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預披露進入常態化
自從4月18日證監會公布首批28家IPO預披露公司名單,IPO預披露進入常態化,近期,IPO預披露更新速度明顯加快。IPO預披露制度是本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明確提出的一項新措施。根據證監會去年11月30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受理即披露”,把審視信息披露文件的時間留給市場的同時,還要求預披露內容不得隨意更改,審核中若發現自相矛盾之處將中止審核,涉嫌虛假記載的立案查處,查實的三年不受理發行申請。
業內人士表示,擬IPO企業預披露時點大幅度提前,使這些企業的情況暴露于陽光下的時間大大拉長。這也意味著,擬上市企業自受理之日起,即需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準確完整負完全的法律責任,將更多接受來自輿論和投資者的審視,這對中介機構、發行人而言,各盡其責、避免造假上市的壓力大幅提升。
盡管預披露到最終的新股發行還有一段時間,但依舊讓市場感受到不小的壓力,畢竟,IPO再度重啟已經進入倒計時。
5月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修訂后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范》。同時發布的還有其配套細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備案管理細則》以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細則》。業內人士表示,協會發布的《自主承銷業務規范》對主承銷商在新股發行期間的路演、發行定價、配售等行為提出了強有力的約束條款。
粵京蘇浙占據六成江山
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已經更新IPO預披露的擬上市公司已有319家,其中深交所創業板99家,深交所中小企業板75家,上交所主板145家。
從擬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看,發達省市依然占據主體地位。其中,廣東省數量最多,為56家,北京、江蘇、浙江緊隨其后,均為43家。上述四省市合計擬上市公司185家,占全部公司數量的近六成。
預披露公司數量超過10家的省份還有上海、四川、福建、山東和安徽,分別為26、14、12、11、11家。寧夏、西藏、江西、貴州則沒有擬上市公司預披露。
廣發、招商、國信、華林成保薦機構四大贏家
從319家IPO公司的保薦機構分布來看,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數量最多,均為18家,國信證券以15家緊隨其后,而從平安證券挖來大量保薦人的華林證券則以14家的數量排在第四位。上述四家公司無疑是IPO盛宴中的最大贏家。數量超過10家的保薦機構還有華泰聯合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齊魯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等。
此外,一些中小券商和新興投行也在此次IPO盛宴中有所斬獲,例如東方花旗證券(4家)、中德證券(4家)、中航證券(4家)、華英證券(3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先前的原因,平安證券未能出現在保薦機構的名單之中,錯失了此次IPO盛宴。
從擬上市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分布來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所服務的公司數量最多,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律師事務所方面,國浩律師集團、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北京國楓凱文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等律師事務所服務的擬上市公司數量最多。
醫藥、文化傳媒、信息技術、新材料有看點
在已經預披露的公司中,醫藥、文化傳媒、信息技術、新材料等行業公司數量較多,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醫藥板塊是此次IPO大戶。包括品牌知名度較高的浙江莎普愛思藥業、黑龍江珍寶島藥業、福建廣生堂藥業等公司榜上有名。此外,老百姓大藥房連鎖等醫藥連鎖企業也出現在預披露名單之中。
文化傳媒板塊中,既包括傳統出版、報刊領域的讀者出版傳媒、新華文軒出版傳媒、南方出版傳媒,也包括影視類及相關產業公司上海電影、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萬達電影院線以及新文化領域的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等。在傳統媒體被“唱衰”的今天,如何給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合理定價也是市場關注的一大熱點話題。
信息技術方面,包括邁普通信技術、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上海金橋信息、上海中信信息、四川迅游網絡科技、湖北盛天網絡技術、北京騰信創新網絡營銷技術等企業,基本覆蓋信息技術產業鏈各個傳統及新興領域。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之中的具有比傳統材料的性能更為優異的一類材料。新材料板塊也是此次IPO中比較重要的板塊,包括無錫洪匯新材料科技、天津利安隆新材料、深圳王子新材料、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蘇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廣東紅墻新材料等公司。
不乏知名企業現身
此輪IPO預披露企業中,不乏知名品牌,例如安徽九華山旅游、會稽山紹興酒、上海來伊份、萬達電影院線、長白山旅游、上海晨光文具、春秋航空、廣州天創時尚鞋業等。
此外,在預披露的擬上市券商中,除了國泰君安證券等老牌券商外,華安證券、東方證券、東興證券等二線券商也出現在預披露名單之中。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從傳統行業來看,一線龍頭公司基本已經完成上市,目前沖擊IPO的多為行業二三線企業,即使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與一線公司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并非最佳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