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義 李娟 張榮達等
摘要 [目的]為了研究黔西北山區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同品種的大中小薯作擴繁材料對擴繁產量及擴繁效益的影響。[方法]以馬鈴薯脫毒種薯威芋3號和宣薯2號作為試驗材料,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在大田進行種植試驗。[結果]各處理間產量和數量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品種各處理的產量變化趨勢完全相同,均為大薯>中薯>小薯,并且所占百分比的趨勢也相同;不同品種各處理用種成本變化趨勢相同,均是大薯>中薯>小薯,種植小薯的用種成本僅為種植大薯的50%。[結論]該研究總結了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同品種大中小薯高產高效擴繁技術,為黔西北山區大面積種薯擴繁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黔西北山區;脫毒種薯;高產高效;擴繁技術;成本;投入產出比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8-02260-02
Study on the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Expand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Virusfree Seed Potato in Northwest Guizhou Mountain Area
TANG Yi, ZHANG Rongda et al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Bijie, Bijie, Guizhou 5517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virusfree seed potato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sizes on propagation yields and multiplication benefits in northwest Guizhou mountain area. [Method] Taking Weiyu No. 3 and Xuanshu No. 2 as material,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obacco field with three repeats by randomized block. [Resul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meanwhile different treatments yield of the same variety had the same changing trends. Yield of different size potato varieties was in order: big size > middle size >small size, and percentage of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had the same the trends. Cost of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in order: big size > middle size >small size, and the cost of the small size seed potato treatments was only 50% of the big size. [Conclusion] The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expand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virusfree seed potato of different size is summer up,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anding propagation potato in a large area in northwest Guizhou mountain area.
Key words Northwest Guizhou;Virusfree seed potato;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Expand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Cost; Inputoutput ratio
黔西北山區是國家確定的馬鈴薯種植優勢區域,具有晝夜溫差大、冬暖夏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等氣候特點,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1]。馬鈴薯是黔西北山區的比較優勢作物[2],在黔西北山區種植具有種薯退化慢、生長茂盛、健壯、種薯質量好、產量高、面積大等特點[1]。加速發展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是黔西北山區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之一,開發馬鈴薯產業對加快黔西北山區農業產業化具有龍頭帶動作用,進而將推動黔西北山區扶貧開發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黔西北山區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存在擴繁系數低、用種量大、成本高等問題[1],制約了優良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速度和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抑制了把黔西北山區建設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商品薯生產基地和重要的馬鈴薯加工基地的步伐。因此,為了實現低成本擴繁和低成本推廣,加快優良馬鈴薯脫毒種薯的推廣步伐,筆者進行了馬鈴薯脫毒不同品種大中小薯高產高效擴繁技術研究,擬提出一套成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高產高效擴繁技術,為黔西北山區大面積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供試品種
試驗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永豐村沙壩組李少華家承包地里進行,海拔1 750 m,試驗地前作為玉米,土壤屬紫色砂土,肥力中等。供試種薯品種為馬鈴薯脫毒一級種薯威芋3號和宣薯2號。
1.2 試驗設計
從馬鈴薯脫毒一級種薯威芋3號(A)和宣薯2號(B)兩個品種中分別選出大(A1、B1)、中 (A2、B2)、小(A3、B3)3類種薯進行種植,得到6個處理,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既研究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同品種的擴繁技術,同時也研究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同品種大中小種薯擴繁成本的投入產出比。小區長8 m,寬6 m,面積48 m2,重復間走道80 cm,8行區,每行種植28窩,每個小區種植224窩,種植密度為46 695窩/hm2。
1.3 其他管理方法
試驗播種前耕翻,人工碎土,清揀出殘茬后播種,按試驗設計密度雙行起壟種植。播種時基肥按腐熟有機廄肥2.25萬kg/hm2均勻施用,專用復合肥按375 kg/hm2的標準稱量均勻施用。生長期間未追肥,現蕾前進行二次中耕除草與培土。試驗期間按照實施方案要求進行田間各項指標觀察記載,成熟后統一收獲。收獲時按全區計產,同時按大、中、小薯(大薯>100 g、50 g≤中薯≤100 g、小薯<50 g)的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并分別記錄大、中、小薯的產量和數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馬鈴薯產量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品種間產量存在明顯差異,同一處理的宣薯2號比威芋3號的產量高。不同品種各處理的產量變化趨勢完全相同,均為種植大薯產量>種植中薯產量>種植小薯產量,并且所占百分比的趨勢也相同。
經方差分析顯示,各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LSD法多重比較顯示,在5%水平上,B1和B2差異不顯著,但均與B3、A1、A2、A3差異顯著,B3、A1、A2、A3相互之間差異顯著。在1%水平上,B1與B2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 B2與B1 、B3、A1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B3與B2 、A1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A1與B3、A2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A2與A1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A3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因此,在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生產中,種植大薯容易獲得高產,其次是種植中薯,均比種植小薯獲得的產量高。所以,在商品薯生產中種植馬鈴薯脫毒大薯容易獲得高產。
2.2 馬鈴薯結薯數量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種擴繁所獲得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結薯數量不同,宣薯2號所獲得的結薯數量遠遠大于威芋3號,不同品種各處理間結薯數量變化趨勢有所區別,又有相同之處,種植大薯獲得的結薯數量均比種植中薯多,但種植大、中、小薯獲得的結薯數量變化趨勢不同。因此,擴繁威芋3號時,選用小薯進行擴繁獲得的結薯數量多,擴繁宣薯2號時,選用大薯進行擴繁獲得的結薯數量多。在進行其他馬鈴薯脫毒種薯不同品種擴繁時,需對擴繁品種進行類似試驗驗證,找出最佳擴繁因子,從而獲得高產高效擴繁技術方案。
經方差分析顯示,各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LSD法多重比較顯示,在5%和1%水平上,B1和B2差異不顯著,但B1、B2與B3、A1、A2、A3差異顯著,B3與B1、B2、A1、A2、A3間差異顯著,A1與A2差異不顯著, A3與A1 、A2 差異顯著。
2.3 投入產出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馬鈴薯品種各處理用種成本變化趨勢相同,均是種植大薯成本>種植中薯成本>種植小薯成本,種植小薯的用種成本僅為種植大薯的50%。因此,種植中小薯可以節約用種成本,但是產量不高,只有進一步分析投入產出情況,才能獲得科學的馬鈴薯脫毒種薯高產高效擴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