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耿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強化教師要具備四種意識,即自我更新意識、科學意識、效率意識和角色意識,這四種意識是培養和開拓學生獨特英語個性的重要保障手段,教師只要不斷地強化這四種意識,學生就會感到英語學習并不是比登山還難。
關鍵詞:更新;科學;效率;角色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29-01
初中英語教師,絕不止只是能說幾句英語那樣簡單。初中英語教師,歷史賦予的使命,英語教師既要能說,還要會教,更要懂得教授學生學習英語的意義,用英語去改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讓學生通過一滴水看世界,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塑造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獨特個性。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強化教師要具備四種意識,即自我更新意識、科學意識、效率意識和角色意識。這四種意識是培養和開拓學生獨特英語個性的重要保障手段,筆者長期從教于英語教學一線,拋磚引玉與大家探討。
一、初中英語教師的自我更新意識
未來世界最大的資源是人才,最重要的活動是創新,因此,外語將不僅是創新工具,還是生存工具。國家和社會將需要大量的外語專才和兼才,特別是“具有國際理解意識的、能適應國內外多種變化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外語人才,其需求量將急劇增加。而這些人才多數都要靠教師去培養。如果教師在幾十年工作中都僅僅按照自己大學外語學的那一套去辦,顯然不能適應需要。所以廣大英語教師必須面對越來越重的自我創新形勢,擔負起自我更新的責任:1、有較高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和運用能力,并能將其運用于教學,為學生提供課內外實踐交流活動的范例和信息源。2、具備把不斷更新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運用于教學之中的能力。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得真實的教學素材進入了教室,它們強大的儲存容量和虛擬場景以及加快學習活動節奏等功能,為大家所公認。多媒體之后還會有新的手段,教師都應及時掌握。3、具備運用藝術手段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善于借助藝術手段的外語教學可以使學習變難為易,可以增強外語課的教育、教養性,還可以發揮教師的個性特點和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所以外語教師必須具備繪畫、書法、唱歌、指揮、編導、制作等多種才能,將藝術活動注入自己的教學之中。
二、初中英語教師的科學意識
“科學意識首先是規律意識”。認識外語教學規律,就要從總體上把握外語教學,全面研究外語教學的實質,包括話語分析、學習分析和方法分析,還要全面研究容易被忽視的,卻又直接影響外語教學的主要因素。一是適應并開發外語教學環境。外語教師一定要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教學條件、設備的長與短,要揚長避短,并且不斷創新,以突破環境的限制。但是,切忌盲目追求創造與母語習得環境相似的交際環境,那實際上就是違背了外語教學的特殊規律。二是激發和適應學習者的情感。英語學習的內容不僅是包含另一種知識、技能體系,還包含另一種文化。因此,對英語學習者來說,情感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動機、態度和性格等對英語學習的成敗有著特殊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要研究在教學中應該達到的情感目標以及如何達到這些情感目標,并且把情感用作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如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由于情感多種多樣而又千變萬化,教師必須不斷創新自己的情感去適應和引導學生的情感。三是研究、利用學生的原有知識。學生的原有知識,特別是母語知識既有利于英語學習,又阻礙英語學習。因此,英語教師就要研究學生原有知識的合理利用和如何回避其負面影響。由于學生原有知識互不相同且不斷變化,所以研究利用學生原有知識也是在科學意識方面自我創新的內容。四是善于處理不同文化的影響。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對英語中的詞、詞組、句子的正確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文化傳統的正確了解。語言中的習語、諺語、特殊模式和規則更與文化因素不可分割,兩種不同的文化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沖撞,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善于洞察和處理兩種不同文化的異同,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三、初中英語教師的效率意識
效率意識是超現代化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意識,就是改變當前的“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狀況,要求教和學要比過去更多、更快、更牢固、更靈活而不增加學生的負擔,也就是說,投入較少而“產出”較多,“產值”較高。英語教學的效率意識主要體現于以下兩點:一是力爭速效。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某個或某些重要方面的教學取得很明顯的突破性成績。二是保持長效。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效率,不但速效要明顯,長效也要明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和規定的教學過程結束之后,學生應能牢固掌握和熟練運用學過的東西。長效的取得,目前通用辦法是大量使用,大量聯系,使基本語言技巧和諧、均衡的發展。
四、初中英語教師的角色意識
由于教學活動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播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模式,英語教師的角色要從課堂傳授者轉化為教學研究方法的指導者,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幫助學生消除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并抑制種種可能出現的恐懼心理,讓學生把外語學習和自己的發展聯系起來,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二是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要根據各方面的教學反饋信息,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調控不能千篇一律,而要不斷更新。三是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參與。四是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自己與他們的差異。充分體現教育的民主性,分析教學失誤的內外原因,力求改進,保證學生學有所得。
英語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在這個學會的過程中,教師只要不斷地強化以上四種意識,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用師愛去關心學生,用欣賞和鼓勵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如此,學生就會感到英語學習并不是比登山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