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支瓊 董澤狀
摘 要:激勵教育是一項重大工程,更是一種需要教育工作者用愛心去細細琢磨的藝術。要使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這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育中用心去探索,去實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173-01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形成健康心理,培養其健全人格,是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需要。由于應試教育的錯誤取向以及教師教育理念的滯后,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形成畸型心理,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等逆反心理。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解剖學生畸型心理形成的原因
1、師友的評價不當是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直接動因。學生成績差,并非一開始就陷入難以彌補的地步,教師和同學評價不當往往使學生逐步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其歸因如下:學生學習越來越差,教師同學評價低,學生學習就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不好,知識技能就掌握差,學習積極性低。
2、學生意志受到挫折也會造成學生心理極不健康。學生在意志情感方面受到挫折,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補償,會使學生形成自暴自棄、害怕挫折的惡性循環。其歸因如下:學生面對挫折,心理害怕挫折,就喪失斗志,自暴自棄,結果就失敗。
二、運用激勵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諧發展
很明顯,要沖破惡性循環的怪圈,正確地評價學生,教育他們正視挫折,激勵奮發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內因是變化的條件。但教育就是運用恰當的教育手段促使學生變化的過程。一個人,在校內,在家庭里,在社會上會不斷地遇到困難,遭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如果在校園里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也就能使他終生受益。貝多芬說過:“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中百折不撓”。哪位教育工作者不想自己教育的對象成為卓越呢?培養學生不折不撓的意志,自然需要多種多樣的教育手段。葉圣陶說:“教育多術矣。”激勵,就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手段。
l、激勵手段的運用首先要求實施者具有真誠性、持續性和敏感性。陶行之說過,教育者要“捧著—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誠地愛護學生,了解學生是實現激勵的必要前提。持續性指的是要堅持、經常、反復并逐步深化,尤其是要注意認清社會時代的變化趨勢,在恰當時機采取手段予以激勵;敏感性指的是善于訓勢、成勢、回勢,把握準因勢利導的契機,抓準燃起學生心頭火焰的“燃點”,煽起奮發向上的熊熊烈火。
2、選準激勵教育契機,適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激勵時機具有隱蔽性、短暫性和時效性等特點。對某些學生,可能正受到挫折時及時給予激勵有效,而對另一些學生則可能要在痛苦思索后再激勵有效。教師要依靠自身理論素養、教學經驗形式的睿智,在深入了解學生性格的共性與個性基礎上發現契機,錯過稍縱即逝的契機,會增加教育難度,甚至導致學生抵觸情緒乃至逆反心理的形成。認定激勵時機,可以考慮從以幾種情況入手:(1)對象進入新的人際關系時。如新生入學,調整班別、座位等。(2)對象對某種需求存在強烈的愿望時。如學生渴望在班級活動中顯露身手或學習困難渴求幫助等。(3)對象在物質上或在精神上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時。如獲得各種獎勵等。(4)對象對過錯有悔悟之意時,這時的激勵往往能使之增添前進的動力自信。(5)處于某種生理或心理困境時。如生病、家庭不幸、同學不和等。(6)對象觸動舊情時。如進步時想及過去的落后,落后想及“當年勇”,犯新錯時想及舊錯……契機很多,教師要有意識地發揮、捕捉和利用最佳激勵教育時機,使學生的心理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3、在激勵手段的運用中善于利用激勵的“誘發點”。(1)興趣點。“興趣是人在成長過程中能力的信號和象征。”以對象興趣點誘發激勵,有利于擴大教育容量,并可能產生遠期效果。(2)興奮點。在興奮中得到激勵會在在腦下較長時間的印象,增強時效性。(3)利益點。這是理性激勵,使學生加深認識進步與利益的關系。(4)榮辱點。去掉自卑感,加強自尊心,情感因素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5)潮流點。學生往往對潮流產生的敏感、好奇的心理,適當的激勵能使之意識到自身進步有益于時代的發展。(6)情感點。喜怒哀樂中的激勵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強化情感因素。(7)求異點。這時的激勵能使創造性思維更為活躍,有利于獨立人格的形成。(8)殊遇點。特殊遭遇中的激勵對提高佳遇的正效應、克服惡遇中的負效應有明顯的作作。(9)疑懼點。此時的激勵能解除困惑、消除恐懼心理與而明確努力方向,(10)變化點。學生心理形成與千種萬種的行為變化有密切關系,原因大至社會、時代,小至片言只字,要從變化的表現分析變化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對學生予以激勵。
4、以激勵為中心,運用多種手段對學生予以激勵。最常見的有:(1)言辭激勵。這是最常用的形式。無聲的體態如一顰一哭,—點一揮手,也能達到激勵的目的。(2)行為激勵。即教育者以具體行動肯定學生的某種行為或愿望。如學生要求參加某項競賽,教師不加評論,但直接和他討論競爭計劃。(3)目標激勵。即激勵學生完成某一項目標,要有可能達到的近期目標,教育者心中要有層進的遠期目標,逐步激勵,逐漸逼近。如對長期不交作業的學生,先激勵他從思想上認識到要交→再要求認真完成→再要求獨立完成→再要求準確無誤……這種層遞要求教師要抓好各個階段,不能把目標定得過高或過低。(4)榜樣激勵。除有影響的英雄人物外,身旁的榜樣激勵更有親切感。從某一角度、某一點學習身旁榜樣更易使學生感到可望可及。(5)民主激勵。以平等的態度、民主的方式、商討的口吻,比居高臨下的訓誨或激勵的效果相差不知多少。(6)榮譽激勵。這能使教育者萌生自豪感,往往是新的進步的—個里程碑。(7)自我實現激勵。激勵其自我實現,在某一目標實現后再予以激勵。這種激勵對學生自身心理建構尤為重要。(8)信任激勵。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讓犯過錯誤的學生去取巨款,收到后又不清點,這種極度的信任使學生出現重大進步。這已成為教育史上的佳話,(9)人情激勵。這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工作方法,它能使對象從內心感受到溫暖而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