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教師”兩個字好辛苦
下午連續上了三節課,悶熱的天氣下,學生的講話聲令小青一次次怒火升起。想起實習時,自己老師的告誡:做老師一定要沉得住氣,智慧型的老師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終于下課鈴響了,小青拖著疲憊的腳步踏進辦公室,教務處發來消息要求明天放學前將班主任工作總結等一大堆資料交齊,拿起總結本準備補一補的時候,數學老師拉著本班的“四大金剛”之一來了,看來這家伙剛才又犯事了。教育完學生,補好總結,墻上的時間已經指向了7點,饑腸轆轆的小青叫來外賣,異鄉的飯菜此刻吃起來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想想自己的漫漫職稱評選之路、做不完的雜事、隨時會響起的家長電話,小青好暈,教師這條路上自己走得好累好累,何時才是一個頭呢?
家長對教育的期望高
家長希望子女在學校能夠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顧,寧愿多花錢、找關系也要把子女送到好的學校。特別是名校的家長,這里的老師很多自稱為“保姆”,從早到晚都在圍著學生轉,學生的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必須兼顧,不能出差錯,否則家長的投訴可能就會接踵而至。一個學生在學校不學習,在家不聽管教,一直到孩子打架被學校處分,家長打電話說:“我交了那么多錢,你們老師為什么都管不好的我的孩子? ”
學校管理過于苛刻
一些學校的領導為了讓學校的成績更好,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同,就去其他學校學習取經,結果是學校的管理方式越來越讓人窒息。莉莉就曾在這樣一所學校中工作,學校在最顯眼的地方刷上大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以激勵老師,鼓勵學生和家長在校長處反饋對老師的意見,大事小事都要集中老師開會批評,不少老師承受不了壓力而辭職。
工作缺乏創造性
如同婚姻中的七年之癢一樣,工作久了也會容易讓人出現厭倦情緒。日復一日重復同樣的事情,教案都已經熟悉地可以背出來,每學期都不會缺席的公開課,在教師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初中的就初中水平,教高中的就高中水平”,身為教師的小劉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離開學校,自己還能夠做什么。以前是一起床就想去上班,現在是一起床就不得不去上班。小劉羨慕別人活得精彩,對自身現狀深感無奈,小劉的其他同事也不乏同感,從現在就可以看到退休時候的自己模樣,相同的是狀態,不同的是年紀。
如果你也正對自己當初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感到后悔,內心飽受煎熬并蠢蠢欲動,不妨看看支招寶典吧—
A 選擇的,就是好的
問問其他行業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教師這個職業,光是寒暑假就征服了大家。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環境遭遇,但卻看不到其他職業的艱難困苦,從而陷入無謂的羨慕中。
吸引力法則提到我們的思想感覺言語以及行為會制造出一種能量,它會吸引相應的能量過來,即負面能量會吸引負面能量,而正面能量則會把正面能量吸引過來。我身邊有些人做了一輩子老師,而且教得很開心,并從中找到樂趣,因為他們本身所表現出的就是對工作的正面能量,所以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快樂都吸引過來。
B 用知識裝備自己
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會發現大部分理論知識是用不上的,所以當教師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和管理難題時,會覺得手足無措。越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更要和身邊的同事多聊聊,向老前輩取經,他人或許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宣泄是最好的心理咨詢。同時你還可以吸取他人的寶貴方法,擴充自己的知識倉庫。
C你的生活可以更豐富
當一個人的生活范圍和時間受到很大限制時,調節情緒的方式就變得單一而低效。內歸因的人易抑郁,外歸因的人易焦慮,這時不妨退一步,讓生活繽紛多彩一些。小林教齡十年了,她對工作的狂熱是每個人都有目共睹的,她的班級以管理嚴格而出名,小林也連續幾年獲得“優秀班主任”稱號。誰知道小林在家里的情況呢,看到兒子一點點錯誤、老公對家務的撒手不管,小林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家庭里烽火四起,硝煙濃濃。小林在這個時候被同事介紹去學習瑜伽,說也奇怪,一周兩次的瑜伽練習逐漸使小林靜下心來,在家庭中也不會無故發火,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充實讓小林笑容更多,處理問題也更加有方法了。
D 讓魅力為自己加分
有些人生來就是做老師的料,他的一言一舉都讓學生欽佩,先天條件羨慕不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后天加工讓自己朝這個方向邁進。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應該有個職業規劃,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特點,適合做一個什么樣類型的老師。比如你可以做親和力強的知心姐姐,你也可以是有專業實力的學術大叔,你還可以是幽默有趣的課堂殺手,找準方向后你可以找個這方面的楷模學習,并在這個類型領域里用目標知識充實自己,以便更快得適應這個角色。
烏申斯基說過,“一個教師如果缺乏教育機智,他無論怎么研究教育理論,也永遠不會成為實際工作上的好教師。”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師,處事靈活,同時還要能接地氣,與學生多交流談心,更好得了解學生才能在管理上運籌帷幄,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