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張建鳳,王芳云
口腔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人群患病率高、波及范圍廣。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口腔健康的認識和要求越來越高,口腔醫院就診人次在逐年增加。
由于口腔醫院護士直接參與醫生的診療工作,護理工作任務繁重,社會期望值較高,長期的職業壓力導致口腔醫院護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缺乏職業成就感。品管圈是一個行之有效且能激發廣大護理人員聰明才智和職業熱情的品質管理方法,它從尊重人性出發,通過輕松愉快的現場管理方式,使員工自動自發地參與管理活動,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1]。本研究旨在探討開展品管圈活動在提升護理質量的同時,對口腔專科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以期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滿足護士成長發展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為降低護士職業倦怠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1.1 研究對象 2012年9月—2013年9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口腔專科醫院符合納入標準的104名臨床護士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8歲~59歲(29.37歲±0.76歲);已婚73人(70.19%),未婚31人(29.81%);工作年限1年~37年(10.93年±2.17年);護士48人(46.15%),護師34人(32.69%),主管護師20人(1 9.2 3%),副主任護師1人(0.96%),主任護師1人(0.96%);中專4 人(3.85%),???9人(47.12%),本科48人(46.15%),碩士研究生3人(2.88%)。在104名護士所在的10個科室中隨機挑選5個科室(口腔外科、牙體牙髓科、消毒供應中心、正畸科和修復科)作為試點科室開展品管圈活動,其中品管圈組護士51人,非品管圈組護士53人,品管圈組與非品管圈組護士在年齡、學歷、工作年限、職稱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試點科室開展品管圈活動
1.2.1.1 成立品管圈活動推動委員會 由分管護理的院長擔任品管圈推行委員會主任,護理部主任為品管圈推行委員會副主任,3名碩士研究生及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并熟練掌握品管圈相關知識的護理骨干作為品管圈活動推動委員會小組成員,統籌品管圈活動的推動事宜,籌劃、管理及審查每個品管圈小組各項活動議案。
1.2.1.2 品管圈理論培訓 從2012年9月起由品管圈推行委員會擬定全院培訓方案并組織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課程。該培訓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培訓對象是護士長、各科室護理骨干;第2階段培訓對象是試點科室經自愿自發報名后推選出來的圈長、輔導員,第3階段普及至開展品管圈試點科室的全體護理人員。采用邀請院內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或外派護理骨干參加省內外品管圈學習班等形式,從品管圈的相關概念、品管圈的發展概況、品管圈各成員的職責、品管圈活動實施步驟及關鍵點把握、品管圈7方面的應用技巧、成果發布等方面對試點科室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
1.2.1.3 品管圈活動具體實踐 ①組圈:各試點科室以自愿自發的形式組成5個品管圈小組,分別命名為綠豆芽圈、啄木鳥圈、圣斗士圈、四葉草圈及同心圈。②選定主題:開展品管圈的科室采用頭腦風暴法進行主題選定,并將選定的主題報送品管圈推行小組。推行小組再次根據選定主題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合格者即可開展品管圈活動,不合格者需試點科室再次進行主題選定,直至達到評定要求。③活動實施:試點科室第1圈活動均由1名推行小組成員負責進行輔助及指導,試點科室在推行組的引導下依據品管圈的10個實施步驟——主題選定、活動計劃擬訂、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訂、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和改進逐步開展品管圈活動。試點科室每2周召開1次圈會并有相關的活動記錄,根據所改善問題的難易程度確定品管圈活動周期,一般以6個月作為一個活動周期。④監督與改進[2]:品管圈推行小組對開展活動的科室進行中期評估,督查品管圈標準化的實施,促進品管圈標準化與護理工作標準的結合,推動全院護理標準制度的建立。
1.2.1.4 總結成果 ①從每個品管圈小組中選出1名代表,采用幻燈或小品的形式將品管圈成果在全院品管圈成果發表會上進行匯報,并遴選出優秀小組代表我院參加市品管圈活動比賽。②在2013年底,品管圈推行小組要求每個品管圈的成員任選其中一個改善的問題,寫出護理論文至少1篇,并以此作為2013年年終考核成績,推行小組人員對其論文進行修改,推薦發表。
1.2.2 評價工具 ①一般情況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科室、收入情況、工作年限、婚姻狀況、用工性質等。②護士職業倦怠問卷:以Maslach等的職業倦怠模型為理論基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口腔??漆t院部分護士的訪談情況確定問卷題目,經預測、初測編制成護士職業倦怠問卷[3]。問卷由22個條目組成,包括情感衰竭、工作冷漠和低成就感3個維度,其中情感衰竭分量表9個條目,工作冷漠感分量表5個條目,低成就感分量表8個條目。采用Likter 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倦怠程度越重。該量表在護士職業倦怠的研究中已得到廣泛應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4]。在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對品管圈組與非品管圈組護士的職業倦怠水平進行評價。③綜合素質評價:結合品管圈活動中的無形成果評價自制評分表對品管圈組每位圈員在活動前后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品管圈手法運用、團隊凝聚力、溝通協調、活動自信心、責任感、解決問題能力、榮譽感7項,每項分值1分~5分。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數據二次錄入并進行邏輯核對,保證錄入正確。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兩組護士職業倦怠得分比較±s)分

表1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兩組護士職業倦怠得分比較±s)分
時間 組別 人數 職業倦怠總分 情感衰竭 工作冷漠 低成就感活動前 品管圈組 51 88.31±4.11 34.16±4.65 20.69±2.46 33.47±3.51非品管圈組 53 88.70±3.68 34.34±4.52 20.81±2.27 33.55±3.68 t值 -0.503 -0.203 -0.269 -0.109 P 0.616 0.839 0.788 0.914活動后 品管圈組 51 47.61±5.061) 15.82±2.751) 11.75±2.711) 20.04±2.311)非品管圈組 53 87.43±4.79 33.70±4.64 20.75±2.24 32.98±3.49 t值 -41.217 -24.029 -18.519 -22.176 P 0.000 0.000 0.000 0.000 1)與本組活動前比較,P<0.05。
表2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品管圈組護士綜合素質得分比較(±s)分

表2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品管圈組護士綜合素質得分比較(±s)分
時間 品管圈手法運用 團隊凝聚力 溝通協調 活動自信心 責任感 解決問題能力 榮譽感活動前 2.20±0.75 2.67±0.59 2.22±1.22 2.47±1.25 2.43±0.88 2.08±0.77 2.33±0.74活動后 3.29±0.78 3.63±0.98 3.16±1.22 4.14±0.53 3.76±1.05 3.65±0.98 3.55±1.08 t值 -6.904 -6.068 -4.187 -8.712 -7.124 -9.713 -6.92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000
3.1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了職業倦怠水平 本研究顯示,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品管圈組與非品管圈組護士的職業倦怠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品管圈一圈或兩圈活動的結束,品管圈組護士的職業倦怠水平顯著低于開展品管圈活動前,且低于非品管圈組(P<0.05)。品管圈使護理管理實現了從以物為中心的傳統管理向以人為中心的現代管理的轉變。科室在開展品管圈的活動中,所運用的頭腦風暴法充分尊重每一位護士針對護理質量管理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有被尊重、被認可及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因而創造了溫馨愉快的工作環境,減輕了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同時,通過品管圈活動過程中的群眾性、自主性、創造性,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改變了以往口腔醫院護士的被動護理,使其能夠從科室工作及病人的實際需要出發,自覺尋找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降低職業倦怠的發生。
3.2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護士的職業成就感,激發了工作潛能通過品管圈活動,護理人員能夠準確熟練地運用質量管理工具來解決護理質量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如運用頭腦風暴法查找問題,運用流程圖、查檢表等收集資料,用柏拉圖把握現狀,用魚骨圖、冰山圖查找原因等,提高了護理人員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品管圈組護理人員在品管圈手法運用、溝通協調、責任感、解決問題能力、榮譽感等方面的得分都較活動開展前顯著提高(P<0.05)。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品管圈小組根據每位圈員的特長進行分工,充分發揮每位圈員的作用,給予圈員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提高了圈員的職業成就感。每位圈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暢所欲言,激發了在護理工作中的思考力和創造力[5]。
綜上所述,隨著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口腔??漆t院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護士職業倦怠水平,達到了護理管理的最佳效果。但本研究目前僅在5個科室試點,樣本量較為局限。今后將繼續加大研究的樣本量,更加深入地探討開展品管圈活動的干預作用。
[1]王玉瓊,郭秀靜,雷岸江,等.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1945-1946.
[2]許晨耘,符林秋,陳克妮,等.以點帶面全面推行醫院護理品管圈活動[J].護理學雜志,2013,28(13):4-6.
[3]張建鳳,王芳云,楊靜,等.口腔醫院護士組織支持感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5):59-61.
[4]王莉.“鯰魚效應”管理對降低護士職業倦怠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2A):353-354.
[5]鄢雨英,林莉莉,鄭佳音.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病歷書寫完整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7):6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