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世偉
習近平總書記重訪蘭考縣,重溫焦裕祿精神,向全黨發出繼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偉大號召,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的一面鏡子,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就能查擺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焦裕祿精神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高度契合,“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是為民務實清廉的生動寫照,體現的正是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也是貫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一條紅線。焦裕祿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發揚光大,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作為縣域基層的領導干部,要把踐行焦裕祿精神作為終身追求,深學、細照、篤行,努力爭做新時期焦裕祿式的好干部。
一要在錘煉黨性修養上下功夫,培育焦裕祿式品格。焦裕祿為了蘭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舍小家顧大家,置生死于度外,就是因為他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堅定的黨性修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必修課,以“三嚴三實”為標尺,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高自己、改進自己。以加強黨性修養為核心,跟著郭明義學雷鋒,爭做“道德模范、海城好人”。嚴明黨的紀律,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二要在深化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創造焦裕祿式業績。焦裕祿在蘭考短短一年多,使治理“三害”、改善群眾生活等工作邁大步、見實效,靠的就是改革創新的銳氣、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排除萬難的勇氣。要學習弘揚焦裕祿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的求實作風,深化開發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實施主導產業定位,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科學規劃集約建設,打造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加速政府職能轉變,對與市場接軌的政府職能進行有效分離,推進水務、網絡、交通、建設四個集團和西柳服裝城公司化改造。加大土地綜合配套改革力度,推進農用地確權,實行耕地、林地承包經營權主體分離,推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實行地票制。
三要在應對發展挑戰上下功夫,展示焦裕祿式氣概。當前,經濟發展正處于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大有作為機遇期,迫切需要發揚焦裕祿“革命者要在苦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要針對海城的實際,牢固樹立法治、底線和問題倒逼三種思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著力破解城市和城鄉兩個二元結構問題。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一步做強菱鎂滑石深加工、鋼材及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箱包、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集群。加速推進商貿多元化,以專業市場為龍頭,鞏固傳統服務業,發展文化旅游業。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按照東部果園子、中部菜籃子、西部米袋子的農業布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四要在增進人民幸福上下功夫,爭做焦裕祿式干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常懷公仆情,常謀利民事,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扎實推進平安海城建設,圍繞維護政治、治安、公共、網絡和基層“五大安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社會保障完善、生活品質提升、生態環境改善三大惠民工程,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五要在強化作風建設上下功夫,樹立焦裕祿式形象。焦裕祿精神集中展現了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鮮明旗幟和崇高形象。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實施培育一支隊伍、創造一個產業、建立一個保障機制和一套紀律監督機制“四個一”工程,全面解決村級“有錢辦事”“有人管事”“有場所議事”三個問題。拆掉“一堵無形墻”,做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個減法”和務實發展、服務群眾、勤儉節約、人民幸福“四個加法”,牢記“不是自己的不要茍得,公款要公用、按標準使用,重大決策不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三句話,切實解決“四風”問題。架起“一座連心橋”,深入開展“三深入、三服務”和“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通過“聯鎮、包村、進企、入戶”,增進黨群干群關系。
(作者系中共海城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