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帥國讓
投資與理財:你怎么看央行有序打破信托剛性兌付的報告?
帥國讓:可以說,央行此次報告的目的相當明確,就是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其實,不論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信托產品,剛性兌付會增加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
比如,投資者為了追求高收益產品,往往會忽視風險,一旦產品出現兌付危機,就會圍堵機構網點,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或是金融機構引入第三方介入時,有時為了吸引投資者,往往將收益高但風險也較高產品推薦給投資者,從而削弱項目前的盡職調查及風險控制。只要金融機構做到合規調查及信息披露及時,打破剛性兌付指日可待。
投資與理財:今年是信托產品集中兌付的一年,市場對此輪兌付潮比較悲觀,擔心違約集中爆發。你認為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帥國讓:不可否認,今年的確是信托產品兌付的高峰期。根據信托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 013 年底,全行業計提的信托賠償準備金已達90.60億元,可以覆蓋200億元問題資產的45. 30%;全行業凈資產高達2555.18億元,是200億元問題資產的12 .78倍。
加上年初以來,陸續出現信托公司增資,對信托產品增信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信托資產質量到目前為止,總體表現相當優良,不排除發生個案風險,但發生系統性風險概率較低。
投資與理財:你認為未來投資者該如何投資信托?如果信托兌付危機來臨,投資者是不是要改變對信托的認知?
帥國讓: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關鍵是人們如何降低風險。投資者在選擇信托產品時,首先要看融資方的資金用途及還款來源。我建議選擇有盈利前景、有政策支持的行業進行投資,盡量避免那些潛在風險或者不確定性較大的行業,尤其應當盡量避免選擇那些還款來源不明確的信托產品。
還要看信托公司的實力及專業水平。一般而言,那些信譽好、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的信托公司,在項目選擇上也較為專業,對項目的管理水平較高,即便項目出現風險,也能妥善處置。
最后要看具體項目的風控措施。保證措施一般有抵押、質押及保證擔保。對抵押或者質押,要注意優先選擇抵質押物充足,并且抵質押物比較容易處置變現的信托項目。對于保證擔保措施,投資者應當盡量選擇保證人履約意愿和履約能力較強的項目。
投資與理財:很多人不看好房地產、資源類的信托產品,你認為這類產品還有投資價值嗎?
帥國讓:的確,房地產信托的高風險性和房地產市場直接相關。房地產信托特別受到監管層及外界的關注,針對房地產信托業務的政策也更為集中和嚴厲,因此,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發展,起伏也較大。盡管如此,但高額的利益使得信托公司不可能放棄這塊業務,與政策的博弈也一直貫穿整個過程,并將持續下去。
礦產信托存在法律、估值和市場的風險。礦產資源類信托產品涉及到礦業權,由于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在交易中會涉及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我國目前還沒有較權威的估值機構,而礦產資源多為地下資源,如何準確估值,成為當前的一個客觀性風險。從去年5月以來,煤炭市場進入整體低迷期,煤價持續下跌,出現這一情況的根源在于供過于求的煤炭“過剩”。
需要融資的礦企,信托將會是其選擇的又一重要融資工具。但信托公司應充分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對項目的風險及到期還款能力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做好風險控制,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今年年初以來,市場上已經暴露幾款礦產類信托兌付危機案例。所以,投資者在選擇礦產類信托時,要保持謹慎態度。
投資與理財:有比較好的數據能說明投資者更該投資什么類信托產品,或者說要降低對信托的配置嗎?
帥國讓:投資任何類型產品,除了第三點提到的要求外,還要看投資者的個人風險偏好。有的屬于風險偏好者,可以選擇金融類、地產類、礦產類等相關產品;有的屬于風險規避者,可以選擇基礎產業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項目)、工商企業類或是結構化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