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宇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在這天,人們會給母親或愛人獻上一束康乃馨或一份禮物。
但僅僅一天的心意和禮物,遠不足以表達對母親的關懷,不妨為母親或愛人制定一份保險計劃,給她帶來充足的保障,讓這份溫暖持久延續。
讓我們來看一看目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保險產品,主要有壽險、意外險、健康險、養老險,還有萬能險、投連險等投資型保險這幾大類。
壽險和健康險的特點是年紀越大的人,保費越高。曾經有一位高小姐想給57歲的母親買一份人壽和健康保險,設計了一套組合方案后發現,母親到身故時雖可獲20萬元的保障,但短短幾年里,繳納的保費竟高達8萬元。可見,為超過55歲的父母投保壽險和健康險,需要好好考慮。
再看養老險和投資型保險。養老險的特點是在年輕時,為年老時儲備養老金,投資型保險的特點是讓現有的錢“生錢”。
至于意外險,從理論上來說,意外事件發生在同類人群身上的概率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因此,保險公司對老年人投保意外險并不會額外加收很多費用。但老人發生意外事故后,所需的醫療費用一般要超過年輕人,因此,為老人買一份意外險和意外醫療保險是非常必要的。
與壽險和健康險相比,意外險保額高而保費低。值得提醒的是,為身在外地的父母買保險,不要在外地買,一定要回到父母所在地購買。以自己為投保人,父母為被保險人,記得要讓他們在投保單上親筆簽名。
對于年輕點兒的母親,比如3 0歲的女性而言,隨著職位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意外險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醫療保障。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性,還應盡早做養老的長期規劃。養老保險屬于生存領取,價格較貴。已經結婚生子的女性,購買險種時,還應綜合考慮子女教育金方面的問題。
40歲以后的女性,子女逐漸長大成人,家庭處于成熟期,有一定財富積累,離退休也越來越近。此時買保險,應進一步加強養老險規劃,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及時補充壽險和健康險。如果此前未購買過保險,則重大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仍然需要放在首位,同時附加一些醫療費用型和補貼型的保險產品。
此外,一些保險公司針對女性的特殊疾病,開發出女性健康保險。比起一般的重大疾病保險,這類險種的保費相對便宜,保障的范圍也從最普遍的重大疾病轉為女性最易發生的重大疾病,也較適合買給40歲左右的女性。
老年母親 老年意外險性價比高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保險公司并不愿意把他們作為承保的對象。他們身體狀況較差,是疾病、死亡的多發群體,開發老年險種,保險公司要承擔巨大風險。市場對老年人保險的需求雖然很大,但多數保險公司都不愿意承擔風險,去開發這類產品,出現了比較尷尬的局面。
即便有公司愿意放寬年齡限制,承保這類人群,給出的報價也是高得嚇人。而若為55歲以上的老年人購買醫療險,尤其是重大疾病險,也可能出現這種保費遠遠高于保障額度的尷尬局面。畢竟老年人的醫療險賠付率是相當高的,保險公司的成本擺在那里。
其實,從性價比的角度看,對于老年母親,子女們倒是可以為其特別購買一些帶有骨折保障的短期健康、意外類險種。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主要是在意外和疾病兩方面存在風險,老年人尤其容易因為摔倒等意外事件而導致住院花費,因此含有骨折的意外保障是非常合適的一個產品。
中年母親 按收入比例“分配”保費
如果母親已經步入中年,孩子已經濟獨立或者即將工作,這個時候,母親已經不再需要為撫養孩子而盡心盡責盡力。所以,她們不再需要高額的壽險,而主要應該關注未來養老和醫療保障。首先應該考慮讓母親納入當地的基本社保和醫保體系,讓社會來承擔母親將來一部分養老和醫療成本。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再為母親盡早投保一些商業的健康醫療保險,甚至養老險。
至于具體的家庭保障安排技巧,專家認為可以讓中年父母和子女“按比例分成”。因為這類家庭的子女工作年限較短,經濟能力還不足以為全家都購買到足額的保障,所以不妨讓已成年子女保“大頭”,母親或父親保“小頭”,既能讓保費成本限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又能讓全家都有基礎保障,盡量分散家庭經濟風險。
青年母親 合理安排針對性保障
有些家庭的丈夫也會考慮在母親節給妻子買保險,作為節日禮物。對于這些35歲以下的年輕母親,有能力的家庭當然最好能為她們安排好足夠貼心的保障。
若是為“全職母親”購買保險,則要考慮她們一般沒有收入來源,而且一般不可能成為房屋按揭貸款的主貸人,因此在意外險和壽險兩類包含家庭責任概念的險種上,可以輔以較低的額度,甚至不用安排壽險。丈夫可以為全職太太選購一些保障功能強的女性險,而不用過分在乎這類保險的壽險保障以及分紅功能。
此外,有能力的先生還應該為全職太太安排好社會保障,以及未來的養老保障。若年輕的母親與父親同樣是忙碌的職場人士,在家中是經濟“半邊天”,那當然要考慮較高額度的壽險和意外險,以保證他們對家庭的經濟責任能一直履行。為這類年輕母親購買女性險種時,與沒有收入的孩子母親也不一樣,除了健康醫療、美容手術方面的保障,可以特別選購已經結合了壽險功能的、比較全面的女性險。而養老方面,由于她們本身有較好的收入能力,則不一定采用保險工具了。
當然,孩子的父親在給孩子母親選購保障時,不要忘了考慮自己的保障需求。若男方的收入較高,從道理上說,還是應該先為自己安排好最急需的一些保障。記住,必須首先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做好保障。一旦家庭支柱發生不測,就很難再有能力為家人的保單繼續支付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