級的朗誦者為同學們朗讀課文,將優美的音樂融進教學,a可以這么說,只要教師熟練掌握了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一堂課就成功了一半。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構成中學語文課堂的“寬生活”
左拉曾經說過:“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在傳統的教學中,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由于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內涵,脫離了理解過程,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實現不了教育的預期目標,也達不到教書育人之目的。“生活化”教學模式體現了“貼近生活”的新教學理念,更是在教學實踐層次上的課堂革命。它以課堂為載體,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學會生活、懂得生活,使書本上的理念在學生生活中真正得到體現。以魯迅的《孔乙己》一文為例,教材中,凡是出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師生無不苦不堪言。教師苦,是因為文章內容與時代差距過大,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難;學生苦,是因為魯迅先生的文章不但難懂,而且經過后人的添油加醋,往往多了許多“內涵”,成了不少老師口中所謂的“重點”,不得不記,卻毫無頭緒,無法理解。《孔乙己》這篇文章中,如何讓學生理解“短衣幫”這一群體形象,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的一個重點。在授課時,通過展示兩張漫畫,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同學們用成語概括漫畫的內容時,同學都能用上“袖手旁觀”、“見死不救”、“落井下石”等成語,緊接著利用幻燈片展示了近年來社會上相關的“看客”新聞,不少學生看罷,紛紛表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出現過類似的人,大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紛紛對“看客”這一形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大家發現,原來,雖然時代不同,但生活中仍然有這種現象存在。課后,我利用不少學生都有QQ、微信的特點,讓同學們將自己對看客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生活,寫成QQ日記,在QQ空間和微信上發表。授課時,利用多媒體展示,讓同學們進行說明。這種教學方法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教師的專業能力構成中學語文課堂的“長知識”
一堂生動的語文課,離不開教師引經據典,博古論今,幽默風趣,可見,教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形成,有著巨大的作用。教師的人格與學識魅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生們學習的催化劑。但這樣博學多才的老師可不是一天就可以練成的,需要不斷的學習。然而身邊有人說:“教師工作量大,教師平時工作很辛苦;教師的已有知識用來教學生已經綽綽有余;教師已不再是學習的年齡,記憶力差,等等”教師不必再學習了,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那工作會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難免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而“學習”能拯救教師自己,使教師永葆活力,有魅力。換句話說,教師的學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教師學習的提升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的學習提升過程。
因此,“3D”元素中的“長”,在這里,實有“長知識”之意。所謂“長知識”,不僅僅是教師業務能力上的提高,自身素養的疊加與增長,更應該實現由教師之“長”帶動學生之“長”。
3D教學就是利用虛擬技術模擬難以講解的教學場景,為學生創設一個情景化的學習環境,多維度呈現學習內容,調動學生視覺、聽覺、動覺等多感官參與,讓學生們感受到極強的逼真感。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就是一個傳道者的角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載體,將授課內容與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傳遞給了學生,形成完整的三維課堂語文教學,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語文課堂的三維世界構成,就是“長”“寬”“高”三字,它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就像一部真正的“3D”電影,給觀眾以獨特的視覺享受,如同身臨其境一樣。語文課堂的三維教學正是要讓我們的觀眾——學生們,切實地來到這個學習的領地,去感受這個三維世界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以及巧妙而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和時空動態的運動關系,讓他們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三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