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忠
『不近人情』飽含親情大愛
☉崔桂忠

習仲勛同志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在工作上他實事求是、作風嚴謹、清正廉明,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位家訓嚴格的家長。他教育孩子從小節儉,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穿用。他不允許子女搞任何特權,要求他們“夾著尾巴做人”。受父母耳濡目染影響,習近平同志秉承家風,對家人要求也非常嚴格。他擔任領導干部后,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否則別怪我六親不認”。這種“不近人情”的家風值得每一位領導干部學習。
唐代詩人羅隱有句名言:“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關愛家庭、疼愛子女屬人之常情,領導干部亦不例外。但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弄懂什么是真正的親情,搞清什么是真正的關心。愛不能是寵愛、溺愛,不能是只滿足物質條件的庸俗的愛,更不能是建立在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基礎上的、無原則的自私之愛。縱觀近年來領導干部被查案件,不少與家庭、子女有關,發人深思、令人警醒。領導干部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尤其是手中掌握著人民所賦予的權力,在處理親情問題上覺悟應當更高一些。“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毛澤東同志曾提出的這些原則,為領導干部的親情觀作出了最好的規范。
無數事實證明,親情因素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有政治責任感、家庭責任感的領導干部,就應該從嚴治家,對家人嚴格要求,“不近人情”。周恩來同志家中有十條家規,其中有不準請客送禮、不準動用公家汽車、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曾經把打著自己旗號找工作但又不安心工作的親表妹開除;病重期間,對侄女周秉健前來探望“毫不留情”地制止了,要她“不要來了,堅守崗位”。吳官正同志對家庭成員婚喪嫁娶要求十分嚴格,兒子結婚時,他在信中叮囑:“嚴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收受任何人的禮,二不請客。”在父親去世時,他在信中強調:“萬望你們及父親的其他親人們務必堅決做到:喪事一切從簡,決不能大操大辦,決不要收受任何人的錢財,決不可勞煩當地政府。”這些近乎苛刻的做法看似“不近人情”,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領導干部的這種“不近人情”正是對親人的愛護,是黨性原則光輝的閃耀,是對人民群眾的熱愛,是至純至真的大愛。
家風正,民風淳,政風清,黨風端。對領導干部來說,家事不是小事,家風問題不是單純的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一種具體表現,直接關系著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影響著黨風、政風、民風的好壞。因為在普通百姓看來,領導干部和其家人的所作所為必然是與其行使公共權力分不開的。“當你屬于總統的家屬時,你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總統聯系在一起。”美國前總統約翰遜之女的切身感受,可謂一言中的。
“一室之不治,何以治天下?”從嚴治家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用來為人民群眾謀取利益,絕不能去干那種為了“家財”而以權謀私的事。一方面,領導干部本身要做出表率,用自己的清正廉潔、浩然正氣感染家人。自己的手腳不干凈,老婆孩子也會跟著來;自己的要求嚴格了,老婆孩子也會謹慎行事。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對自己的配偶子女要經常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他們謙虛謹慎,不追求特殊待遇,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職權和影響胡作非為;要細心觀察,通過對配偶子女的思想和感情交流,了解和掌握他們的言行,發現問題及時批評、幫助,并加以糾正和制止;要對他們約法三章,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凈之地不去。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兒孝家平安。良好的家風,不但能保持領導干部家庭聲譽,而且能為家庭贏得幸福快樂。親情的表達要合法合規合紀,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規、情不可越紀、情不可越德。這個道理,身為領導干部須臾不可忘記。
【作者系中共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