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海


【摘 要】本文對普通高中學生學練武術健身操前后對武術健身操興趣的變化進行分析,揭示興趣在武術操教學活動中的功效,探索其形成條件和培養方法,促進武術健身操教學的深入發展,進一步提高武術健身操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高中學生;武術健身操;興趣分析
一、前言
運用武術健身操本身的特點,培養學習武術健身操的興趣。武術健身技擊乃武術健身操區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顯著特點。在教學中應該使學生深刻理解動作含義,較快掌握動作技法,培養武術操意識,建立起武術操運動的直接興趣;講授學習武術健身操的目的意義,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當前很多青少年學生對武術運動缺乏深入的認識。于是武術健身操就應用而生,依托廣大學生熟悉并認同的這一課間活動方式,學生易接受,學校好開展,打開學生對武術興趣的大門。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安豐高中學生中隨機抽取200人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本文根據研究的主要內容的需要設計了問卷調查。第一次調查共發出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94份,有效回收率97%。
三、結果與分析
1.安豐高中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認知渠道的分析
調查中將該校學生對武術健身操的認知渠道分為6種。
由上表很明顯的看出,有91.7%的男生和91.8%的女生了解武術操的主要途徑是從網絡、報刊等媒體得來,1%的男生是從家族傳授繼承,沒有一位學生是從武術操專業書籍或是觀看表演中對武術操產生了解。
2.安豐高中學生對武術操認識的分析
調查中將該校學生對武術操的認識分為3類
由上表可知:在被調查的96名男生中,認為武術操就是廣播操的占31.3%,認為武術操就武術的占47.9%,僅有20.8%的人對武術操運動有比較正確的認識,而在被調查的98名女生中,認為武術操就是套路的占51.0%,認為武術操就是武術的占37.8%,僅有11.2%的人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4.武術健身操教學的作用
(1)提高武術操課堂的互動性
在武術操教學中,采用探究式分組練習模式能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首先由教師詳細講解和示范將要學習和掌握的武術操動作要領,然后將所有的學生每兩人(或4人)分組后,讓學生分開進行技術練習,便于將練習者的動作與自己印象中的教師示范動作或教師講解時揭示的動作技術要領相對照,然后進行評價,并將評價意見及時告訴練習者,以糾正練習中的錯誤動作。這時教師則深入到各小組對學生的練習反饋情況進行巡回指導,在這種分組練習過程中,學生一邊評價別人的練習,同時自己受到別人的評價,相互交替地充當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2)提高學生對武術操運動的認識水平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大對武術操運動基本知識和全面價值的宣傳,提高學生對武術操運動的認識水平。宣傳時要全面、合理,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在宣傳的基礎上有不同的傾斜,男生在宣傳時要側重于攻防實用性,女生在宣傳時要側重于武術操的美感。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喜歡在互動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武術操,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教學效果顯著。(2)教學形式,內容,方法,場地器材等因素影響了學生對武術操的興趣。(3)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武術操訓練后增強了對武術操的興趣并對武術操有了正確的認識。(4)在對武術操的認識方面存在性別差異,男生喜歡功防實用性,而女生則喜歡武術操給人的美感。
2.建議
(1)教師在一般的武術操課教學中應貫穿自己對武術操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武術操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對武術操的興趣。(2)學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邀請一些專業武術操運動員來校進行表演、講解、示范。(3)在教學中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開拓創新,防止天天一個樣的情況,教授技術動作時能講解動作的技術特點,引起學生的興趣,講解簡明扼要,生動,具有感染力,使學生產生積極強烈的求知欲。
(作者單位:江蘇興化市安豐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