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最近學校組織對外公開課,我有幸代表學校開設了一堂“歷史唯物主義”復習課,利用活動單導學模式組織教學,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有不少心得、體會,與各位同仁共議。
一、根據課程大綱和學生狀況,確定教學思路。
首先,把“教學目標”放在首位。歷史唯物主義部分內容較多,略顯煩瑣,一堂課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在高考常考點上,整個課堂只要鎖定這幾個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情境體驗中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重點知識,即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和人生價值的實現途徑;在時政熱點的分析思考中實現對重點知識的內化遷移;在生活問題、社會問題的思考探究中把握社會真諦,自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其次,遵循學生的一般思維規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一般必須經歷從理解、識記到運用、情感升華的過程,本課任務的完成必須建立在學生熟練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知識的基礎上,因而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也就是背誦。本課的活動單由四個部分組成:學習目標、知識體系、活動方案和反饋練習,內容由易到難,考察范圍由單一到綜合;通過“熱點鏈接”部分關于“最美村官”的討論,激發學生服務社會的熱情;最后的“反饋練習”部分包括7道選擇題和1道簡析題,其中有3道高考真題,涉及“歷史唯物主義”部分的重點知識,同時也補充了活動一、二中欠缺的知識點,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部分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這些都是遵照學生的一般思維規律設計而成的。
第三、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效益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多少,而學生學到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充分地思考,教師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學生積極投入地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至關重要。本課以學生活動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有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展示等,教師只作適當引導。
第四、關注政治學科的時效性。本課的活動必須針對當前熱點展開,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深化對國家政策、人民生活的理解。在活動單的設計上,有專門的“熱點鏈接”部分,該部分有三段材料,分別涉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改革的內容、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以及關于“最美村官”的討論,從社會生活的角度引入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等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在理解國家政策、社會生活的同時,加深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
二、為了實現高效學習,在課堂活動中引入激勵機制。
活動單導學貴在“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成了關鍵。要提高學生積極性,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活動單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具有時效性、趣味性,甚至爭議性,讓學生有興趣、有耐心投入活動中。第二、教師要錘煉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課堂氣氛交替運用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有張有弛、抑揚頓挫,輔以一定手勢和表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三、活動過程中必須引入激勵機制,通過物質或精神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譬如每個月評出班級“最佳學習小組”,并作出相應獎勵。
這堂課必須配合小組合作模式才能有效展開,所以我引入了小組競爭機制,設計了“評分表”,細則如下:1.基礎分2分:小組主動要求并最終起立展示,即得2分/次(不論結果對錯);老師硬性點名展示,無基礎分。2.展示成果全對,活動一加3分/次展示,活動二加6分/次展示;展示成果大部分對,活動一加2分/次展示,活動二加4分/次展示;展示成果小部分對,活動一加1分/次展示,活動二加2分/次展示;答錯不扣分。3.每次活動,多一個組員進行展示則多加1分的額外分。4.對答錯小組的糾正或補充也按上述原則加分。5.每組自行指定一名認真細心的同學作為記分員,負責記分、積分。6.課堂結束時,記分員上交該評價表。該“評分表”配合以必要的獎懲機制,可得到最佳效果。
三、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同仁評價,總結本課得失。
這堂課的優勢很明顯:第一、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鍛煉了自我表達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第二、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識記、運用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高三復習課的主要目標是應對高考,這堂課在形式上平穩、樸實,但目的性強,直擊高考,更適合普及使用。第三、教師真正成為引導者。教師在這堂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課前設計上,在上課過程中幾乎“退居幕后”,成為完全的配角。這樣不僅解放了教師,更成全了學生。
當然,本課缺陷也不容忽視:第一、整堂課充斥著應試教育的味道,對素質教育重視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本課對此內容只是輕描淡寫。第二、對選擇題部分的鍛煉有所忽視,只是作為“反饋練習”,缺少專門指導。第三、學生活動不容易掌控,很可能導致課堂時間不足,目標不能實現。
對于以上問題,我認為解決的方法是用其他課堂模式去彌補。高中復習不只是一堂公開課,而是許多課堂的完美融合,每一種模式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利用好每一種課堂的優勢,彌補好每一種課堂的劣勢。另外,在平時上課前要多思考,從教學目標、學生心理、教學方法比較等角度綜合考慮,爭取每一節課的激情、高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