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紅
摘 要:歷史地圖冊是歷史知識的載體,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善于利用歷史地圖冊輔助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能力的培養;合理利用歷史地圖冊可達到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歷史地圖冊;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25-01
歷史地圖不僅具有知識的傳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養的功效,承擔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綜合分析等各方面能力的任務。歷史地圖是一個非常好的直觀教具,在歷史課堂上老師如能巧妙、恰當地使用歷史圖畫教學,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學生興趣,激以求知
興趣不但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自覺學習的強大內驅力。歷史學科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利用歷史圖片的教學功能,往往能使學生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的主動探求狀態。我首先從新課導入入手,改變以前的“復習提問——導入新課——教授新課——本課小結——布置作業”相對固定的教學流程,開始大量閱讀和瀏覽,在書中、在網上尋找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漫畫,適時適量地引到課堂教學中。如新課程“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課,為了突出八國聯軍侵華的險惡用心,課堂中選用了漫畫和圖片,首先對圖片進行了詳細而個性的解說,經過上述的漫畫導入與“圖說歷史”,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學生認真觀察漫畫,紛紛開口表達自己對漫畫的理解。我因勢利導,適時點撥,將漫畫所含信息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促進課堂互動氛圍的形成與新知識、新問題的生成,深化學生的歷史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突破重點難點,化繁為簡
課文中比較復雜的,不易理解的內容涉及到空間概念的重點、難點內容。要求學生利用相關材料來進行學習,這些內容,離開歷史地圖,僅僅口述,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往往重點難以突出,難點不易講清,而運用地圖配合教學,則大有裨益。《秦代中央集權制的形成》一課,地圖冊呈現了《秦始皇》(想象復原圖)、《秦長城》(復原圖)等圖片,學生閱后即覺得“秦始皇”、“萬里長城”(秦)這些形象和概念立時豐滿、生動起來。又如,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教材的一個難點,先展示《俄國侵吞我國北方領土示意圖》,說明沙俄共侵占中國東北及西北144萬多平方千米,引導學生明白“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失去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再展示《第二次戰爭形勢示意圖》,說明戰爭中中國被迫增開11處為通商口岸,使學生理解“外國侵略勢力不僅擴張到沿海各省,而且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樣能自然地引導學生得出第二次戰爭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的結論。
三、深化學生認識,提高能力
有些歷史圖片其歷史價值不僅僅在于其內容,更在于其隱含的內在價值。如果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將其挖掘出來,學生的分析能力將由此得到提高。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本單元要求學生識記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和特點: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和90年代初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對于學生來說識記這么多相近的概念,并且將這么多地名一一對號入座確實有困難,可引導學生讀《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示意圖》一圖,并將該圖形象地比喻為“滿弓之箭”,其中五個經濟特區和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構成了一張緊張的弓,而上海浦東的開發就是滿弓之箭,隱喻中國對外開放在90年代以來向更快、更穩更有利的方向發展。這樣,配合示意圖和課文正文的介紹學生不但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和特點一目了然,也可以通過這個例子啟發學生,在以后學習過程中自覺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
人們在感知事物時,在頭腦中留下的識記痕跡,是人們積累知識的主要過程,是人類進行智慧活動的前提,是中學學習歷史不可缺少的環節。由于歷史圖表的形象性和條理性,可形成對人腦的強度刺激,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深學生的印象,深化學生的記憶方面都會起很大的作用。
五、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
有人以為審美創造能力十分神秘,培養更是不易。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所能達到的程度在不斷地創造著美。只是具體條件不一,每個人的審美創造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有的教師講課幽默詼諧,有的學生復述問題語言流暢這真是師生審美創造能力的體現。在培養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為人師表很重要。教學時應注意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整齊美觀的板書設計,清晰鮮明的教具展示,因為這些都含有審美教育的因素。對學生則嚴格要求,積極引導:答題要有創見,作業要整潔美觀。以歷史知識表格的設計為例,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初一學生宜“扶著走”,由老師規定表格的內容(如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和形式;初二學生可先“牽著走”,先規定內容或形式,然后“放手走”,只提醒學生不要漏重點、少內容,至于表格形式的縱與橫、長與方可讓學生自行設計,教師萬萬不可強求一律,限制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發揮。
總之,通過對歷史插圖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運用有利于鍛煉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有利于教學方法的轉變,有利于教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的習慣,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與審美意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