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鳳
摘 要:國有企業在實現自身穩步發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職責的同時,更肩負著為社會安全穩定和諧提供保障的重要社會責任。如何減輕職工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增加他們的幸福感是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所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從國有企業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提高認識、把握需求、營造文化、建立機制等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的對策與思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心理疏導;現狀與對策
十八大以來,上海對創新驅動、轉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環境的變化,需要職工為之付出努力,心理承受力超過限度時,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心理問題。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在實現自身穩步發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職責的同時,更肩負有為社會安全穩定和諧提供保障的重要社會責任。因此,如何減輕職工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增加他們的幸福感是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所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這是企業不可回避地。
一、心理疏導的基本概念
心理疏導就是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消除困惑與痛苦,舒緩心理壓力,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方法。有效的心理疏導可以一定程度地解決人們的心理困惑,減輕焦慮、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狀態,改善人們的消極認知、行為,促進人格健康成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壓力,處理問題。
企業的心理疏導工作可以分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心理疏導是指心理疾病的一種解決方案,是以心理學為依據,通過科學方法來改變人的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達到消除病癥,治愈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目的。企業為其員工提供的心理疏導服務主要為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譯為員工幫助計劃,又稱員工心理援助項目、全員心理管理技術),由企業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的診斷、建議和對員工及其直系親屬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旨在幫助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績效。
二、國有企業心理疏導工作的基本對策
充分有效的心理疏導應該是在把握員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基礎上,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結合起來,密切關注職工情緒變化,主動關心職工心理健康,充分尊重職工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適時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將負面情緒理智地宣泄出來,緩解工作、精神和生活的壓力。
(一)提高管理者對于心理疏導工作的認識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和制度的保證,在新形勢下,企業的領導干部首先要轉變觀念和工作方法,倡導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關愛員工、理解員工、尊重員工,在實現企業經營發展目標的同時更要重視構建企業的和諧發展。領導干部要樹立全局觀念和長遠意識,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針對職工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多樣形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妥善解決好員工們正確的利益訴求,處理好企業的人際關系,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善于把握員工心理特征和合理需求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是側重于政治觀、價值觀、道德觀等大問題,往往忽視人的個性差異,忽略人的心理素質對思想品德的影響,忽略人的心理特征,采取單向的說教形式,所以難以使工作對象產生心理共鳴。
不同群體利益訴求不一樣,其心理需求也不一樣,同時,職工的心理思想狀況會是隨著環境發生變化的。只有認真分析不同群體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才能切實提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充分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就要完善兩個渠道:
1.信息收集渠道。在全面摸清職工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通過走訪、問卷調查、信息收集等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的思想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估。
2.員工訴求渠道。暢通員工表達意愿的渠道,讓職工的需求能夠快速有效地傳遞給企業相應組織,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同時也要注重結果的反饋,即將問題、訴求的結果、回應反饋給員工。員工心理特征把握準了,就好對癥下藥,心理疏導就不會處于盲目狀態。
(三)加強人文關懷,營造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和對人類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人文關懷的文化內涵包括生活、價值、理想三個層面。在生活層面上,人文關懷以消除貧困為奮斗目標;在價值層面上,人文關懷以達到社會公平與正義為奮斗目標;在理想層面上,人文關懷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奮斗目標。
1.良好的“領導環境”。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己,注重領導干部個人的道德素養提高,清正廉潔、在員工切身利益方面堅持秉公辦事、不謀私利,讓員工感受到企業良好的“領導環境”,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2.員工的合理定位。各盡所能,人盡其才,因地制宜安排好員工的工作崗位,不因為崗位設置不科學,工作流程不合理、薪酬不公平等管理因素給員工造成不必要的壓力。注重培養員工的工作能力,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特長和潛能;為他們做好良好的職業發展規劃,創造晉升提拔的通道;給員工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真正做到員工和企業共成長。從而使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和發展前景。
(四)建立健全心理疏導工作機制
國有企業應依托現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機構和機制,整合黨政工團各方力量,積極探索構建全新的心理疏導運行機制。
1.與專業機構建立合作。為有心理疏導需求的職工提供專業疏導的渠道,與有執業資格的專業機構合作,讓專業人士幫助職工分析問題,緩解、釋放心理壓力。
2.培養內部心理疏導人員。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吸納專業人員,如寶鋼就有針對性地招聘心理專業的研究生,專職負責本企業的心理疏導工作。二是形成專兼職相結合的工作隊伍。沒有此項編制的企業可以從內部選拔一些富有愛心、真誠、善于傾聽、有一定的生活處事經驗和奉獻精神、品行端正的員工,以兼職或者志愿者的方式,通過學習培訓,使其掌握心理疏導的理論、具體方法和實用智慧,為員工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