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邁蘭,陳 選,盧享君,張國山,劉 密,常小榮*(.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湖南 長沙 4008;.湖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 40007)
·針推經絡·
針灸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文獻分析
劉邁蘭1,陳 選2,盧享君2,張國山2,劉 密2,常小榮1*
(1.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7)
針灸;高脂血癥;臨床研究;文獻特征
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HLP)是指血漿中脂質的量和(或)質異常,主要表現為血中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18 mmol/L、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3.65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0.91 mmol/L的一種血脂代謝紊亂疾病。根據2010年全國性的監測調查[1]:我國成年人低HDL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患病率約為 44.8%和11.3%,并有持續上升趨勢。
西醫治療HLP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雖然療效肯定,但需長期服用,經濟負擔重,副作用較多(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周圍神經異常等),患者依從性差[2]。近年來,越來越多中醫藥防治HLP的研究報道,針灸療法更是防治HLP的研究熱點,因針灸調脂降脂效應,具有操作簡便、療效確切、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患者依從性高的優勢[3-4]。針灸治療HLP的臨床研究報道十分豐富,亦有較多這方面的研究綜述,但尚未見到關于針灸治療HLP臨床文獻全貌的分析研究。故本次研究擬收集主要中英文數據庫中針灸治療HLP的臨床文獻,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文獻特征(論文發表年份、發表期刊、作者單位、基金資助)進行統計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
計算機檢索1990-2013年主要中英文數據庫(包括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和PubMed數據庫)。
1.2 檢索方法
檢索詞(A)針灸(acupuncture、moxibustion)、針刺、艾灸;檢索詞(B)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檢索途徑:選擇檢索詞(A)和(B)。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針灸治療HLP的臨床文獻,針灸療法包括針刺(電針與手針等)、艾灸(溫和灸與隔物灸等)、激光針與穴位注射等;排除與主題不相關文獻、重復發表文獻、實驗研究文獻、綜述類文獻與翻譯外文的文獻。
1.4 文獻篩選流程
先閱讀檢索文獻的標題和摘要,去除與主題不相關和重復發表文獻;然后下載全文,納入針灸治療HLP的臨床文獻。文獻篩選由兩名獨立的研究者執行,不同意見之處由兩者商量或第三者協商而定。
1.5 數據的提取表格
按照研究者及論文發表年份、發表期刊、作者單位、基金資助等資料提取相關信息,將所納入文獻的信息采用一人錄入,另外一人校對的形式輸入制定好的Excel表格,最后進行整理分析。
按上述檢索方法,總共檢索到490篇文獻。通過閱讀題目及摘要,剔除與主題不相關156篇,重復發表42篇,動物實驗85篇,綜述類34篇;再通過全文閱讀,剔除綜述類35篇,最終納入針灸治療HLP臨床研究的文獻共138篇。
3.1 發表年份
針灸治療HLP臨床研究的138篇文獻的發表年份統計分析 (見表1):1990年至2000年發文量總計7篇 (5.07%),2001年至2010年發文量總計95篇 (68.84%),2011年至2013年共發表 36篇(26.09%)。以2005年至2013年的發文量計算,共發表109篇,約占總文獻量的78.99%,至2010年達到高峰。
3.2 發表期刊
針灸治療HLP的138篇文獻的發表期刊統計分析(見表1):(1)涉及59個期刊雜志,均為國內期刊,包括46個中醫藥類期刊(包括1個中藥專刊,5個針灸類專刊和40個中醫藥綜合期刊)與13個非中醫藥類期刊;21個國家級期刊、24個省級期刊(除學報)和14個大學或學院學報期刊。(2)中文發表130篇,英文發表8篇。學位論文15篇,期刊論文123篇。123篇期刊論文中,107篇發表于中醫藥類期刊(37篇發表于針灸專刊,69篇發表于中醫藥綜合期刊,1篇發表于中藥專刊),16篇發表于非中醫藥類期刊;48篇發表于國家級期刊,52篇發表于省級期刊(除學報)和23篇發表于大學或學院學報期刊。(3)發表論文數居于前3位的期刊依次為:中國針灸、針灸推拿醫學:英文版、針灸臨床雜志和上海針灸雜志。
3.3 作者
針灸治療HLP的138篇文獻作者的統計分析: (1)按照第一作者的發文數量統計,文獻發表量居首位的張麗5篇,其次是馬明云4篇,居于前5名的第一作者共發表18篇,占總文獻量的13.04%。(2)按照作者人數統計,62篇由1人完成(包括15篇學位論文),10篇由2人完成,41篇由3~5人完成,25篇由6~13人。可見,第一作者并不集中,可推測在針灸治療HLP的臨床研究領域尚未形成集中趨勢;也可能是基于統計的第一作者,而非通訊作者。作者人數的統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代研究多為團隊協作研究,完成一篇論文的核心人員一般3~5人。
3.4 第一作者單位
針灸治療HLP的138篇文獻的第一作者單位的統計分析(見表1):(1)共69家單位,醫院58家,大學7家,研究所4家。58家醫院中,標注為中醫醫院21家,大學或研究所附屬醫院11家,中西醫結合醫院3家,其余醫院23家。(2)138篇文獻中,醫院完成85篇(61.59%),大學完成44篇(31.88%),研究所完成9篇(6.53%)。醫院完成的85篇之中,中醫院完成28篇,大學附屬醫院完成21篇,中西醫結合醫院完成3篇,其余醫院23篇,以上醫院合作完成10篇。(3)發文量居于前3位的第一作者單位依次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沈陽市中醫院。
3.5 基金資助
針灸治療HLP的138篇文獻基金資助的統計分析:(1)共有31篇研究文獻標注基金資助,占文獻總數的22.46%。(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資助13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資助10篇,省級中醫藥管理局3篇,市級科技局資助3篇,校級/院級項目資助2篇,省級科技廳/教育廳資助2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篇。(3)中醫藥專項基金資助28篇,占基金資助研究文獻的90.32%。
3.6 基金資助與發表年份、發文期刊以及第一作者機構
對各級、各類基金資助的臨床研究報道文獻,按照發表期刊、發表年份、第一作者單位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1)國家級項目資助的13篇研究,均發表于近3年,與近3年該領域研究報道的穩步增長密切相關;發表期刊有9種,主要為中醫類的核心期刊雜志和針灸類專刊;完成單位集中,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和湖南中醫藥大學。(2)部省級項目資助的13篇研究,均發表于2000-2009年,與2000年后該領域研究報道的逐漸增長有關,尤其反應了2005年后研究報道的顯著增長;發表期刊有8種,主要為中醫類的核心期刊雜志和針灸類專刊;完成單位不同于國家級項目的集中,共有6家。(3)市級、校級與院級資助的5篇研究,發表于兩個時間段,2000和2002年,2012和2013年;發表期刊有4種,主要為中醫類的核心期刊雜志;完成單位比較分散,共有4家。

表1 針灸治療HLP臨床文獻的發表年份、發表期刊、第一作者單位的統計一覽表(篇)
從上述文獻特征分析可知:(1)從發表論文數量而言,在20世紀90年代文獻總體偏少,進入21世紀以來文獻逐漸增多,尤其是近十年呈現顯著增多的趨勢,表明近十年針灸對HLP的臨床研究和臨床報道增加。(2)從論文發表的期刊而言,以發表在國內中文期刊為主,且局限于中醫、針灸類期刊,建議以后多投向國際性的心血管相關雜志,以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3)從研究完成的機構而言,針灸治療HLP臨床研究的完成單位較多,級別類型多樣,反映了針灸防治HLP的參與范圍廣泛;文獻發表量以大學、研究所及其附屬醫院為主力,是該領域研究的中堅力量。(4)從基金資助而言,僅小部分研究獲得基金資助,表明針灸治療HLP的臨床研究在中醫藥領域內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5)從基金資助與發表年份、發文期刊以及第一作者機構的關系而言,各級各類項目對針灸治療HLP臨床研究這一領域的資助,增加并影響了該領域的研究報道文獻量,促進了研究報道的穩步增長;研究報道主要登載于核心期刊雜志,提高了論文質量;研究承擔單位較為集中,主要為大學、研究所及附屬醫院。
綜上,針灸治療HLP的臨床文獻報道呈現數量漸增、質量漸佳的總體趨勢,論文的數量和質量與基金資助密切相關。

表2 基金資助臨床文獻與發表年份、發表期刊、第一作者單位的統計一覽表
[1]王麗敏,李鎰沖,畢宇芳,等.2010年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流行特點[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2,46(5):414-418.
[2]Arrow WS.Management of hyperlipidemia with statins in the older patient[J].Clin Interv Aging,2006,1(4):433-438.
[3]李 芳,農 艷.針灸治療高脂血癥的研究概述[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22,(4):87-91.
[4]馬占強.針灸治療高脂血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薈萃分析[J].河南中醫,2012,32(10):1 398-1 401.
(本文編輯 匡靜之)
Clin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on Acupuncture for Hyperlipidemia
LIU Mailan1,CHEN Xuan2,LU Xiangjun2,ZHANG Guoshan2,Liu Mi2,CHANG Xiaorong1*
(1.College of Acumox and Tuina,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Hunan 410007,China)
acupuncture;hyperlipidemia;clinical research;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R246;R589.2
B
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4.12.015.051.04
2014-08-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資助項目(81173326);中醫藥管理局推廣項目:隔藥餅灸治療高脂血癥臨床優化方案及評價推廣研究;長沙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K1005020-31);博士科研基金項目(9982-1001-014);大學生創新項目(1021-0001-017-065)。
劉邁蘭,女,講師,研究方向:針灸臨床效應評價與機理研究。
*常小榮,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E-mail:xrchang19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