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留欣 李素平
摘 要:中等專業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向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是為培養企業實際需要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更需要不斷開展課程改革以適應社會需要。本文筆者就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方法以及改革中的問題、建議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105-01
現代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具有學歷教育和技能培養的雙重性。充分調查勞動力市場需求,明確各種計算機人才的恰當比例和發展規模,培養結構合理的計算機人才。制定科學化培養目標和專業化課程體系,使用適用性教材和案例,聘用有實際經驗的教師和配備完善的教學實驗訓練環境,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型訓練及國際化標準訓練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中等專業學校教學中,要以勞動力就業市場為導向,以培養企業崗位實際需求的人才為宗旨,堅持以發展和創新為原則,全面推進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
一、運用案例教學法和現場教學法推動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增強教學過程直觀性和形象性。例如:我們在講授Photoshop、Flash等應用軟件時不妨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先講述界面、菜單、工具、屬性再講授案例;而是開門見山,先講解典型案例,讓學生從直觀上感覺到學習該軟件可以帶來的成就感。同時我們在講解典型案例的制作時,應本著以下原則:首先選擇案例的意境效果很重要,比如通常選擇的動畫效果對中職學生心靈有感觸的經典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和熱情;其次案例應該簡單易學、通俗易懂,即讓學生聽過講課看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便能自己完成案例的制作,樹立學生學好課程的信心;再次選擇案例應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即選擇的案例的制作過程要能為課程的進一步展開作鋪墊,做到有一定的教學誘導性,實用性以所選案例最好能做到學以致用,能解決實際問題;最后所選案例如能做到內容豐富、思想獨特,將德育和中職素質教育內容貫穿其中,這樣不僅傳授了學生知識,又教會了他們怎么做人。其不是更加美哉!又如現場教學法,我們在講解PC機的組裝時,可以將學生帶到組裝實驗室,先由教師講解計算機組成的各大部件及其功能,再講解組件的正確安裝次序以及安裝技術要領,邊講解邊操作給學生看,在講解過程中,不時地要求學生把握關鍵步驟的操作要求,最后讓每一個同學按照規定要求自己單獨完成PC機安裝。如果有問題,現場指導,加以糾正。學生通過觀看演示和動手操作,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現場教學中應注意:現場實驗訓練條件應滿足;操作過程不易太繁瑣。
二、以學生為本位實現分層次模塊化教學推動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小企業成為對中職畢業生需求量最大的市場,而這些企業需要的人才又是多種多樣。因此小批量多規格的培養不同類型與規格的人才,實現以學生為本位的模塊化教學,是突出職業課程改革又一特色。通過不同模塊的合理組合,調整課程重心形成不同崗位群所需人才合理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有利于小批量多規格有特色的人才培養。實現模塊化菜單式分層次教學,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將來的就業意向自主“點選”學習模塊,可以充分有效在地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學習個性化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總之,以學生為本位的模塊化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可以滿足市場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專業化,促進校企合作。
三、加強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實現學校企業資源共享創新職教新機制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作為世界IT產業生產基地的進程,完善加工產業工業服務的專業功能,提升計算機專業中等職學校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倡導職業學校開展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走出學校進企業、走出教室進車間”的“兩出兩進”活動,實現學生與工人、教室與車間、教師與師傅的“三合一”。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應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探索國際先進的成功辦學理念,并及時總結,爭取雙向發展。同時鼓勵校企聯手按產業化運作實習實訓場地,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職教實習實訓基地,使學生經常接觸企業生產流程,搞好崗前培訓學習,從而推動學校搞活教學,學生找到合適崗位,企業招到實用人才的“三贏”戰略。
四、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中可能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1.IT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個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發展與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始終保持中職計算機專業建設的動態性、可變性是市場發展的需求,更是專業發展的需求,這也決定了中職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人才能力和知識結構也必須隨之變化。
2.計算機專業的實驗設備與實訓場地跟不上計算機產業發展的需求,相對落后,導致辦學投入較高。如能走校企聯辦、贊助投資、產教結合之路可能更好。
3.中職雙師型教師缺乏,知識更新速度緩慢,同時中職教師收入相對偏低,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相對薄弱,造成中職教師流動頻繁,給中職學校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因此如何留住中職教師的人和心,保持一支穩定的中職教師隊伍,使其扎根于中職教育事業,奉獻于中職教育事業,是中職教育必須解決的問題。所以加大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人力資源開發,提供給教師合理的發展空間,同時走校企聯合辦學,聘請有經驗的工程師或師傅來校任教,是解決中職學校師資缺乏的一個良策。
參考文獻:
[1] 鄭 濤.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J].西安社會科學,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