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6月17日,濟源市最高氣溫38℃,熱浪撲在臉上,火辣辣的。位于該市東部的現代農業綠色種植基地里,汩汩清泉從機井中噴涌而出,碧綠的冬凌草正暢飲“甘霖”。配電房前,兩名農電人員在檢查用電設施,并不時向村民講解安全用電常識。“有電工師傅幫襯,咱用電特省心,發展經濟作物也有了主心骨。”坐在樹蔭下“澆地”的村民趙素花告訴筆者。
“客戶想要的,就是我們要做的。針對高溫天氣導致農排用電增多的情況,我們組建了3支便民服務隊,直通田間地頭,確保群眾安全用電。”濟源供電公司亞橋供電所所長王紅說。走進亞橋供電所,河南省群眾滿意的基層站所、河南省工人先鋒號,濟源市文明單位、濟源市為民服務先進集體等牌匾琳瑯滿目。榮譽的背后,折射著25名光明使者的價值追求和“你用電、我用心”的責任擔當。
“弟兄們,帶好防暑藥品和礦泉水。拿下這場硬仗,趙禮莊的鄉親們用電就踏實了。”6月17日13時,剛放下飯碗,王紅就召集人員向3公里外的趙禮莊居委會進發。
當天的任務是改造9號臺區下戶線,保證天黑前安全送電。開完班前會后,王紅負責安全監督,6名人員固定金具,展放導線,連接表箱……不一會兒,每個人的衣服就全部濕透了。
配電專責李強告訴筆者,趙禮莊是大型企業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所在地,春節過后企業用工增加,大量務工人員涌入,帶動了餐飲、娛樂等產業發展,用電負荷驟增,原有的4臺變壓器已無法滿足需求。3月份以來,他們先后在這里新增了5臺315千伏安變壓器。

圖:深入田間地頭,講解安全用電知識
“供電所一門心思服務群眾,咱打心眼里感謝。”該居委會主任趙和才說,新農村建設中的趙禮莊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加上可靠的電力作保障,今后的發展將“如虎添翼”。
“群眾心中有桿秤,服務好不好,大家都能掂量出來。”王紅說。亞橋供電所位于濟源東部城鄉接合地帶的玉泉辦事處(原亞橋鎮),25名員工擔負著24個行政村、338家企業的電力保障任務,運維10千伏線路162千米、400伏線路206千米,供電臺區352個,高低壓用戶達2.1萬戶,2013年售電量1.42億千瓦時。他們始終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主動擔責、用心服務,連續8年蟬聯為民服務標桿單位、群眾滿意的基層站所。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為了群眾心中那桿秤,這些付出都是分內事。”王紅說。作為城鄉一體化戰略布局的重要支撐點,城鄉接合部近年來用電需求增長迅猛,高峰期用電“卡脖子”問題時有發生。去年以來,該所大力實施臺區綜合治理,目前112個混變臺區的改造工作基本告竣,成為濟源公司率先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的基層供電所。
“以前到了夏天,空調無法啟動,有時做飯都成了問題。自打臺區改造后,這些難題都解決了。”藥園村居民張勝利說。
功夫下在平時、工作做在前頭,讓用電質量升上去、報修電話冷起來,就是最好的服務體現。這是亞橋供電所對供電服務的樸素理解。為服務農業產業發展,他們高質量完成機井通電項目,推出農業示范區專項服務機制;為消除用電瓶頸,提前2個月完成春檢春查任務,消除安全隱患249處,針對薄弱環節制定風險防控措施76項;為提高服務質量,深入群眾、傾聽意見、改進措施,把“你用電、我用心”理念落到實處。
“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把企業用電的事看得比啥都重,這樣的服務讓人感動。”濟源伊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東風說。
該公司是一家飲料生產企業,6月5日13時,因過負荷運行,變壓器燒毀,生產線全部罷工。這可讓鄭東風傻了眼。按照訂單約定,隔天就是給客戶發貨的最后期限,倘若完不成訂單,就要支付上百萬元的違約金。情急之下,他撥通了供電所的電話。15分鐘后,王紅帶領3名搶修人員趕到現場,邊組織人員拆除舊設備,邊做好安裝新設備的準備工作。因用戶聯系的新設備不能及時到位,王紅臨時協調了一臺舊變壓器,迅速組織安裝。“天氣特別熱,他們一干就是3個多小時,那種拼命三郎的勁頭,很震撼。”鄭東風說。
“把客戶當親人,把服務當家務。”在盛強金屬實業公司田經理的心中,供電服務溫馨而又貼心。該公司投產時,供電所組織人員對用電設施進行了調試。投產后,定期派人檢查線路,給予技術支持。了解到該公司在高壓用電設備無功補償方面缺乏經驗,王紅帶領技術骨干現場查看設備、診斷原因,并找來業內專家會診,幫助他們每月減少力調電費支出20多萬元。
針對轄區企業用戶多的特點,亞橋供電所健全客戶檔案,發放服務卡片,公開服務電話和服務承諾,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所長走訪制、上門服務制、電話隨訪制和服務質量問責制,主動接受客戶監督。同時,專門成立綜合班加強與客戶溝通,做到24小時服務對接,做到“四個必到”:電力政策宣傳必到、新建企業用電設備調試必到、安全隱患排查必到、用電疑難問題解決必到,實行常態化家政式服務。今年以來,已幫助企業解決各類用電難題76個。
“‘紅馬甲’給俺聯系了收割機,還幫忙把收獲的小麥運回家,電力服務隊是咱老百姓的服務隊!”64歲的西許村居民衛貴成說,前些日子兒子兒媳到外地辦事,3畝多待收割的小麥成了他和癱瘓在床的老伴的心病,“蠶老一時,麥熟一晌,要不是他們幫忙,俺家收小麥就可能耽誤事。”
亞橋供電所25名員工中,12人為共產黨員,是濟源公司黨員人數占比最高的基層站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是提升服務效能的關鍵。他們以黨員為骨干,成立電力為民服務隊,分成若干個小分隊,利用工作間隙,穿著紅馬甲,深入居民社區、田間地頭,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宣傳電力知識,解決用電難題。“服務隊隊員給俺更換了開關,改造了老化的廚房電線,還跟俺拉家常,就像親人一樣。”空巢老人黨素花說。
“每到端午、中秋、春節,電力服務隊就成了孤寡老人們的念想。”亞橋敬老院負責人孫小秋說,服務隊隊員給老人們帶來粽子、水果、無糖點心,送上節日祝福,還仔細檢查用電設施,消除安全隱患,“他們是這里最受歡迎的人。”
“每次行風評議,供電所口碑最好、群眾滿意度最高,是窗口服務的一張名片。”玉泉辦事處人大工委主任王愛武說。
“供好電,服好務,是沉甸甸的責任,永遠沒有終點。今后,我們將用更加艱辛的付出,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王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