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姣
【摘要】《企業戰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綜合考慮《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特征、西藏高校授此課時面臨的問題,基于動態匹配觀,構建“理論講授+沙盤實驗+觀察實踐”的三位一體的新型授課體系,以期通過此課程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西藏高校;企業戰略管理;新型教學體系;動態匹配觀
一、《企業戰略管理》課程的特征
《企業戰略管理》在學科特性上具有以下特征:(1)復雜性。它不是一門基礎理論學科,而是一門指導管理實踐的應用性學科。(2)高度性。它與其他經營管理類學科相比,具有明顯的理論高度和思維高度,其內容在整體上分為四大部分:戰略分析與制定——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控制——戰略評價與反饋。在“戰略分析與制定”環節,需要教師培養學生對宏觀環境、產業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理論高度。其余的三個環節一樣,都需要站在全局的、整體的和動態的角度分析問題,并做出恰當的判斷與決策。(3)遠瞻性。企業戰略管理是在一定目標指導下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經營路徑的謀劃,具有遠瞻性。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洞察力和遠見力等遠瞻性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企業戰略管理》是一門實用性強但充滿挑戰性的學科,要達到理想地教學效果需要采取合理地教學模式。
二、西藏高?!镀髽I戰略管理》教學現存問題
《企業戰略管理》在西藏高校中是大三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以“授課對象”、“授課方法”為分析對象,西藏高?!镀髽I戰略管理》的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授課對象素質參差不齊
西藏高校與內地高校相比,在生源上存在以下特點:(1)以藏族為主的民族多樣性。西藏高校以藏族學生為主要構成部分,兼有漢族、回族、珞巴族、門巴族等其他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接受知識時具有很大差異性。(2)以西藏為主的地域多元性。西藏高校的生源在地域來源上總體劃分為“區內生源(西藏自治區內的生源)”和“區外生源(西藏自治區外的兄弟省份的生源)”,其中,區內生源占據多數,區外生源涵蓋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四川、貴州等省份(每年的招生省份不盡相同)。不同地域的生源在基礎知識上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區內生源與區外生源的差異。對區內生源而言,進入西藏高校的門檻很低,低至200分左右;而對區外生源而言,進入門檻相對較高,區外生源的分數在400-500分之間。顯然,區內生源的基礎知識掌握狀況平均而言落后于區外生源很多,在學習《企業戰略管理》這門復雜性、高度性與遠瞻性的課程時,純理論學習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區內生源在了解西藏企業時存在較少障礙。由此可知,《企業戰略管理》在西藏高校的授課對象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態,需要滿足參差不齊的對象的需求,需要更為多樣的教學途徑。
(二)授課方法相對單一
在現有的教學中,過于強調課程理論的教授,多采用知識點講解、概念解析的方式進行,中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作為理論講解的輔助手段。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為主,以學為輔;以理論教授與記憶為主,以案例分析為輔。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生能力未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缺乏實踐平臺
缺乏實踐平臺成為高校經營管理類課程教學的面臨的共同問題,西藏高校更是如此。大多學生在學完《企業戰略管理》課程后,除了記住幾個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之外,對企業如何真正地進行戰略管理一無所知。
(四)較少結合西藏企業實際
由于西藏企業的相對落后性,很少出現在高校經營管理類的教材中,因此,教師在授課中也較少結合西藏實際。而西藏高校是西藏企業人才的重要來源,了解和分析西藏企業是西藏高校學生的必修課。
綜上所述,西藏高校在《企業戰略管理》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教學改革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基于動態匹配觀構建西藏高?!镀髽I戰略管理》新型教學體系
所謂教學體系的動態匹配觀,是指綜合考慮授課對象的成長特征和課程內容的時代變化特征的基礎上,采取與授課對象、課程特征項匹配的教學模式的觀點。綜合考慮《企業戰略管理》的課程特征、西藏高校授此課時面臨的問題,基于動態匹配觀,構建“理論講授+沙盤實驗+觀察實踐”的三位一體的新型授課體系(圖1)。
(一)一個理論基點:課堂講授
課堂講授,是此課程教學的起點,要求學生對此課程有整體的認知,并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點。此部分的教學模式采用“知識點講解+案例分析”模式,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鼓勵學生參與知識點的分析與討論,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相關的案例。另外,邀請當地代表性企業家走進課堂,講授實際經營中的戰略管理問題,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和當地企業的了解。
(二)一個情境模擬:沙盤實驗
模擬經營沙盤課程從引入中國至今已經歷了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在各知名高校的經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實驗中被廣泛使用。沙盤實驗的技術支撐也發展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镀髽I戰略管理》作為一門高度性、復雜性和遠瞻性學科,僅僅依靠理論講解是無法深入理解相關知識的,更無法達到合理運用的境界。沙盤實驗通過模擬一個公司的經營全過程,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公司的經營管理的奧秘,一定程度上體驗戰略管理全過程。沙盤實驗的重點是掌控情境模擬的逼真度和學生角色扮演的進入度。
(三)一個實踐平臺:觀察與實習
如果前兩個階段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那么此階段就是實地操練了。高校應利用與合作企業建立的“產學研平臺”或“實習基地平臺”增加學生接觸實踐的機會,安排學生定期調研,并抽出一直兩個月的時間集中在企業實習,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鄒樹梁.《企業經營戰略》精品課程建設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年,6.
[2]揭筱紋.案例教學:5企業戰略管理6教學改革的趨勢[J].天府新論,2008,5.
[3]臧長江.淺談參加BEST管理沙盤模擬培訓的收獲與體會[J].華章,2013,20.
[4]苗雨君,張月武.ERP沙盤模擬經營對抗課程教學的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