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連
【摘 要】每節課都是讓學生積累文化,積淀精神的一個過程;每節課都應通過創設和渲染一種優美、智慧,富有情趣的氛圍,將知識教學鑲嵌在情景中,融入到藝術活動中,讓課堂成為虛擬的智慧宮、科技園、演講廳和挑戰平臺;真正從課堂教學中感悟到,課堂是“陽光地帶”,是“動感地帶”,也是“情感地帶”,這是我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為了達到這樣的境界,在教學實踐中,本人力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課堂真正成為展示教師教學藝術、培養學生能力、展示學生才華、體驗學習快樂的舞臺,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理想的課堂。
【關鍵詞】思品課堂教學;創新教學
下面就結合本人的從教經驗,談幾點如何創新教學方法讓思想品德課堂更理想的觀點:
一、理想的思品課堂應是學生自主探究的課堂
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必然呼喚人的主體精神。學習是學生的主體行為,沒有其自身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學生的發展就無從談起。所以,構建理想課堂,最根本、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自主探究式”學習,這也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為此,我在平時教學中,努力從三個方面去實踐嘗試:(1),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創造盡可能多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在動手、動腦中“學習”;(2),精心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探究的同時,注重適時針對探究中出現的疑難和問題,加以有效引領和點撥;(3),認真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既注意讓學生明確“合作什么”和“怎樣合作”,又重視開展交流、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爭辯中產生思維碰撞,以達到互啟、互促、共進、共贏。
二、理想的思品課堂應是動態生成的課堂
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往往是不確定的,雖可大致預測,卻是無法規定的。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教學過程的內在展開邏輯應是“多向互動、動態生成”。由此可見,動態生成是理想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時教學中,除了在課前進行精心預設外,應憑借教學機智“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類信息,推動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生成。”
三、理想的思品課堂應是愉悅和諧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這清楚的表明,課堂教學既是認知活動過程,同時又是師生情感交流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愉悅和諧、富有情趣味的教學氛圍是構建理想課堂的有力保證。為此,教師應在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入手,努力營造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課堂教學行為特別是評價用語上堅持多用寬容方式,多用商量口氣,多用鼓勵語言,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不斷激發同學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讓學困生也能“抬起頭來走路”。從而,讓課堂真正成為每個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人人都有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人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四、理想的思品課堂應是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的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創新的源泉。為此,教師要大膽創新教學方法,關注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究,在探究中體驗成功與快樂。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運用了以下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一字激活。在教學中,巧用漢字,有時再賦予漢字一些新的時代內容,就能起到啟發誘導、深化提高的作用。如:在講“自尊自信”時,我板書了一個“臭”字,解釋為“自大多一點”即為“臭”,教育學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從而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課堂模擬。為學生創立社會實踐活動空間,舉辦模擬活動,使學生對社會生活基本知識加深了理解,也體會到了掙錢之艱辛,鍛煉了交際交往能力,培養了市場競爭意識和創造思維能力。”(3)法庭辯論。即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進行模擬法庭辯論,既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4)猜迷語。把所學內容變成為迷語,難度較大,要求較高,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厚。如:“逛市場”,打一消費者的權利(謎底為自主選擇權,因為超市是自選場)。(5)留有余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學生主體地位,不僅要還學生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更要讓學生有思維的過程,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五、理想的思品課堂應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功能的課堂
多媒體教學可充分利用其形、聲去創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景和意境,激發學生感情的參與,誘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六、理想的思品課堂應是及時撲捉教育契機啟發引導學生的課堂
教育契機,就是教育者一種可求而不可遇的機會來臨之際,及時抓住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對受教育者實施的教育。如國內外重大事件、社會熱點等,很可能就孕育著教育之機。教師應當機立斷,巧妙地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啟發引導。
總之,創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唯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才能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更理想,才能讓學生更樂于參與課堂學習,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應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給予學生創造的自由空間,挖掘每位學生的潛能,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變潛在的創造力為現實的創造力,使學生成為自我創造的新人,讓學生擁有快樂幸福的學習生活、擁有更快樂幸福的人生!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天津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