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老北京人一提起什剎海,總有說不完的故事。那里相對完整地保留著老北京舊時的民風和歷史。
近些年,人們發現,在什剎海一條條胡同的深處,悄悄駐扎了許多餐廳,它們雖不顯山露水,制作的味道卻美妙驚艷,如同北京胡同里隱藏著的那許多秘密,其中就有很多有好吃的地方,不妨靜靜尋覓,讓它成為自己專屬的美食私享圣地。有的隱藏得很深,不是經常串胡同的,還真不好找。有的甚至連個招牌都沒有,只有門牌號,神神秘秘諱莫如深的,當然這里不是京城老百姓經常去的地方。撇開那些“錢少莫入”的所謂私家菜館不談,我們單挑一些物美價廉、特色十足、人氣超旺的說一說,擺一擺。您如有興趣,何不親自去走一走,親口品嘗,修一道自身的美食寶典?說不定,您在行走胡同的時候,又會驚喜地發現更多好吃卻不為人知的美食。
說到最具老北京特色的美食,滿大街都是,不必詳細介紹,反正都是地道的北京人喜歡吃的。特別是豆汁,有人三天不喝就會生病,當然,也有人喝了三天都會難受。不論豆汁還是焦圈,這些都是老北京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妙滋味。除卻這些,深藏在胡同深處的,還有那些你嘗一嘗就會愛上的味道。
菊兒人家:住在小菊兒胡同里的美食人家
南鑼鼓巷附近有一個小菊兒胡同,小胡同里有一個口碑不錯的“菊兒人家”。這是一家坐落在南鑼鼓巷的家庭餐館,老板是一對熱情好客的夫婦,他們最拿手的主食是“鹵肉飯”,當然,也是小店開業至今唯一經營的主食。沒有來過的朋友,有機會一定不能錯過,曾經到過的朋友,會常來這里坐坐,就像店主老板娘說的:“這里就是咱們大伙兒的家?!?/p>
店內地上有一塊是玻璃,玻璃下面放著老物件:盤子、壺、花瓶之類的,看著很有年代的滄桑感。一個普普通通的居民屋里,擺著兩張小桌,很簡單,很家常。有時候走到這兒,你會發現店里阿姨正在吃午飯,寧靜的氛圍本不想打擾,但是阿姨總會熱情地把到訪的客人讓到座位上,麻利地收拾好桌子,端上店內的特色小吃:冰淇淋雙皮奶、菊香茶。
小店的預訂也很有特色,由于老板偶爾會出門旅游,所以去時一定要提前電話預訂一下。和別的餐廳不同,在“菊兒人家”,預訂就意味著一份合同,不接到退訂通知,老板就會一直給你留著,誰來也不賣。所以一定要守約、誠信。
傳說中的一份鹵肉飯,吃完是可以加飯加鹵的,只要不浪費,店家是管飽的。鹵肉飯真是很好吃,還有鹵蛋,配上黃瓜丁和小菜吃,很解膩。點上一杯原味菊香奶、一個冰激凌雙皮奶,吃一口,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到這里來吃點甜點,喝杯奶茶,閑聊聊,細聽聽,體會一下老北京的韻味,是一份享受,也是一份休閑。到這里的中外朋友都有,多是為了一份寧靜、一份閑情。費用不高,環境還不錯。說“菊兒人家”在整個南鑼鼓巷里是劃算又有北京味兒的飯館,這話一點也不浮夸。
北門涮肉:老北京的地道涮羊肉
老北京涮羊肉,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采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膻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豐富,味道獨特。小料講究是其一大特色,小料都是秘制的,口味各有不同!店內環境優雅,古色古香,座椅整潔簡約,具有濃厚的中國古典文化氣息。這里經濟實惠,味道獨特,以細致周到的服務,為每一位顧客奉獻出純正的傳統火鍋。
地安門大街向南,看見帽兒胡同進去,迎面就可見“北門涮肉”?!氨遍T涮肉”和“南門涮肉”都是北京不錯的老字號涮羊肉餐館,比名氣大的“東來順”一點也不遜色。一方古樸、祥和的明清四合院靜靜佇立,而經過新主人的妙手回春,昔日的老北京民宅化身為一家涮肉館“北門涮肉”。
店里傳統韻味熱烈濃郁,鎮宅影壁、太公椅、長條凳、傳統的小掛飾,無處不在的老北京氣息給人一種親切與自然,讓人不經意間想起過節時一家人開心地圍在熱騰騰的火鍋旁,盡情歡笑的場景。
“北門涮肉”的銅鍋炭火一直延續老北京涮肉的傳統特色,在清湯鍋底中,僅加入蔥、姜、小棗、枸杞、香菇等,保證了羊肉的鮮嫩和原味的清香,再涮上鮮羊肉、鮮切?;煲约磅r切元寶肉等經典涮品,肉質格外鮮嫩。蘸上那香噴噴的秘制小料兒,鮮嫩的肉片裹著濃郁的香味,實乃極致享受,任由香味在唇齒間縈繞。
在這個冬季炭火香銅,涮一鍋熱騰騰的羊肉,實在是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