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摘 要: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時,加熱溫度的確定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配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并根據(jù)熱裝時間對熱裝溫度值進行修正。
關鍵詞:薄套類零部件;熱裝;線膨脹系數(shù)
0、引言
套類零部件主要是作為旋轉或固定軸類零部件的支撐,承受軸的徑向力.薄套類零件因其具有質量輕、節(jié)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各工業(yè)領域.對于過盈配合的軸套類零件 ,常將套類零件加熱,使其受熱膨脹,內孔變大,可以輕松的裝到配套的軸上.本文僅對薄套類零部件(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為例)熱裝溫度進行探討。
1、加熱方式選擇
對于熱裝的加熱方式只要有4種,即火炎加熱、介質加熱、彌漫式加熱、感應加熱。
(1)火炎加熱是已噴燈、氧乙炔、丙烷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一般低于350℃,其優(yōu)點是加熱器熱量集中,加熱溫度易于控制,操作簡單。
(2)介質加熱是沸水槽、蒸汽槽、熱油槽為加熱裝置。沸水槽加熱溫度為80-100℃,蒸汽加熱槽可達120℃,熱油槽可達90-320℃,加熱時熱膨脹均勻,適用于過盈量較小的連接件。
(3)彌漫式加熱的加熱溫度可達400℃以上,熱膨脹均勻,表面潔凈,加熱溫度易于自動控制,成批生產中應用廣泛,工程上一般采用電爐加熱(一般能達到400℃以上)和煤爐加熱(一般能達到800℃以上)。
(4)感應加熱是用感應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可達400℃,加熱時間短,調節(jié)溫度方便,熱效率高,適用于大型零部件,成本較高。
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如圖1,材質2Crl3)熱裝為例,考慮到熱裝溫度較高(200-500℃)、要求熱膨脹均勻等因素,選用電爐加熱(彌漫式加熱)。
圖1
2.熱膨脹溫度的確定
零件加熱溫度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結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
熱裝溫度的計算公式為:T=(△1+△2)/da+t
注:本公式未考慮零部件從加熱器中取出到熱裝開始過程中的溫度降低。
△1:裝配最大過盈量。
△2:裝配時的最小間隙。
d:配合直徑。
a:被加熱件線膨脹系數(shù)。
t:工作環(huán)境溫度,一般取20℃。
對于△,可簡化采用中K=△1+△2=3△1~6△1,這樣的△值取得略大了些。
△2=0.05mm,a=11.5X10ˉ6(假設加熱溫度到300℃),
△1=0.095mm,
T=(△1+△2)/da+t=(0.095+0.05)/43 X 11.5 X 10ˉ6+20=313℃
考慮零件拿出加熱爐后溫度會降低,假設零件從爐中取出到裝配在1分鐘內完成,則溫度下降量計算如下:
由牛頓冷定律可知:
溫差Δt=|tw-tf|
q=hΔt
Φ=qA=AhΔt=Δt/(1/hA)
其中的1/hA 稱為對流傳熱熱阻
q為熱流密度
h為物質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單位W/(m2. ℃)。空氣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 5 ~ 25 W/(m2. ℃)。
Φ為傳熱功率(或者說是單位時間內的傳熱量),單位W;
A為傳熱面積,單位m^2;
取h=20 W/(m2.K)計算溫度下降:
q=20 W/(m2. ℃)×(313-20)℃=5860 W/m2
Φ=qA=5860 W/m2×π(482-432)×10-6=8.37℃
則考慮溫度下降的影響加熱溫度T=313℃+8.37℃=321.37℃ ≈322℃。
即將抗側滾扭連接襯套在電加熱爐中加熱到322℃即可進行熱裝。
注: 熱裝溫度的計算中還應考到環(huán)境因素,例如工作場地的濕度(空氣、水蒸氣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不同)等。
3、結語
通過對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溫度的計算,便于合理確定熱裝溫度范圍。
參考文獻:
[1]于振環(huán)曲軸熱裝工藝分析與熱裝機研究。
[2] 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第二版).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編輯委員會.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9-3
摘 要: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時,加熱溫度的確定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配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并根據(jù)熱裝時間對熱裝溫度值進行修正。
關鍵詞:薄套類零部件;熱裝;線膨脹系數(shù)
0、引言
套類零部件主要是作為旋轉或固定軸類零部件的支撐,承受軸的徑向力.薄套類零件因其具有質量輕、節(jié)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各工業(yè)領域.對于過盈配合的軸套類零件 ,常將套類零件加熱,使其受熱膨脹,內孔變大,可以輕松的裝到配套的軸上.本文僅對薄套類零部件(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為例)熱裝溫度進行探討。
1、加熱方式選擇
對于熱裝的加熱方式只要有4種,即火炎加熱、介質加熱、彌漫式加熱、感應加熱。
(1)火炎加熱是已噴燈、氧乙炔、丙烷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一般低于350℃,其優(yōu)點是加熱器熱量集中,加熱溫度易于控制,操作簡單。
(2)介質加熱是沸水槽、蒸汽槽、熱油槽為加熱裝置。沸水槽加熱溫度為80-100℃,蒸汽加熱槽可達120℃,熱油槽可達90-320℃,加熱時熱膨脹均勻,適用于過盈量較小的連接件。
(3)彌漫式加熱的加熱溫度可達400℃以上,熱膨脹均勻,表面潔凈,加熱溫度易于自動控制,成批生產中應用廣泛,工程上一般采用電爐加熱(一般能達到400℃以上)和煤爐加熱(一般能達到800℃以上)。
(4)感應加熱是用感應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可達400℃,加熱時間短,調節(jié)溫度方便,熱效率高,適用于大型零部件,成本較高。
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如圖1,材質2Crl3)熱裝為例,考慮到熱裝溫度較高(200-500℃)、要求熱膨脹均勻等因素,選用電爐加熱(彌漫式加熱)。
圖1
2.熱膨脹溫度的確定
零件加熱溫度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結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
熱裝溫度的計算公式為:T=(△1+△2)/da+t
注:本公式未考慮零部件從加熱器中取出到熱裝開始過程中的溫度降低。
△1:裝配最大過盈量。
△2:裝配時的最小間隙。
d:配合直徑。
a:被加熱件線膨脹系數(shù)。
t:工作環(huán)境溫度,一般取20℃。
對于△,可簡化采用中K=△1+△2=3△1~6△1,這樣的△值取得略大了些。
△2=0.05mm,a=11.5X10ˉ6(假設加熱溫度到300℃),
△1=0.095mm,
T=(△1+△2)/da+t=(0.095+0.05)/43 X 11.5 X 10ˉ6+20=313℃
考慮零件拿出加熱爐后溫度會降低,假設零件從爐中取出到裝配在1分鐘內完成,則溫度下降量計算如下:
由牛頓冷定律可知:
溫差Δt=|tw-tf|
q=hΔt
Φ=qA=AhΔt=Δt/(1/hA)
其中的1/hA 稱為對流傳熱熱阻
q為熱流密度
h為物質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單位W/(m2. ℃)。空氣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 5 ~ 25 W/(m2. ℃)。
Φ為傳熱功率(或者說是單位時間內的傳熱量),單位W;
A為傳熱面積,單位m^2;
取h=20 W/(m2.K)計算溫度下降:
q=20 W/(m2. ℃)×(313-20)℃=5860 W/m2
Φ=qA=5860 W/m2×π(482-432)×10-6=8.37℃
則考慮溫度下降的影響加熱溫度T=313℃+8.37℃=321.37℃ ≈322℃。
即將抗側滾扭連接襯套在電加熱爐中加熱到322℃即可進行熱裝。
注: 熱裝溫度的計算中還應考到環(huán)境因素,例如工作場地的濕度(空氣、水蒸氣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不同)等。
3、結語
通過對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溫度的計算,便于合理確定熱裝溫度范圍。
參考文獻:
[1]于振環(huán)曲軸熱裝工藝分析與熱裝機研究。
[2] 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第二版).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編輯委員會.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9-3
摘 要: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時,加熱溫度的確定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配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并根據(jù)熱裝時間對熱裝溫度值進行修正。
關鍵詞:薄套類零部件;熱裝;線膨脹系數(shù)
0、引言
套類零部件主要是作為旋轉或固定軸類零部件的支撐,承受軸的徑向力.薄套類零件因其具有質量輕、節(jié)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各工業(yè)領域.對于過盈配合的軸套類零件 ,常將套類零件加熱,使其受熱膨脹,內孔變大,可以輕松的裝到配套的軸上.本文僅對薄套類零部件(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為例)熱裝溫度進行探討。
1、加熱方式選擇
對于熱裝的加熱方式只要有4種,即火炎加熱、介質加熱、彌漫式加熱、感應加熱。
(1)火炎加熱是已噴燈、氧乙炔、丙烷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一般低于350℃,其優(yōu)點是加熱器熱量集中,加熱溫度易于控制,操作簡單。
(2)介質加熱是沸水槽、蒸汽槽、熱油槽為加熱裝置。沸水槽加熱溫度為80-100℃,蒸汽加熱槽可達120℃,熱油槽可達90-320℃,加熱時熱膨脹均勻,適用于過盈量較小的連接件。
(3)彌漫式加熱的加熱溫度可達400℃以上,熱膨脹均勻,表面潔凈,加熱溫度易于自動控制,成批生產中應用廣泛,工程上一般采用電爐加熱(一般能達到400℃以上)和煤爐加熱(一般能達到800℃以上)。
(4)感應加熱是用感應加熱器為加熱裝置,加熱溫度可達400℃,加熱時間短,調節(jié)溫度方便,熱效率高,適用于大型零部件,成本較高。
以抗側滾扭桿連接襯套(如圖1,材質2Crl3)熱裝為例,考慮到熱裝溫度較高(200-500℃)、要求熱膨脹均勻等因素,選用電爐加熱(彌漫式加熱)。
圖1
2.熱膨脹溫度的確定
零件加熱溫度應考慮零件的材料、溫差、結合直徑、過盈量和熱裝的最小間隙等因素。
熱裝溫度的計算公式為:T=(△1+△2)/da+t
注:本公式未考慮零部件從加熱器中取出到熱裝開始過程中的溫度降低。
△1:裝配最大過盈量。
△2:裝配時的最小間隙。
d:配合直徑。
a:被加熱件線膨脹系數(shù)。
t:工作環(huán)境溫度,一般取20℃。
對于△,可簡化采用中K=△1+△2=3△1~6△1,這樣的△值取得略大了些。
△2=0.05mm,a=11.5X10ˉ6(假設加熱溫度到300℃),
△1=0.095mm,
T=(△1+△2)/da+t=(0.095+0.05)/43 X 11.5 X 10ˉ6+20=313℃
考慮零件拿出加熱爐后溫度會降低,假設零件從爐中取出到裝配在1分鐘內完成,則溫度下降量計算如下:
由牛頓冷定律可知:
溫差Δt=|tw-tf|
q=hΔt
Φ=qA=AhΔt=Δt/(1/hA)
其中的1/hA 稱為對流傳熱熱阻
q為熱流密度
h為物質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單位W/(m2. ℃)。空氣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 5 ~ 25 W/(m2. ℃)。
Φ為傳熱功率(或者說是單位時間內的傳熱量),單位W;
A為傳熱面積,單位m^2;
取h=20 W/(m2.K)計算溫度下降:
q=20 W/(m2. ℃)×(313-20)℃=5860 W/m2
Φ=qA=5860 W/m2×π(482-432)×10-6=8.37℃
則考慮溫度下降的影響加熱溫度T=313℃+8.37℃=321.37℃ ≈322℃。
即將抗側滾扭連接襯套在電加熱爐中加熱到322℃即可進行熱裝。
注: 熱裝溫度的計算中還應考到環(huán)境因素,例如工作場地的濕度(空氣、水蒸氣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不同)等。
3、結語
通過對薄套類零部件熱裝溫度的計算,便于合理確定熱裝溫度范圍。
參考文獻:
[1]于振環(huán)曲軸熱裝工藝分析與熱裝機研究。
[2] 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第二版).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編輯委員會.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