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玲
摘 要: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標,我們素來有知識、能力、覺悟“三位一體”說。但我更傾向于“覺悟”這一環節。在思想政治課上我們要教給學生經濟、政治、哲學、法律、道德倫理和心理健康知識,但最重要的還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也正是我們追求的創新教育、復合型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堂完美的思想政治課能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并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我們很難說清楚打動學生的到底是科學知識,還是嚴密的邏輯、宏大的框架、思維的啟迪抑或是規范優美的語言、高尚的人格魅力、新穎的教學手段以及學科通性的把握。也許,這本身就足以證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立體豐滿、細膩流暢的蘊藉之美
關鍵詞:語言藝術性;簡潔明快;幽默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42-01
一、語言藝術性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教學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體現的就是語言的魅力 。思想政治課教學雖不像語文、外語課那種純語言學科 教學要求語言的高精確度,但也應該是嚴謹規范、凝練深刻、優美典雅的。所以,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政治教師,往往是一位出色的演講者。
嚴謹規范是政治課語言最基本的特征。如果教師講話羅羅嗦嗦、拖泥帶水、模棱兩可或語不達意,不僅會喪失和損害語言本身的美感,而且學生根本無法從老師那里接受到有價值的信息,這樣的教學無疑是令人生厭的。政治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準確規范地使用經濟、政治、哲學術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例如,我在講市場經濟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內容時,將自己總結出的規范的經濟學術語運用于教學并要求學生掌握,如培育市場體系、健全宏觀調控、規范市場主體、明晰產權關系、構建多元投資主體、強化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盤活存量資產、對國有資產進行戰略性改組、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等。學生對這些術語能真正理解和靈活運用,經濟學素養明顯提高。[來源:學|科|網]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簡單就是美的。簡而不薄,言簡意賅,教師要在龐大的素材中剪掉冗長的修辭,要在紛繁的思緒中疏理出一條明了的線索,從而使課堂語言簡潔而厚重,能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想象與獨立思考的空間與時間。相反,不簡則繁,繁了就淹沒了主題,淡化了重點,勞頓了身心,猶如懶婆娘的裹腳布,哪有美感可言。
二、語言要簡潔明快
從內容上講,教師語言應敏感地把握問題的本質,破題要簡潔明快,入題要新穎獨特,論題精辟深刻,聯系實際要合情合理,要把握學生的思想脈膊和內心需要,切忌平淡、平庸、言之無物。從形式上講,講究表達的啟承轉合,講求優美、凝練和聲情并茂的即興表演性語言,特別是加上恰到好處的體態語言,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審美知覺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融入審美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聯結著廣瀚的現實和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了美學上所追求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如:我在講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特征時,最后把整堂課的內容歸結為三性:即市場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其中特殊性,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本課時的重點。 學生聽了之后便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又如:我在講解價值規律的作用時,用了三個比喻:資源配置——“車子”,促使企業“兩提高一加強”——“鞭子”,優勝劣汰——“刀子”。學生易懂、易記,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信心與興趣。[來源:學科網ZXXK]
政治教師語言的優美典雅所體現的文化底蘊,這本身就直接體現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審美價值。這樣的“優美”并非刻意的雕琢與粉飾,而是用蘊涵深刻感染力的文學性語言來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從而使教學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一 種張力,追求美的效果。
例如,我在講“集體主義人生價值觀”時,引用了康德的一句名言——“這個世界惟有兩種東西越思考得深沉越能引起我們心靈深深的敬畏: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這是道德升華的成就美。
郁達夫也說過:“一個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崇仰、愛戴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在講授紀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生動事例時,我引用了這一名言,激起了學生們對50年前那血與火寫就的英雄史詩,對在戰爭中涌現出來的三十多萬甚至幾百萬英雄群像以及迸發出來的愛國主義覺悟、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國際主義精神,產生強烈的內心震撼!這是撼人心魄的悲壯美。
在講述“國家的宏觀調控”時,通過列舉近年國家采取的擴大內需、防止通貨緊縮等一系列諸如降息、征收利息稅、高校擴招、發行國債、西部大開發、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僅達到保持國家經濟總量基本平衡的目標,而且使學生對此有了深厚的感性基礎,從而真正理解了宏觀調控的意 義。這是高屋建瓴的態勢美。
通過對巴以沖突、伊拉克戰爭等問題的探討,學生能運用“國際關系”的有關知識分析紛繁復雜的國際問題。這是時政教學的現實美。
三、語言要幽默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語言境界,它包含著人們心理期望的突然落空、經驗與現實矛盾沖突的突然轉移,從而使其凝聚著較高的人生智慧和極高的審美內涵。通過對某些漫畫、哲理故事 、寓言的分析,使課堂靈活生動、異彩紛呈。這是寓莊于諧的喜劇美。
總之,這些富于變化和表現力的語言,創設了符合學生審美規律的美的教學情境, 將教育影響有機地融合到受教育者積極參與的情境中去,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審美的主體,從而使學習過程變成一種美的感知和享受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