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圖 Pictures_李建國
核心提示濟源面積1931平方公里,98.5%為農村地區,山區丘陵占88%,人口68萬,其中農村人口近50萬。濟源供電公司是全省唯一沒有代管縣供電企業的地市級公司,農電基本架構為1個郊區客戶服務分中心和14個基層供電所,供電區域廣,服務客戶多,地域差異大。
長期以來,該公司農電工作處于郊區單個管理、基層供電所各自為戰的狀態,觀念陳舊、體制滯后,專業化水平低,協同力不足,工作效能不高。2011年以來,圍繞“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目標,該公司扎實推進強基固本工程,經過兩年集中攻堅,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基礎管理規范有序,工作推進高效協同,效率效能明顯增強,郊區售電量7.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04%;綜合線損率7.72%,同比降低2.23個百分點,故障報修率下降近六成,三次抽樣調查供電服務群眾滿意率均達98%以上,各項經營指標全面提升……2013年前11個月,濟源供電公司農電管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耙劳小宕蟆w系建設平臺,投石問路、創新實踐,以集約促規范、以集約提效能,帶動作風面貌、管理水平、經濟效益等有效提升,收到了一石多鳥的效果?!?013年12月17日,濟源公司總經理張明亮說。
“人員集中式管理,業務網格式分工,績效分步式考核。”2013年1月,經過亞橋、軹城供電所試點實施,“三式”集約管控模式在濟源公司各供電所有序鋪開。工作人員每天簽到,由營銷、配電班分工派單,集中開展抄、收、營、配、計等業務,并對辦理過程、結果、成效分步考核。這是該公司以“投石問路”方式,推進農電集約化管控的個例。但受人員素質、機制體制、地理環境等制約,農電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如何依托“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平臺,破解人員、觀念、管理、服務中“弱、舊、散、亂”等難題,開辟農電發展新通道?該公司立足實際,全面梳理基礎管理、運維檢修、供電服務等核心業務,確立以專業化運行、扁平化管理、標準化建設為重點的工作導向,細化25項專業指標,并在人財物集約、日常工作管控方面推出12項創新舉措,建立配套機制和評價辦法,“摸著石頭過河”,試點推進后逐步實施。
“抓集約重管控、抓執行重規范、抓質量重效益、抓特色重實效。通過投石問路、探索實踐,我們構建了‘四抓四重’運行體系,逐步走出切合實際的新路子,促進了農電整體素質提升。”該公司分管農電的副總經理楊材茂說。
“專業管理、集約管控體系確立后,以往界面不清、職責不明、溝通不暢等問題迎刃而解,工作協同力明顯增強?!睗垂窘紖^客戶服務分中心負責人王自軍說。
暢通渠道、拓展路徑,與“三集五大”專業設置全面對接、協同貫通,并向基層供電所延伸,是農電專業化管理、集約化管控的著力點。圍繞“1331”工作部署,該公司認真梳理工作界面和核心業務,重新規范業務職責和專業流程,創新管控體系,實現農電業務與公司各專業全面對接。完善供電所專責和班組設置,細化抄、收、營、配、計管理辦法,明確責任關系,直接對應到人,暢通向上銜接、向下延伸通道,實現專業化、扁平化運行模式,形成垂直到底、快捷順暢的工作體系。
人員集中、業務集約、管理上移,是濟源公司農電集約化管控的重頭戲。以供電所為單位,實行農電工集中管理,協同開展抄表、催費、檢修、消缺等業務,促使農電工由亦工亦農向職業化轉變、由獨守一方向集體作業轉變,打破日常管理“區域性壟斷”,源頭杜絕漏抄、估抄、少抄等行為,促進工作高效協同,并科學制定教育規劃,深化培訓和崗位練兵,有效提高人員素質。

圖.攻堅克難,奮力搶修
強化業務集約管理,成立綜合班,將報裝報修、計量收費、消缺維護等信息和業務全部向綜合班集中,由綜合班根據工作性質下達給營銷班和配電班,并負責業務推進的監督與考核;營銷班、配電班按照輕重緩急科學分工、明確到人,及時反饋工作情況和辦理結果。同時,將電費核算上移到公司電費專業,將高壓業擴、低壓業擴分別由供電所、農電工層面上移到郊區,將臺區停電權限、電工二次考核、線損指標核定等業務,也從供電所上移至郊區,以管控力提高執行力,杜絕了業務辦理效率、供電服務質量中的人為因素,堵塞了管理漏洞。
立足更專業、更精細、更集約的原則,該公司創新推出“網格式”工作機制,兩人一組,每月一輪換,定區域開展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綜合班,通過集體派單處理,做到專業化巡視、專業化檢修;針對客戶用電需求,第一時間反饋給綜合班,專人負責、快速辦理,實現單一、專業、高效;對巡視不到位、上報不及時、服務不規范的單位及個人,按照規定考核;綜合班加強檢查和督辦,發現問題納入營銷班、配電班績效管理,并責令采取補救措施、跟蹤督導落實,以專業管理提升效率效能,以剛性執行促進工作協同。
“隨著集約化管理不斷深化,專業化、扁平化作用逐步發揮,有效暢通了農電發展‘經絡’?!蓖踝攒娬f。
2013年8月,濟源市軹城鎮遭受特大暴風雨突襲,造成10千伏干、支線停運30條,倒桿斷線433處,停電配變388臺。濟源公司迅速啟動區域協同應急機制,配電、檢修、計量等專業立即趕赴現場,天江、克井、亞橋、承留供電所迅速參戰,修復故障點637個,更換電桿54基,架設線路9000余米,僅用5天時間受災區域全部復電。
高效協同,提升效能。該公司圍繞集約化管理要求,從公司層面做到人員、車輛、物資、信息、應急管理“五協同”,農電層面按照地理特點將郊區劃分為5個區域,以區域為板塊,以供電所為單元,構建網絡化聯動格局,形成兵團式作戰體系,共同應對突發事件,執行大規模檢修作業和搶險搶修任務,實現專業協同、整體聯動、高效集約。
“標準化治理后,臺區月售電量同比增長36%,綜合線損率下降4.1個百分點,并實現了零報修、零投訴?!痹诔辛翩偼豕沾?,承留供電所所長王正福指著整改后的用電臺區說。
農電整體素質提升,強基固本是關鍵。該公司利用業務對接、管理銜接優勢,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中,要求規劃、設計、基建等部門緊密配合,協同開展農配網投資評估、先進工藝應用、電建環境優化、安全質量監督等工作,以“大協同”促進“大集約”。針對農村部分臺區電壓低、線損高、供電可靠性差等現狀,采取多部門“會診”方式,優化投資策略和管理辦法,樣板開路、協同攻堅,提前完成500個臺區治理項目,規范治理率、達標率均為100%,治理臺區供電量平均增長28.6%、線損率下降3個百分點,客戶報修投訴基本“絕跡”。
“以集約化管理提升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拉動人員素質、經營效益、服務質量大提升,實現農電更高層次發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睆埫髁帘硎荆窈鬂垂緦⑦M一步加大探索實踐力度,持續深化集約化管理,提升農電整體素質,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