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琳++黨若飛++吳杰
摘 要:臨南油田隸屬于臨盤采油廠采油三礦管理,自1993年全面投入開發到現在已經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套管所處的地層條件不斷惡化,導致套管損壞,我廠在治理套管損壞的手段中,以小套管固井工藝為最徹底、最有效,但是隨著小套管開井數量的不斷增加,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暴露出新的問題,本文就是針對小套管井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套管井;生產井;偏磨
一、小套管固井定義范疇
小套管固井就是在原來油層套管的內部重新下入一層直徑較小的套管,而后通過在兩層套管環空擠注水泥漿固井,從而達到對大段套破井進行治理的一種工藝方法。主要適用于套管破漏、腐蝕損壞嚴重、套損段長、套損點多等,采取常規擠注、補貼工藝無法圓滿治理的套損情況。主要有頂管法、尾管法以及中間懸掛法。
二、臨南油田小套管井生產現狀
臨南油田小套管固井自03年10月LNXI70-08井開始到08年11月共投產33口井,其中油井28口,目前正常生產20口(2口因高含水停,5口待大修,1口轉注),水井5口。油水井包括大修到投產到目前所有作業91井次,油井累計產油4.07萬噸。
三、小套管井生產潛力分析
小套管固井是治理套破井中最徹底的一種工藝方式,同時由于油水層的重新隔離,從而能夠從諸多方面重新發揮油井的各種生產潛力,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原生產層潛力
小套管井在套破前生產層都有一定的生產能力,由于套破全部產水才被迫停井,所以小套管重新固井后,能夠完成對原生產層的重新生產。目前20口生產油井中對套破前生產層位(共72個小層)重新進行射孔共34個小層,占原有生產層位的47.2%,占小套管固井后射孔總層數的28.3%。
2、下返層潛力
在臨南油田開發初期,很多層都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而由于上產的需要被迫暫時封堵上返生產,但是一旦發生套破后很難回采,而小套管固井的成功運用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目前20口生產油井中下返射孔共41個小層,占小套管固井后射孔總層數的34.1%。如夏52-51井07.8小套管固井后下返生產初期日油7噸,累計生產433天,目前仍正常生產,累計產油2356噸。
3、上返接替層潛力
小套管固井后油水層的徹底隔離和套破井段的徹底封堵,使套破井未開采層位上返生產成為可能,目前20口生產油井中上返射孔共18個小層,占小套管固井后射孔總層數的15%。
4、油井卡水生產、水井調剖的潛力
小套管井生產層位中一旦某層被水淹,沒有生產能力時,可以采用封隔器等手段將水層與油層隔離生產,實現油井卡水的目的。最終達到油井卡水、水井調剖的目的,為油田后期穩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5、層系重組的潛力
小套管固井的徹底性,使專門將所有滲透性差的油層都射開共同生產成為可能,頗有匯小溪以成江河的味道。通過這種生產方式很好的解決了油田后期生產中,主力層基本全部水淹,縱向剖面上只剩下不連續低滲透層的生產難題。
四、小套管生產井問題探討
(一)小套管井易轉大修
小套管井由于內徑的銳減,由121.36mm降至88.5mm從而導致下井油管直徑受到限制。但是在臨南油田由于泵掛較深,必須下入25mm抽油桿,同時考慮油管承受拉力問題以及與抽油桿相匹配的原則,在抽油管柱上部不可避免的要下入一定數量的21/2油管。導致小套管井容易發生卡管柱事故。
(二)小套管井偏磨問題嚴重
由于臨南油田地層原因導致泵掛較深,抽油桿組合多為φ25mm+φ22mm+φ19mm+φ22mm四級組合,相匹配的油管組合為φ89mm+φ73mm(加厚或平式),這種組合方式對于51/2套管來講是適用的,因為相匹配的油管組合能夠符合套管內徑的要求。但是在4寸小套管中,如果再采取這種抽油桿組合方式,由于抽油桿接箍的外徑較大,而下入油管以2寸油管為主,因此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進措施。
(三)小套管防腐蝕措施效果不理想
目前現場管柱防腐蝕措施有兩種方式,一是采取人工或自動加藥裝置,井口投加緩蝕劑。二是在管柱中帶有防腐蝕性能的產品如:陰極保護器或防腐蝕管,其中陰極保護器帶在生產管柱上,防腐蝕管用丟手座在套管內。
由于各種防腐蝕產品的外徑均大于小套管內徑,因此無法正常下入井中,所以只能采用井口投加緩蝕劑的方法。由于油套環空間隙減小,藥劑投加數量有限,只能小批量投加,同時藥劑極易緊貼油管外壁流入井內,在液體溫度較高的情況下,藥劑易脫水形成結晶,在油管外壁形成一層厚達3mm的藥劑晶體,易卡管柱,(此現象在電泵井上部油管外壁上十分明顯)因此小套管井液體投加緩蝕劑防腐蝕效果不明顯。
五、 針對小套管井的幾點建議
1、小套管井固井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采油工藝和管理方面還是一個空白,因此建議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對其生產方式和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形成采油方式、作業施工、日常管理的全面配套的模式。
2、為防止小套管發生卡管柱事故,必須對生產管柱進行研究和優化,以解決間隙過小的問題。
3、為減輕偏磨可以引進連續抽油桿、玻璃鋼桿等抽油桿組合方式或無桿采油、小螺桿泵等抽油方式進行生產。
4、將常規防蠟、防偏磨、防腐蝕產品進行改進,以適用于小套管生產方式。
5、建立小套管井井史資料檔案,以便于對每次作業施工時產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以便于作業隊伍進行查閱。
6、建立小套管井作業施工標準和操作規程,從而對作業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保證。
7、引進先進的油井采油技術,能夠實現小套管井提液措施的進行。
小套管固井技術在臨南油田治理套損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油田的穩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為其他油田采用該技術提供了可靠的現場數據,雖然目前該技術仍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但是隨著固井技術及井下固井工具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相信小套管治理套管損壞這一技術越來越成熟,必然將會大面積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琪主編.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2] 沈秀通主編.采油注水.山東科技技術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