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
摘 要:要想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必須引導學生走一條自覺自愿,持之以恒的實踐之路。審美實踐活動包括欣賞活動與創造活動兩個方面。美是無處不在的,在校園,宿舍,大街,商店,公園都存在著美,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當做審美客體。但美不是一種實體的,具體的存在物。美是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獲得的,快樂體驗也只能在審美活動中才能獲得。對審美客體的欣賞是重要的審美活動。欣賞活動充滿了情感,想像和個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賞活動充滿了情感,想像和個人的感悟,理解,每一次欣賞活動都使主體進入一個屬于個人的審美快樂境界。因此,在實施美育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大量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審美活動當中,并從中獲得美的愉快和享受。
關鍵詞:思維的積極性;思維的創造性;思維的集中性;聯想;美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42-01
美術課繪畫是學生傾心的天地,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指出:"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興趣盎然,體味美感,激發想像,創新作品,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老師去研究與探討。在近幾年的教學及課外活動中,本人也正是以其為已任,下面把自己的認識及做法談之一二。
一、激發興趣,訓練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縱覽小學的美術教材,既有生動有趣的童畫,想象畫,卡通畫,又有中外兒童優秀的美術作品欣賞,畫家筆下的動物畫,風景畫;既有動手操作的工藝品,小制作課,又有走出課堂,描繪大自然的寫生課,教師在教學時用有趣,童話般的語言來描繪教材中的畫面,可給課堂注入興奮劑,形成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繪畫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憑借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雖然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某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與具體形象聯系著。針對這個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福桔"的教學,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搶著答:“太陽”、“衛星”、“皮球”、“毛線團”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待到學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么”(學生會爭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二、激發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我們知道,兒童作畫開始時都是憑印象來畫,常常是別人怎么畫,他也照著畫,缺乏自己的獨立性。教師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采用“一問多思”,“一題多種表現”等方法來教學。如畫“風”,可以對學生設問:“大風吹來時,會出現什么情景”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風吹的情景有多種多樣:有的學生畫樹干彎彎的;有的畫樹葉滿天飛;有的畫帽子飛了;有的畫水起大波浪……,總之,十個同學有十幅獨特的畫,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畫。
三、引發聯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集中性
依據學生好奇,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點,創設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手腦并用,視聽練結合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如,在教學中進行“3分鐘接力畫”等活動,在黑板上畫出四個畫框,每個框的不同位置畫上不規則的形狀,告訴學生別小看這不規則的形狀,它可能變成一片樹葉,一支花,一朵云,繼而發展成一幅畫。游戲開始時,分四組進行,一位學生將框中形狀添畫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學生接著畫……,當游戲結束時,由本組同學給畫點題,最后,黑板上可出現“課間十分鐘”、“秋游”、“春天到了”……等畫面,接著讓學生結合所畫的畫面情景,說一段話,這樣將繪畫和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敢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創作觀點的能力,讓美術與語文等學科聯系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四、肯定創新,提高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采取的是嚴謹的準備,一環接一環進行教學,追求授課的主動性,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被動吸收。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是不太管的。很多優秀的課,都只是以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用上很多道具,講得細,講得全,講得穩,就是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
創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領域內表現出來的獨特,杰出,非凡而有價值的才能。它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類組織轉換,敏銳的想象,推測與創新,根據已有的各種信息果斷地選擇最佳方案。成功的創新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創新態度,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這些因素的形成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活動。創造性的基礎,可以說創造性是對已有知識重新加工和組織。創造內容上說是制約知識的。否則,便成了無源之水。在我們的美術課外小組活動之中以提高審美素質為主線,提高造型能力為突破口,以提高創造能力為出發點。從不把教師的主觀意志強加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有個性,有特點,有專長,善于觀察,勇于表現,敢于標新立異。經常帶學生進行寫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比較,動腦筋去思索怎樣進行繪畫創作,并教給他們學會了各種適合孩子們運用的繪畫技法:如水墨畫,兒童畫,吹塑版畫……在繪畫創作中,尋找最佳的構圖及最合適的繪畫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