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星
摘 要:儀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為了保持社會正常秩序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關鍵詞:教育;禮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59-01
禮儀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為了保持社會正常秩序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禮儀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李L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封建社會,禮貫穿于上至社會法典,下至家庭生活的社會各個領域。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如今,禮儀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再是純粹的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了,那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禮儀已不復存在。不過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禮儀仍然滲透在社會的各個環節、各個角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每個人的言談舉止都體現出他的行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禮儀。講得輕一點,人們之間在相互交往中,特別是在與外國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禮儀,會被人家恥笑。講得重一點,不同民族之間,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風俗習慣或禮儀),有可能會挑起民族仇恨和爭斗。
社會在進步,然而一些人的禮儀觀念卻在逐步淡化。去年“十一”黃金旅游周期間,不少游客的種種不文明的行為舉止讓全體中國人為此而蒙羞,以致新加坡等境外旅游國在許多游覽勝地均用醒目的中文寫上“請勿隨地吐痰”等等標語。黃金周結束后,舉國上下大談禮儀教育,其實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禮儀教育應該從孩童、從學生抓起。
一、禮儀教育是旅游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是入學!”旅游業禮儀教育既要從旅游從業人員的外部人手,強化職業道德意識,尤其是服務意識的培養,又要結合實踐,強調旅游從業人員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尤其是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最基層的旅游服務工作,為游客提供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服務。如果他們在進入旅游行業之前沒有接受一定的基礎禮儀教育,則可能在待人接物時出現禮儀不規范現象,那么必然會引起游客的投訴,旅游職業道德建設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從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等各個細節的培養到學會尊重他人都是必要的。禮儀是建立良好社會關系的基石,禮儀教育更是旅游職業道德建設的起點和催化劑。
二、禮儀教育是改善我國旅游業現狀的重要舉措
旅游業是我國年輕的、新興的一個具有服務性質的綜合性產業。旅游從業人員的禮儀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旅游業的整體水平和旅游業的的前景。我們也知道,旅游業的競爭已經從硬環境層面轉變到軟環境層面。同樣是“五星級”的飯店,設備、設施等外部環境都很相似,但客源狀況卻大相徑庭,究其根本原因是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客我關系的處理、禮節禮貌等方面的禮儀修養有所不同,這種旅游業的“無聲招牌”,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差別,它都會產生巨大的效應。目前我國旅游業與國際旅游業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加強禮儀教育仍是改善我國旅游業狀況,促進我國旅游業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禮儀教育是培養個人風度與氣質的重要手段
孔夫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一個人的風度和氣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風度是一個人精神、氣質、舉止、行為以及姿態的外在表現,是以內在素質為基礎的長期生活習慣、性格、品質、文化、道德和修養的流露,它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衣帽服飾、作風態度等形式表露;而氣質則是人們所講的某個人所具有的魅力,一個人的氣質美,才是美的全部表現。我們可以通過對旅游業的學生強化禮儀教育,達到風度和氣質的完美結合,從而成就一番事業。
由此可見,禮儀教育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關系到其工作成敗的關鍵。那么作為從事旅游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來說,怎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一大批合格的旅游人才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古今中外許多歷史故事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因此教育者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要擺脫那種枯燥無味的說教,運用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其次,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入境游和出境游的比例也在不斷加大。旅游從業人員會碰到各種類型的游客,有些甚至會蠻橫無禮。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教育學生樹立自尊心,懂得自我尊重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再次,要以身體力行為行動準則。接受再多的禮儀教育,談到禮儀口若懸河,但是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的不是文明有禮的形象,那么就永遠不可能養成文明禮儀。因此我們應該在旅游專業學生中廣泛地開展禮儀教育,要從平時的點滴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著力塑造創新、誠信、包容、文明的良好形象,逐步改變長期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形成良好的習慣,“禮讓三先”,讓中華民族真正成為文明禮儀之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