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李建國
5月19日,濟源供電公司總經理張明亮深入虎嶺科技創業園現場辦公,解決新建項目臨時用電、備用電源、外圍供電等一攬子問題,并對保證用電的各時間節點當場答復,貼心為民、真誠服務的舉動,讓園區12家企業交口稱贊。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該公司立足“為民務實清廉”核心,注重頂層設計,深化協同聯動,真學真悟用好“四面鏡”,立行立改建好“五本帳”,利民惠民踐行“六個心”,著力唱好讓群眾滿意主旋律,打好“服務民生”主動仗,扎扎實實落實為民、利民、惠民實踐要領。
“用好平面鏡,對照先進找差距;用好放大鏡,聚焦‘四風’溯根源;用好三菱鏡,傾聽民聲補短板;用好望遠鏡,增強遠見促發展。”按照“深學、細照、篤行”三步走思路,該公司以學習教育為先導,確立真學、真悟、真轉基調,以學促工、以學促改、以學促轉,引導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解決“四風”問題、讓群眾滿意,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真學”,落實考勤、考試、考核“三機制”,做到人員、時間、內容、效果“四確保”,以領導帶學、個人自學、集體研學、評論導學,促進全員普學;突出“真悟”,舉辦專家講座,解讀焦裕祿精神內涵,上好黨風黨性、行為修煉、群眾情懷、思想理論、廉潔從業“五堂課”;實現“真轉”,剖析典型案例,促使“出汗排毒”,增強反“四風”、轉作風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聚集焦點‘不散光’,直面問題‘不遮掩’,改進提升‘不懈怠’,是保證學習教育成效的關鍵。”該公司黨委書記李國立說。聚焦作風建設,組織黨員干部“照鏡子”“畫肖像”,開展“四風”大掃除。用好“平面鏡”,對照黨章黨紀、先輩先進,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用好“放大鏡”,逐項列出“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典型事例,“放粗”細節、放大“影像”,反思根源、改進提升;用好“三棱鏡”,改進制度機制和行為規范,提高職工群眾幸福指數,點亮城鄉七彩生活;用好“望遠鏡”,增強預見性、開闊視野,打基礎、慮長遠,動真碰硬解難題。主要領導帶頭照、帶頭思、帶頭改,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先后解決“滿浮散懶庸”等問題36項,改進文風、會風等制度機制14項,優化為民服務舉措47項。
“兩天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難題,實在太感謝了。”5月12日,濟源移動、聯通、電信、鐵通、有線電視、數字政通6家單位負責人,對供電服務效率給予積極肯定。
原來,此6家單位在全市有1300多網點,每月要分別到轄區供電所或營業廳繳電費,再依據發票到各自單位報賬,程序多、往返多,也不利于財務管理。該公司將其列入立行立改臺賬,深入調研,并與客戶協商制定解決辦法,即定期匯總各單位網點電費業務并及時反饋,由各用戶自行統一辦理,實現“一筆繳清”“一張單據”。
“開門”聽民聲,“下沉”接地氣,“俯身”辦實事。該公司建立定點聯系制度,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系一個黨支部、一個供電所、一個生產班組、一個重要用戶、一個重點項目和一個鎮辦,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發送信函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設計“路線圖”,建立問題明細、原因剖析、整改責任、任務督辦、成果評判“五本賬”。按照生產管理、作風行為、民生服務等細致分類,從內外兩個層面建立問題臺賬;針對工作短板和群眾反映的“四風”等問題,認真剖析原因,拿出解決辦法;制定保障機制和分理分辦制度,層層落實責任,明確整改時限;強化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實行“掛牌”督辦、限期“銷號”;及時向干部員工和電力客戶通報辦理情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判,做到意見從群眾中來,辦理依照群眾意愿,結果讓群眾評價,滿意不滿意群眾說了算。
目前,該公司21項立行立改事項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通過群眾評價,其余作為逐步整改的意見建議依照“路線圖”有序實施。“實打實服務客戶,一門心思解決用電難題。”談及供電服務,金馬焦化公司負責人王永新說。5月中旬,濟源公司又利用第一環節“回頭看”,領導帶隊集中走訪,深入16個鎮辦、3個產業集聚區、26家重要用戶,通報立行立改事項辦理情況,解決客戶反映的新問題61例。

圖.俯身接地氣,務實轉作風
如今,在濟源城鄉,用電業務“辦得好、辦得快”,已逐漸成為客戶的普遍感受。“作風好不好,服務優不優,群眾心中有桿秤。”李國立說,踐行群眾路線,服務社會民生,關鍵在精心謀事、潛心做事、用心服務。
堅強電網“放心”工程,居民用電“安心”工程,窗口服務“貼心”工程,便民繳費“省心”工程,電力雷鋒“暖心”工程,廉潔為民“正心”工程。該公司推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民生服務“六心”工程,涵蓋網架結構改善、末端電壓治理、窗口服務提升、便民繳費拓展、供電服務延伸、廉潔從業為民等各個環節,細化成18項便民、惠民措施,連同近期80個都市村莊、20個小區、56個山村用電臺區改造,以及用電業務辦理時限、服務規范等事項,向社會作出承諾,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此舉經《濟源日報》、濟源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得到各界廣泛關注。
立足“六心”承諾,該公司集中解決服務客戶“最后一公里”問題,突出抓好用電業務辦理環節“多、雜、瑣、慢”等癥結,除“路障”,擴“路基”,修“彎道”,著力打造“快車道”“高速路”。深入研析制約效率效能的原因,將低壓居民客戶提交的申請資料由4種減為兩種,低壓非居民客戶由6種減為3種,高壓由9種減少為4種;“瘦身”報裝環節,實現低壓居民用戶當日受理、次日接電,低壓非居民用戶當日受理、7個工作日接電,并將高壓報裝流程壓縮7個環節,變各環節“串行”為“并行”,提高約30%的工作效率。4月份以來,該公司先后收到12次客戶的感謝電話。
“群眾路線貴在踐行,為民服務沒有止境,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張明亮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化教育實踐活動,密切聯系群眾,真誠服務群眾,切實讓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