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圖 Pictures _王澤淼
人力資源是企業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且“資源”的后面沒有“之一”。想昔日漢高祖劉邦信張良韓信之賢,能始終任用,所以卒成霸業。同理不難發現,人才對企業的重要性。如何選對人、用好人、留住人?
新鄉縣電業局面對謀生存求發展的命題,敢于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將全員培訓作為提升管理的基礎工程,著力建設自身的人才優勢。并持續滿足員工發展、實現自我價值需求,為員工成長插上騰飛的翅膀,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專業技術支撐。
1月2日,新鄉縣局2014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正式啟動。新一年度的培訓計劃中,該局將繼續采取與鄭州大學聯合辦班模式,邀請鄭大專家教授講述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智能變電站等電力發展前沿技術;并穿插安排了國際形勢分析、文化修養等知識,豐富學員知識面,拓寬學員眼界。這次培訓以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為主,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管理工作和自我發展的挑戰。
翻開新鄉縣局人力資源培訓計劃書,你會發現,“培訓”成了三年來最重要的關鍵詞。從最初的青工培訓、農電工培訓到中層領導培訓,密集的培訓計劃已經覆蓋了所有員工。
與此同時,針對企業重點項目逐年增加、發展保持上升趨勢的情況,新鄉縣電業局在實施全員素質提升工程的同時,重點加強技術、技能專家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儲備,全面提高優秀人才的“出苗率”。
新鄉縣局將培訓視為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投資”,經過培訓的員工則成為企業的“人力資產”。在各項費用壓縮的情況下,依然加大投入,該局先后改建、新建了調度仿真培訓室、繼電保護實戰培訓室以及農電工培訓基地等7個實戰實訓基地,備有各類教學書籍和光盤。以培養員工的動手能力為基準,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專業培訓、培養機制,為培訓創造便利條件。
截至目前,該局“五五”制培訓共開展精英培訓班、中層干部培訓和安規培訓班等18個培訓班,共培訓學時2964個課時,參加培訓2100多人次。

2.青年小組在施工現場研究圖紙
自2013年4月起,在新鄉縣供電區,無論是在農網改造現場,還是在繁忙的變電站,人們總能發現一群年輕人活躍的身影。他們查隱患、做記錄,虛心向老師傅學習,也糾正他們工作中的不規范行為,這就是該局新成立的青年安全稽察小組。
如何才能更好地檢驗培訓成果?回歸實踐,到一線去,新鄉縣局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該局從2011年首批參加培訓的青年員工中,選出8名經考核優秀的員工組成一支青工稽察小組,由局長直接管理。
他們根據新鄉縣局在安全管理上提出的“六個注重”要求,利用所學專業知識,查設備、查隱患,制定了密集的走訪工作計劃。定期將檢查內容形成書面材料,與傳統的隱患治理工作相結合,讓青年員工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
檢查過程中,小組還對全縣10千伏配電網絡進行全面統計修訂。通過精準儀器測量定位線路走徑、谷歌地圖進行偏差對比、現場整理資料等手段,收集整理1600余份一手資料和4000余張照片,繪制出《新鄉縣電業局10千伏線路地理接線圖》,為配電網絡隱患處理、快速搶修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撐。
“經過幾個月的走訪,自己在查問題的同時,也在進一步鞏固書本上所學的知識。短時間內,自己的動手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在經歷了最初的迷茫之后,青工小組成員吳瓊干起工作來愈發顯得得心應手。
2013年3月11日,新鄉縣電業局評選出了該局年度十大技術標兵。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在他們所獲得的獎勵中,多了一項優先評選技師的新選擇。
優秀人才既要選得出,更要走得遠。在優秀人才的職業規劃上,新鄉縣局已經開始新嘗試。基于人的個性差異和專業差異,該局啟動 “雙通道”人才培養計劃。
除了傳統的行政職務晉升通道外,該局員工可以選擇走專業技術通道,從技術能手到首席專家,共分為5個層次遞升。專家等級與薪酬待遇有機結合,規定不同等級分別享受對應行政級別的薪酬待遇和政治待遇。評定后由企業根據該技術人員的任職崗位和績效決定是否聘任,并根據年終目標考核結果對技術等級進行動態管理。
人才成長“雙通道”的建立,讓員工主動參與到自己的職業規劃中去,有效地促進了人企和諧發展,員工積極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新鄉縣局,完善的培訓、培養機制猶如好風,并成為企業向上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崇尚學習、尊重人才、人企共贏”十二字真言使得該局氣象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