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松
(沈陽工程學院 體育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136)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聯盟及資源共享的現狀
陳 松
(沈陽工程學院 體育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136)
大學城集合了各種軟件與硬件資源,在區域經濟、教育、文化等協同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強化了地區教育和科研功能,并且在政府、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下蓬勃發展。沈北大學城的出現本應使“同城”的各高校之間通過體育資源的共享,做到優勢互補,并逐漸達到體育文化的共享與整合,但事實卻并非如此。通過分析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組織現狀、體育教師資源現狀、體育場館、設施現狀以及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信息資源現狀,最終實現沈北大學城高校的體育資源共享。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資源共享
沈北大學城形成于2006年,由沈陽醫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工程學院、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遼寧大學等高校組成。其組織聯盟與資源共享的程度如何呢?
管理學中的組織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一種多層次、多崗位以及具有相應人員隸屬關系的權責角色結構,它是職、責、權、利四位一體的機構。組織包含了3種含義:(1)組織有共同的目標;(2)組織有不同層次的分工協作;(3)組織有相應的權力和責任。
體育組織是指負責開展各項體育工作的各級各類管理機構。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工作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分管體育工作的副校長、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教學部、學生處和團委等部門進行的,體育教學部具體負責本校體育教學、體育科研教研、學生體育代表隊的訓練比賽、陽光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等工作的組織和開展。學生體育社團歸團委管理。體育場館、設施資源的管理有三所學校歸體育教學部管理,兩所學校歸國有資產處管理。在對沈北大學城高校組織資源的調查中發現,高校在各自的工作過程中都建立和形成了有自身特點的管理機構和各項工作團隊,通過管理機構和各項工作團隊更好地開展各校體育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績。例如,沈陽師范大學因為體育科學學院工作突出,多次被教育部評為貫徹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遼寧大學因為學生高水平籃球隊多年來比賽成績優異,多次獲得教育部授予的體育工作突出貢獻“校長杯”獎。所以說,高校體育工作的發展離不開有一定影響力的組織機構和團隊。
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工作健康發展的保障,有效發揮教師的作用是高校體育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從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名師名教等幾方面來展開調查,能夠了解到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的狀況。
對沈北大學城高校教師來說,年齡結構可以體現出教師隊伍在教學能力、教研科研能力、陽光體育指導能力和學生體育代表隊訓練能力的整體水平(見表 1)。

表1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年齡結構情況統計表
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狀況對高校體育工作健康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從表1可以看出,沈北大學城高校共有體育教師189人,30歲以下教師共有19人,所占比例為10.1%;31-40歲年的教師共有75人,所占比例為39.7%;41-50歲年的教師共有50人,所占的比例為26.4%;51歲以上的教師共有45人,所占比例為23.8%。從統計數據來看,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分布較為合理,有利于沈北大學城高校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教研科研、課外體育活動和運動訓練活動等工作。51歲以上的老教師知識經驗和專業經驗豐富,是高校各項體育工作健康發展的保證,他們可以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專業經驗傳授給中青年教師,對中青年教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青年教師學歷層次較高,富有朝氣,是高校各項體育工作健康發展的未來。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31-50歲年的體育教師共有125人,所占比例為66.1%,中青年教師年富力強,工作具有創造力。從人的工作年限和身心發展角度來看,這一年齡段教師可以說是處在其體力、智力資本的“黃金期”,31-50歲的教師是沈北大學城高校開展各項體育工作的主要力量,這一年齡段的教師年富力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干勁。另外,7—27年的工作經歷使他們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豐富的體育實踐經驗。
高校教師職稱結構指的是教師隊伍各個級別職稱的比例,職稱結構可以體現出高校教師隊伍在教學能力、教研科研能力、陽光體育指導能力和學生體育代表隊訓練能力的整體水平(見表2)。

表2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職稱結構情況統計表
沈北大學城高校共有專職體育教師189人,其中助教18人,占9.5%;講師82人,占43.4%;副教授73人,占38.6%;教授16人,占8.5%(見表2)。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具有中級職稱以上占總人數90.5%,教授、副教授占總人數47.1%。以上數據表明五所高校教師隊伍在教學工作、教研科研工作、陽光體育和學生體育代表隊訓練等工作方面的整體水平較高。
學歷層次代表著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從表3可以看出,沈北大學城高校共有專職體育教師189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師188人,占99.5%,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教師111人,占58.7%,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教師年齡絕大多數在45歲以下,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沈北大學城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的學歷水平較高,能夠滿足教學、科研、運動訓練的需求,而且隨著高學歷年輕教師的加入,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更高,沈北大學城高校的體育工作就有更好發展。

表3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資源學歷結構情況統計表
體育競賽的激烈性和公平性要求體育競賽的裁判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水準,良好的職業背景決定了高校體育教師是各級各類體育比賽裁判員隊伍的主力軍。中國頂級賽事的各項體育比賽的裁判員絕大多數來自于高校體育教師隊伍。高校體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體育賽事的裁判工作可以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提高自身的社會知名度。同時通過自身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為所在學校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擴大所在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對學校在社會上開展工作有一定積極意義。在所調查的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中,具有國家一級以上的等級裁判有29名。其中國際級3名,占1.6%;國家級7名,占3.7%;國家一級19名,占10.1%(見表4)。調查數據說明五所高校體育教師裁判員隊伍水平較高,能夠滿足學校以及社會各類競賽活動的需求。

表4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裁判等級情況統計表
名師是指有關單位或部門正式授予的優秀教師稱號。這是他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辛勤工作所贏得的應有尊重。這些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訓練經驗,是各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和科研的骨干,名師能夠帶動所在院校體育教學、競賽、科研能力的發展。當然,應當看到體育學科的特殊性,以及人們長期以來輕視體育教學的原因,體育名師相對于其它學科可能略顯薄弱,影響力不夠充分。可喜的是,遼寧省在此領域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績,沈北大學城高校有1人獲省級教學優秀教師,有16人獲校級教學名師。如何發揮名師的示范效應,這也是沈北大學體育聯盟所面臨的一項課題。

表5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名師、優秀教師)統計表
眾所周知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和學生體育代表隊訓練等工作中離不開體育場館設施的支撐,良好的體育場館設施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滿足學生自我鍛煉的需求,所以說高校體育場館設施是高校開展好各項體育工作的保證。高校體育場館設施作為高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部門對高校辦學條件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

表6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場館、設施資源情況統計表
體育場館數量是衡量一個學校能否開展好各項體育工作的指標之一。根據表6數據統計看,沈北大學城高校都能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普通本科院校體育場館建設標準意見”的要求進行場館設施建設,滿足開展體育教學、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和學生體育代表隊訓練等工作的需求。沈北大學城高校總共有10塊田徑場和10塊足球場,說明五所高校非常重視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在五所高校中,學生非常喜歡的是籃球和乒乓球體育項目,籃球場和乒乓球臺數量分別達到124塊和218臺。從使用情況來看,這些場館在被調查學校中都能滿足教學的需求。目前,高校學生中喜歡網球、羽毛球體育項目的人數逐步增加,雖然沈北大學城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建設了一定數量的網球、羽毛球場等場館,但仍不能充分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
體育場館設施的數量和質量是高校開展好各項體育工作的保證。在對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場館的調查中發現,各高校在新校區建設的體育場館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規格上都非常高,如:遼寧大學綜合體育場可以容納1萬人,具備了舉辦省級比賽的基本條件,遼寧大學籃球館具備全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的比賽條件。沈陽師范大學和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游泳館,設施完備。沈陽醫學院體育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遼寧大學體育館分別承擔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排球、籃球、擊劍、武術四個項目的賽事,這些場館的建設帶動了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場館質量整體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現在體育場館類型日益豐富,體育場館質量、規格不斷提升。
信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信息資源(見表7)。

表7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信息資源情況統計表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各類信息網絡系統中擁有大量高校體育信息,高校體育信息在網絡中擁有量說明高校體育教學部領導的現代意識和管理水平。在調查中了解到五所高校中體育部在Internet(或校園網)上擁有主頁,網頁內容包括部門概況、部門新聞、機構設置、師資隊伍、體質健康、運動隊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運動場館、視頻資料、精品課,等等。網頁信息量大,學生通過網絡來了解學校相關的體育信息,體育部與學生溝通信息渠道暢通。通過訪談了解到,沈北大學城五所高校體育專業書籍、專業期刊和教學光盤豐富,能夠滿足體育教學、科研、運動訓練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因此,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學部應加快體育信息資源開發,實現資源共享,以滿足教師和學生對體育信息的需求。
通過調查了解到,沈北大學城高校都有優質體育資源,有的學校在這些方面突出,有的學校在那些方面突出,沈北大學城學校優質體育資源不盡相同,沈北大學城學校優質體育資源封閉在本校內,學校優質體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沒有發揮出優質體育資源的最大效益。高校體育資源共享能夠使各個學校的優質體育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沈北大學城高校各項體育工作的發展。沈北大學城高校校際體育資源能否實現共享,關鍵在于提高優質體育資源的利用率,滿足沈北大學城高校的需求。沈北大學城高校雖然有充足的體育資源,但是還需要有共享愿望。只要有共享愿望,資源共享就能成為現實。
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資源總的配置現狀:(1)體育人力資源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共開出21門體育必修課和22門體育選修課,由于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課教學環境相對封閉,教師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師沒能發揮其最大價值。(2)體育場館資源較為豐富。(3)沈北大學城高校中體育部在Internet(或校園網)上擁有主頁,溝通信息渠道暢通。沈北大學城高校應該使各自的優質體育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提高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的整體發展水平,滿足學生需求。沈北大學城高校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高校的體育資源,促進各高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辦學效益,就是高校辦學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高校辦學效益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體現在人才培養質量,高校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素質全面、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經濟效益體現在爭取更多的辦學資源,降低辦學成本。體育是高校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實現培養目標起著積極作用。就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發展情況來看,各個高校都有優質體育資源,卻沒有相互間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體育資源沒有發揮其最大效益。體育資源共享能夠很好地解決優質體育資源效益最大化問題,各個學校通過體育資源共享對優質體育資源合理加以利用,爭取更多的辦學資源,節約體育經費投入,降低辦學成本,為學校提高辦學效益,避免重復建設和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高校根據學校體育資源狀況都在盡可能地開出多個項目的體育選項課,供學生選擇,但由于受到教師、場地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許多學校開出的體育選項課還是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調查中發現,有三所高校的學生對本校所開設的體育課程表示出不同程度的不滿意,其主要原因在于體育選項課的項目設置無法滿足學生對課程多樣性的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沈北大學城高校體育場館、器材設施資源總體上較為豐富,但由于各高校優質體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仍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通過校際間優質體育資源共享等方式改善教學條件,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多樣性的需求。
[1]王慶偉.我國職業體育聯盟理論研究[J].體育科學,2005,25(5):87-94.
[2]張磊.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與超越——構建區域高校體育教學聯盟的思考 [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5):10-13.
[3]張磊,姜濤.構建我國區域高校體育教學聯盟的思路[J].體育學刊,2008,15(10):58-61.
[4]林葉微,林長地,吳曉鳴,等.大學城高校公共體育教師校際共享的運行程序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08,8(2):23-25.
[5]許紅峰,彭雪涵,莊昔聰,等.面向師生、服務社會、資源共享:大學城體育資源的優化與整合[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4):122-125.
[6]朱小平,范吾皇.中原城市群背景下高校競技體育聯盟的構建[J].開封大學學報,2013,27(1):58-60.
[7]許斌.中國大學城體育場館資源管理問題研究——以廣州大學城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5):112-120.
[8]林長地.福州大學城高校體育教師校際共享的調查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0,14(4):112-117.
[9]姜熙,譚小勇.職業體育聯盟準入限制的反壟斷考察——基于美國反壟斷司法實踐[J].體育科學,2010,30(11):42-49.
[10]王慶偉.論西方發達國家職業體育聯盟形成的經濟學依據[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2):17-20.
G808.22
A
1674-5450(2014)01-0110-04
2013-11-10
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廳教改立項課題(947)
陳松,男,遼寧海城人,沈陽工程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 王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