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華
摘 要:本文根據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過選用體育教材,改變組織教法,發揮學生之間的作用等幾個方面,對怎樣提高高中生體育興趣、積極性所進行的探索。
關鍵詞:體育興趣 組織教法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41-01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已進入青春期,其身體形態、機體的代謝功能都已日見完善,他們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能較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斷地向成熟發展。
一、合理安排體育教材,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關鍵
為了合理地安排體育教材、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我在高一女生中作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為籃球、排球,最不喜歡的運動項目有:100米,800米。從調查結果來看,高中學生喜歡運動量不大,易于練習的運動項目,而對于諸如800米這樣運動強度大的項目則有明顯的排斥心理,調查中還顯示由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某些項目的學習周期太長,不集中練習,學生容易生疏、忘卻。
綜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調查情況,我在高一年級女生體育教學中選用了藍球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
但是在教學中并不是僅僅練習藍球,而是在教學中還利用藍球進行投擲、短跑、跳躍和耐久跑的練習。一年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用學生的話說“感到身體的柔韌性,力量等方面都有所發展。特別是力量方面,令同學們刮目相看。
二、組織教法得當是提高學生興趣的基礎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一節課如果教法組織的好,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會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鉛球等一些枯燥的教學課。反之如果教法組織不當,即使是游戲等一些學生愛玩的運動,學生練習起來也如同嚼蠟。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注意創設寬松環境,營造良好氛圍。精心設計,布置一個寬松的練習環境和良好的鍛煉氛圍,能夠誘發學生對學習極大的興趣,引導學生較快地進入角色。
其次,注意循序漸進,有淺入深。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要求。通過調查反映,雖然高中學生在初中有的已經學過藍球,但是他們并沒有藍球基礎。因此,我在給高一學生教藍球過程中,以打基礎為主。
第三,注意考試的運用。現在一提起考試,我們就會想到應試教育,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還提倡應用考試,好象有點不合時宜。其實,巧妙地運用考試,也會對技術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四,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教學中不要把學生限制住,而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如固定的隊形、同一個教材等,固定的隊形不利于同學之間的自由組合,同一個教材不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學習興趣的下降。
三、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融洽是提高學習興趣的保證
教師應善于調控學生的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這對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有良好情緒的人容易讓人接近,也有利于傾心交談,教師只有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多關心學生,以情感人,傾注“母親”般的愛去關懷他們,真誠相待,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賴教師。 因此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多用激勵的語言
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從不會到會,在這其間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會出現反復。有進步,也會有波動;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誘。當學生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細致地加以引導、啟發,幫助解決;當學生成功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肯定,失敗時要及時幫助找原因,并給予積極的鼓勵。使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切忌居高臨下,以威壓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這樣會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傷害,對教師的教學沒有好處。特別是高中女生,她們感情細膩豐富,又羞澀,對男教師即渴望又有較高的要求。
四、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學習興趣的因素之一
在教學中發現,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交流,相互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首先,在練習中我提倡技術好的同學多和技術差的同學練習。因為在練習中動作差的同學,能夠邊練習邊觀察好的同學動作,還可以向對方請教,且使練習密度加大,可以打好幾個來回,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動作好的同學在練習中體會到做老師的感覺,要想教別人,自己技術必須要提高,在練習時對方給的球或左或右、或高或低,而自己回球要到位,這樣給自己也加大了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刺激她們積極性和興趣的提高。
其次,注意發展學生的示范作用。在教學中多運用學生示范,在練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優點,教師就是要去發現她們的優點和長處,給她們有展現自己的機會,一方面學生可以體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縮短了教與學的距離,學生覺得她們能行自己當然也能行,減少了心理壓力,提高了學習興趣。
人的興趣不是與生就有,它是需要一定的基礎上,在學習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只有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愛好,使學生在情感上喜歡而使體育學習成為一種高尚的享受。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校體育99(1.4)
[2] 吳 鍵 試論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藝術
[3] 周登嵩 學生厭學與體育教學改革
[4] 蔡建波 對體育課興趣培養的認識與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