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國
摘 要:針對職高體育教材特點和職高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我對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研讀與學習。新的體育課教什么,怎樣教,兩個避不開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嘗試選修教學方法,選擇新穎實用的教學內容,建立新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學習評價形式,對體育課教學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希望能對同類學校同類課程教學帶來一些實際幫助。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職高;體育選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16-02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依據高中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的特點,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十分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重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體育學習和增進健康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在教學方式方面,力求改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改變過于強調講解、示范的教學形式,創設有利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踐的良好教學氛圍。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更新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促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全面發展體能和提高所學運動技能水平,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基礎。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摸索出最能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下面就體育選修課談談如何適應新課程開展有效體育教學。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體現課程的時代性。課程內容重視改造傳統項目,引入新興項目,精選適應時代要求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作為學習內容。為了滿足學生在體育與健康方面不同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新課程標準將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劃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內容是對全體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的共同要求。在九年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礎上,新課程標準設置了兩級學習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個系列(田徑類項目、球類項目、體操類項目、水上或冰雪類項目、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新興運動類六個運動技能和一個健康教育專題)。高中學生在水平五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愛好在學校確定的范圍內選擇運動項目作為學習內容,減少運動技能學習項目內容,以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水平六是為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置的發展性學習目標。
1、選擇教學內容把握“度”
新課程標準下健康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再像以前教學大綱那樣有統一規定,因而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是靈活多樣,內容新穎,有創造性,與音樂美術的學科互相滲透。體育課與音樂課相結合,既能放松身心,激發興趣,又能強化體能訓練,讓學生體驗成功樂趣。以情境設置教學為模式的教學內容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就不太適宜,而主題教學、分組討論、學生自主參與、興趣小組等模式的教學內容則更適合應用于高中課堂。不管選擇哪一個項目的教學內容,原則上必須求穩、求實,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制定選課計劃,合理安排教學進程
選修課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課時計劃要以高中學生專項運動能力的培養為主要內容。這一教學任務必須始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完成,僅靠幾節課或是若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創新是辦不到的。我們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往往是傳授知識與技術過多,培養能力的內容甚少,必須強調將培養發展高中學生專項運動能力的內容寫進選修課教學大綱,使教師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時有“法”可依,按照合理比例安排,根據個體差異,采取行之有效教學手段,有計劃培養提高專項運動能力。
高中體育選修課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實行多項目、多教材循環特性,體育課指定選修在規定體育課中,按照一定課時比例,學生在規定體育項目中,選擇一至二項參加學習。根據普遍喜愛和學校教學條件,設置若干個選修課目供學生選擇學習,如: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體育舞蹈、健美體操等。選修課能更好開掘和激發高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使體育運動素質和體育文化素質得到切實培養。
教師按自己專長任課。教師先制定教學目標,校園網發出公告,學生根據自已興趣、愛好網上報名。各項目的學生報名人數根據學校場地、器材條件進行合理分配。在制定教學計劃,一般采用單元計劃,在教學班組織形式方面也有很大變化,要打亂幾個平行班級的界限,按學生所選擇的體育項目重新編班。編班要求幾個平行班安排在同一課時授課。減少學習項目和增加選修機會,對適應學生個性和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起重大作用。
二、改變舊學習方式,實施新教學方式
體育老師在課堂實踐中,要領會體育課程標準理念,激發學習興趣與熱情。將分組教學的新模式應用于體育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與鍛煉意識,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心理素質,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
1、豐富職高生專項體育理論,培養問題分析、思考、解決能力
知識與能力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條件,能力本身包含靈活創造運用知識,沒有基礎知識無從談起創造性運用。專項理論知識講授應當采用理論課教學與實踐課相結合的原則,理論課能使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專項理論知識。實踐課教學中,教師在專項運動實踐中,有的放矢講解和運用理論知識。
針對職高生特點,我想到豐富體育理論知識來提高學習興趣,逐漸培養他們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學生理論知識提高可以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術。動作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積累豐富了,興趣產生了,他們便不甘心停留在已有的知識水平上,他們便會更多的去思考,去分析。endprint
在籃球教學中,我加強了籃球理論知識傳授,教學生如何觀看比賽,欣賞比賽。學習籃球發展史、籃球裁判知識,學生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學生說:“我非常喜歡看籃球比賽,但是就知道哪邊得分,哪邊勝,哪邊負,解說員講解進攻戰術,防守戰術聽懂,卻看不懂。體育課上老師教如何去欣賞籃球比賽,了解傳切、掩護、聯防、緊逼防守。看籃球內行多了!坐電視機前也可以指手劃腳了,有時候還和同學一起去試試呢。”
體育理論知識學習最終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分組教學新模式
(1)按興趣自選項目分組
以前上球類課,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個不能少,必須學習,否則不給成績,學生被動接受。新課程標準要求積極發揮學生主動能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我根據這一精神,球類教學時,讓學生選擇喜歡球類學習,教師在各組分別講解、示范,學生練習主動性自然加強。由于學生選擇的都是自己強項,學習熱情自然提高,教起來非常順手。學生在掌握技術動作后,非常渴望進行比賽,以此來檢驗自己學習效果。
在排球教學中,一般女學生都會選擇這一項目,我根據學生的基礎,提出將學生分成精英組、基礎組、初學組。精英組隊員按教師給他們練習的目標和內容,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進行學習。基礎組隊員按教師給他們的指定的練習內容,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進行學習。初學組隊員由教師進行示范,糾正錯誤動作,學習排球基本技術。經過幾次課時學習,對排球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與提高,見到排球就躲的女生,在學習后,躍躍欲試的要參加比賽了。
(2)按比賽內容分組
通過體育課學習,學生掌握了動作技術。檢驗動作技術是否掌握,最好辦法是比賽。通過比賽可以了解自己,評價自己技術運用是否正確。
學生分組比賽時,一般遵循力量均等原則,也可采用弱組向強組挑戰方式進分組。不同的分組方式,比賽中學生獲得收獲也不同,享受快樂也不同,最終對體育課學習的熱情會逐步提高。
三、選修教學中體驗運動的喜悅
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與喜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具體分析有一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成功。教師幫助觸發學生為主,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基本學習習慣、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成功心理逐步形成。
第二階段,學生嘗試成功。教師幫助在減少,學生嘗試成功力度加大,推動主動參與活動,教師創造條件和情景,以問題形式激發主動參與活動。在嘗試過程中,學生獲得較高層次成功,成功的能力和心理得到高層次的發展,逐步產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勵。
第三階段,學生自己爭取成功。學生自我開發為主,需要教師繼續給予幫助指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教師幫助學生產生自我激勵機制。學生自己爭取成功,分階段循環,促使形成積極穩定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
以上三個階段的體育學習,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以自主參與成功體驗教學為主線,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發揮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熱愛體育課,形成良好體育氛圍。
四、多種學習評價形式
教學評價是課程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多一把衡量尺子,會多出一批好學生。評價不是排隊,而是促進發展,創造育人環境。
1、全面綜合評價方式
新課程改變體育教師對學習結果進行考核評價的方法,而是多方面、多側面、多層次評價,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績進步、組織合作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中,強調師生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認同,被評價者(學生)可以解釋、反思,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一方面評價依據《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規定項目確定考核內容,成績占50%。另一方面,剩余50%由教學班根據項目特點,學習態度、表現和技能掌握為重點,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結合的方式確定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考核標準重視體育教學綜合效益,設立完整補修制度,安排教師,保證補修課時,完成補修任務。
2、重視過程評價方式
學期開學前,教師對學生能力進行測試,了解每一位學生基礎成績,建立健康成長檔案。經過一學期體育學習,期末再進行一次全面測試,看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采取小卡片設計形式,把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三者結合作為總體評價等級依據,并且計入學期體育課總評成績。
以上幾點是個人職高體育課教學的一點體會和嘗試,今后,我會進一步抓住教改這一契機,鉆研教材、教法,針對學生特點,探索出更多適合體育選修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趙剛 高中體育“分項教學”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 寧夏教育科研 103期
[2] 繆勝楊 在高中階段實行“體育課分項教學模式”的研究
[3] 金鑫 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4] 吳健 試論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藝術
[5] 張立新 中學生課堂學法的研究
[6] 王志宏 談談在新課程標準中分組教學的新模式
[7] 袁愛玉 高中體育可以嘗試分項教學
[8]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