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 南陽二機集團 馮草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關系一個國家的未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管理方式的不斷改進,裝備制造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所以,國家和裝備制造企業必須重視創新人才孵化,提高創新人才的孵化能力。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迄今為止尚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指的是掌握裝備制造企業復雜職業勞動的技能,具有職業技術特長的勞動者。我國的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是按照國家職業標準,經職業技能鑒定合格,取得中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本文所定義的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指的是經過專門培養和訓練,掌握了現代高水平的應用技術、技能和理論知識,并具有創造性能力和獨立解決關鍵性問題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1]。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現在:(1)可貴的創新品質;(2)堅韌的創新意志;(3)敏銳的創新觀察和超前的創新思維;(4)豐富的創新知識和科學的創新實踐;(5)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是指通過構建孵化平臺或設立專門組織機構,對企業內部人才從知識水平、技術技能方面進行系統的培養,并最終將創新人才輸出到企業各個崗位,實現創新人才的成長和人力資本增值的過程[2]。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是指企業管理層通過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智力和物質資源進行整合,對具有創新性才能的員工進行發掘、引進、培養、激勵,并使創新人才取得創新性成果的水平或能力。
2.1.1 政府政策與制度因素
鑒于裝備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各國都把裝備制造業作為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性行業[3]。因此,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活動包括創新人才孵化必然會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影響,比如教育與人力資本投資政策、科技政策、稅收與金融政策和法律政策等。所以,政府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政府需要進行各種形式的直接人力資本投資,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微觀層面的投資主體創新人才孵化創造寬松的政策與制度環境,引導其進行有效的人才孵化。
2.1.2 技術因素
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活動是在一定技術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其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技術因素的影響。由于我國裝備制造企業起步比較晚,創新能力與國外有很大差距。所以,裝備制造企業要彌補被與國外的技術差距,必須從外部引進技術,走消化吸收的道路。通過引進技術,可以帶動企業內部創新人才的技術學習,進而提高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4]。
2.1.3 市場因素
裝備制造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與科研機構不同,其創新活動不能只單純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僅僅以技術發展為導向,也要關注生產的裝備能否滿足市場需求,適應市場競爭,即要以市場為導向[5]。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是一個包括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到市場營銷的過程,創新是否成功要經過市場的檢驗。所以,市場因素包括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對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產生重要影響。
影響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的自身因素可以分為戰略因素、機制因素兩個方面。
2.2.1 戰略因素
戰略因素主要解決企業在創新人才孵化方面的思想、風格和方向。具體包括企業的創新意識、企業文化、企業家精神、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者素質。
2.2.2 機制因素
機制因素是指企業創新人才孵化中涉及的各環節、各方面等具體內容,包括創新人才孵化投入、創新人才孵化轉換平臺以及創新人才的產出等[6]。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包括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投入,投入的數量、質量等;創新人才孵化轉換平臺是創新人才孵化投入與孵化產出的連接紐帶,是創新人才孵化的重要環節;創新人才的孵化產出是指企業在投入各種創新資源后,最終能夠產出的各類創新成果及對創新人才的激勵、考核等。
上述影響因素也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孵化環境因素、孵化條件因素、孵化過程因素和孵化結果因素。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即建立的指標體系要符合科學孵化創新人才的要求。(2)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即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反映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各個方面。(3)動態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即建立的指標體系要反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動態過程[7]。
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的指導下,結合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影響因素,建立的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

圖1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管理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3.2.1 創新人才孵化環境指標
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的孵化環境,主要從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發展戰略以及創新意識三個方面來考量。行業發展前景不僅關系到企業高層和員工對企業發展的信心,更關系到企業孵化什么樣的人才來適應于今后的發展;企業發展戰略尤其是創新戰略直接關系到企業高層的創新意識,關系到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投入;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于營造學習、再深造的企業氛圍,影響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8]。
3.2.2 創新人才孵化條件指標
創新人才孵化條件指標包括企業制度建設、層級關系、人才管理制度建設、個人自身發展潛力四個評價指標。就創新人才孵化而言,企業制度建設不僅關系到創新人才孵化過程與措施,更關系到創新人才管理、創新人才孵化管理;層級關系主要涉及創新人才孵化效率、創新人才孵化管理效率;人才管理制度建設關系到創新人才孵化規劃、創新人才甄選標準和創新人才孵化程序,也關系到持續穩定的創新人才供給能力;個人自身發展潛力可以從創新人才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興趣愛好來考察。
3.2.3 創新人才孵化過程指標
創新人才孵化過程包括創新人才培訓廣度和深度、培訓內容的設置、人才激勵、考核機制、創新人才孵化經費投入這五個方面。創新人才培訓廣度是指企業員工的參與度,培訓深度是指企業對創新人才的培訓方式、培訓手段。它直接關系到創新人才創新意識的激發,關系到創新人才孵化的效率和水平;培訓內容因為培訓目的不同而有所側重。所以,創新人才孵化時,要充分考慮培訓內容與目的的匹配性。公司文化、規章制度、崗位技能、管理能力等培訓內容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員工、不同水平的員工進行安排;創新人才激勵主要考慮激勵的公正性、科學性、有效性,以及激勵方式的多樣化;考核機制主要對創新人才的態度、業績、能力等進行考核,它直接關系到創新人才職位升遷、崗位調動,也關系到企業的誠信;創新人才孵化經費投入直接體現在創新人才孵化的財力投入方面。創新人才孵化經費投入比例越大,則表明企業對創新人才孵化越重視。
3.2.4 創新人才孵化結果指標
創新人才孵化結果可以從創新人才孵化機制、創新人才的流動、創新人才孵化科研效果三個方面建立評價指標。創新人才孵化機制包括創新人才孵化及孵化管理體制、系統化的制度化,它是提高創新人才孵化能力的制度保障;創新人才流動主要反映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的穩定和流失狀況;創新人才孵化科研效果主要表現為創新人才的科研論文發表數量、獲得的發明專利數、新產品開發成功率、新產品產值率等,它不僅反映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的效果,也反映一定時期企業技術創新水平。
總之,面對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市場競爭,裝備制造企業必須做好創新人才孵化工作。而裝備制造企業創新人才孵化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為裝備制造企業做好創新人才孵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作為知識、技術和資本密集的裝備制造企業,也必須為創新人才孵化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機制條件,不斷優化創新人才孵化過程。
[1]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研究報告[R].北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出版,2002.
[2]王子龍.中國裝備制造業系統演化與評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
[3]于忠海.裝備制造業共性技術平臺的運行機制與績效研究[D].燕山大學,2011.
[4]李曉彥.我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
[5]陸軍.裝備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動態管理[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
[6]蘆琦.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機制的個案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2011(12).
[7]劉寶存.創新人才理念的國際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3(5).
[8]曹洪珍,王穎.裝備制造業人才薪酬系統的構建與評價[J].商業經濟,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