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

最近I PO的密集預披露,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極大。這令本已有限的存量資金駐足觀望,使得市場交投低迷,多頭斗志盡失。以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大多數投資人參與熱情下降,故而因IPO重啟預審因素,亟需等同外力扭轉市場頹勢。而以目前的宏觀經濟情況看,長債收益率仍然高企,6個月以上銀行間拆借利率基本均維持在5%,這或許表明利率市場化后,企業財務成本上升以及經濟低迷,升致需求端對資金渴求的欲望下降。中國經濟的管控歷來有削峰填谷的反向調控,這次是不是已經到了貨幣政策微調的時刻?市場分析者對此亦有爭議,但全面降準的可能性應該還是不大,適度的微調確是可預期。只不過這種預期反映在操作層面,應該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而不是提前的左側交易。
年初在做2014年策略時,已經考慮到外部地緣政治博弈可能出現和復雜情況。因此,我們對今年市場的走勢預期,一直是沒有牛市,只有結構性行情。而當結構性行情遭遇市場擴容打擊后,市場的做多動力消失,人們實在找不到強力做多的理由。回顧年初至今的各種政策變化,沒有一條是對市場增量資金有推動作用的。市場的籌碼與資金供給量失衡,會讓市場陷于低迷盤整。但從另一層面講,滬市總體市盈率已滑落至9倍區間,下跌的動力委實不是很大。而深市方向仍然有15倍以上的平均市盈率,因此,若是后市市場繼續調整,應該對深市普通股方向有所防范。
年初策略里,我們著重提到“東拒西進”國家戰略。大國戰略與地緣政治的相關度極高,觀察年初至今的國際局勢變化,我們認為將上述提法修改為“東拒、西進、南盟、北聯”會更全面些。
正是因為本屆政府強有力的對外政策,我們認為中國經濟雖暫時有些困難,但絕不可能出現如外媒渲染的崩潰。國際局勢的激烈博弈時點很可能出現在10月份,而在這個時點到來之前,中國的政策應該是偏向穩定為主基調?;谏鲜雠袛啵覀冋J為在此時點之前,中國國內的市場會出現對泡沫的反復擠壓,期間或有階段性小幅上行行情,但幅度不可能大,市場的存量資金將更多地注目于題材類的炒作中,存量資金不可能掀起大浪。除非出現貨幣政策的整體寬松,比如事實上的降準,否則市場仍然應該按我們8月時給出的大致模擬波動結構運行。
作為仍然堅持在市場中的投資人,目前的策略最好是繼續保持半倉以內的低倉位,并以目標個股的波動結構做小倉調節持有成本的操作,努力將持有成本降低。這是未來幾個月操作的核心。我們所提示過的品種,均已考量到未來的產業發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洪流推動的方向,以及國家產業發展方向。本階段絕對價格低的品種會更具防御性。如果市場的整體市盈率還會走低,低價績優或績平股,只要是符合社會發展洪流推動方向的,下行空間會在可控中,在其中以波動結構做做小倉差價,以降低持倉成本為目的的操作,一般而言,風險是可控的。而市場要想走強,從目前狀況看,需要政策性的外力推動,只要沒有看到這樣的信號,都不可將倉位加重。等待時機或許很折磨人,但證券市場真不是需要勤奮操作的市場,指數在8日均線之下,都不是你加重倉位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