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Wolford
一頭露脊鯨死亡后,它孤零零地在海上漂浮著。《白鯨記》年代的捕鯨人認識了這種鯨魚并給它取了一個通俗的名字:最值錢的鯨魚。而現在,世界上的露脊鯨僅存大約500頭了,北大西洋的這種“最值錢的鯨魚”成為了世界上極度瀕危的鯨類。
對于這些鯨魚們來說,魚叉已經不再是它們唯一的敵人了。一位佐治亞州野生動物局官員向我們透露:將近80%的露脊鯨身上有因意外纏繞捕魚繩而留下的傷痕。那些粗繩將鯨魚緊緊勒住,以致于鯨魚最終死于割破撕裂的傷痕。特殊的是,露脊鯨還極易與航船相撞,這是因為露脊鯨出于天性會游向航船發出聲響的地方,而其結果往往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更糟糕的是,石油天然氣工業試圖獲取在近海勘探的許可,而科學家們指出地震勘測儀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聲會釀成災難性的后果。
據人們所知,極端噪音污染一時之間可以殺死成百頭鯨魚和海豚。在最壞的情況下,極端噪音將引發海洋生物在我們眼前上演一場大滅絕。康奈爾大學的資深科學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說:“我們正在不斷地給海洋注入噪音”。他還向我們透露:“整個鯨魚群體依靠回聲定位進行交流。”這是它們尋找食物和同伴的方法。他認為船只發動機發出的持續而沉悶的轟鳴聲已經減慢了這些龐大海洋哺乳動物的繁殖速度。
劍吻鯨大概是對聲音最敏感的鯨類了,在正常狀態下它們為了尋找食物能下潛數千英尺且毫發無傷。但是,當它們聽到刺耳的噪音時,它們會一股腦兒沒命般地下潛和上浮——有時候導致它們死于壓強的過快變化。
相關研究指出噪音可能引發擱淺現象。2009年,在一項名為“劍吻鯨擱淺與海軍演習”的研究中,美國科學家報告稱1874年至2004年期間共有136起記入檔案的劍吻鯨大規模擱淺案,其中126起都是從1950年海軍開始使用大功率軍用聲吶裝置之后發生的。而一些調查研究也已經明確地指出了擱淺現象與使用聲吶裝置之間的聯系。
石油天然氣產業使用的儀器設備也具有同樣嚴重的破壞性。2008年,近100頭瓜頭鯨在馬達加斯加的海灘上集體擱淺,當時這一現象立即激起了國際社會的調查,最后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埃克森美孚國際公司進行的地震勘測是其直接原因。
該公司進行地震勘測時,氣槍每16秒就會發出一聲刺耳尖銳的爆炸聲響。而政府協議規定:動物能聽到的人為噪音不得達到或超過180分貝。作為對比,站在離飛機發動機一箭之地的地方,聽到的噪音為140分貝。但是,在水下情況更糟,因為聲音在水中傳播的距離比在空氣中要遠得多得多。
今年2月,佛羅里達州和佐治亞州的野生動物官員合力營救了一頭擱淺在佛羅里達州杰爾遜維爾海岸的鯨魚寶寶,它被300英尺長且如鉛般重的捕魚繩纏住了它的鯨須(有些鯨魚用這種成梳狀的濾食器來代替牙齒)。營救隊立即剪斷了繩索,然后看著這頭鯨魚寶寶漸漸游遠。
來自佐治亞州自然資源署的克萊·喬治告訴我們,這頭鯨魚寶寶算是很幸運的了,“很多這樣陷入絕境的鯨魚在被人發現之前就已經死去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