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歉
摘 要:我們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技能之外,還要充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既是新時代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參與國際市場人才競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老師,要提高思想意識,將提高學生技能和素養滲透到每一節課當中,為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25-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計算機在代替和延伸腦力勞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不僅體現在工作方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對于目前的初中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技能之一。那么,針對于初中學生不同的起點、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也就成了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需要不斷探究的命題。
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學到基本的技能是首當其沖的事情。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教師要多研究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材內容,使課堂效率取得最大化。其次,教師要講究授課的形式,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可以采取講練結合、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靈活的開展教學活動。就不同學生的起點、層次不同的問題,結合教材結構組織形式,我在課堂上適當安排以下幾個環節:
補缺——介紹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目的在于為低起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補習內容,使暫時落后的學生能盡快達到學習新知識的技能要求。
助力——引導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讀所提供的材料,以便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有更廣泛的認識。
加油——讓學有余力的同學,進一步學習本環節的內容,以便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更深入的把握。
思維導圖——以一種全新的思維過程圖示,引導同學們理解本章的結構,理清本章的思路。
最后,就是課后的學以致用,在沒有書面作業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學生將知識牢固的掌握?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即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文化素養的要求。
在信息內容、操作技術日益更新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迫在眉睫。信息素養本質上說是人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是一種綜合的素質要求,不僅涉及到如何收集信息,如何處理、應用信息,也包括個人的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等。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環境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符合21世紀學習的需要,將對學生各科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幫助和影響。比如:數學學習中,學生可以就自己不會的問題,通過網絡搜索答案,并對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再如,學生可以將語文學習內容,整理成精美的文檔、圖文并茂的課件等等。
常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技能之外,還要充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既是新時代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參與國際市場人才競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老師,要提高思想意識,將提高學生技能和素養滲透到每一節課當中,為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