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
【摘要】合作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高中數學學習是學習思維形成的重要過程,也是現階段高考制度下教學狀況的典型,對研究當前我國合作學習現狀、問題與方法的具有代表作用。本文以合作學習為研究對象,以高中數學課程為研究目標,從合作學習的意義與作用出發,通過對其內容的論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并提出解決思路與建議方法,以期為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發展以及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進步提供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課堂;教學;數學;方法
合作學習是在基礎教學中引入創新教學思路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實踐與推廣已逐漸顯現出其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并發展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與作用
合作學習是社會需求對教育要求提高的產物,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補充和優化,對學生的綜合成長、課程目標的實現、教育的發展進步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原因
著名教育學家卡耐斯基認為,學習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在于信心和與人合作。而高中課程教育目標中也對學生學習能力與科學素養培養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教學需要與學生的成長需要,而合作學習一直以來都是拓展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式的有效途徑。
(二)意義
從概念出發,合作學習是以教師為以引導,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協作為主要手段,以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合作學習是與以往老師一個人講授、學生被動聽課相對的,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體現出其優勢與意義。第一、彌補了傳統授課的不足與缺陷;第二、與素質教育目標和新課程改革方向相一致;第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第四、培養學生交流能力與協作能力;第五、建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第六、優化同學間、師生間的關系。
二、合作學習的內容
對合作學習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是使其優勢與作用得以在應用中實現的前提,是總結其經驗并助其進一步推廣和發展的基礎。
(一)目的
明確目的是研究合作學習的重要指引。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包括:首先,實現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常見方式,其最主要目的即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程知識、實現教學目標、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績。第二、培養學習能力。合作學習是實現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通過合作學習可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能力:合作、交往、競爭、平等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主動學習能力。第三、完善教學關系。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師生、生生在課堂中發揮不同作用,有利于優化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二)分類
經過長期實踐與研究,針對課程的內容、角色、過程,合作學習主要可以分為以下類型,即師師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全員互動。其中師師互動主要應用于課程設計與準備的過程,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主要可根據教學內容與課程難度進行選擇使用,全員互動是對教學資源全面調動的過程,是合作學習環境建設的最終目標。目前生生互動是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主要使用的類型。
(三)原則
作為已成型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已具有一定的可參考的模式,有效的合作學習需要遵守以下原則:第一、合作原則。即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在建立合作意識和合作關系的基礎上,合理分工、配合學習。第二、情境原則。課堂合作學習是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至關重要。第三、適應原則。合作學習的前提是以學生作為主導的,因此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能力構成,課程設計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第四、反饋原則。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好反饋,以便后期的引導與課程優化。
三、常見問題與方法探討
隨著合作學習的廣泛推廣與應用,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鑒的經驗與教學體系,也顯現出一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難題。
(一)基本模式
借鑒國內外實踐經驗,合作學習可建立標準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此為基礎針對教學內容與對象的不同進行豐富與優化。基本的合作學習模型由課前設計、啟動引導、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五大模塊構成。課前通過師師合作的方式結合合作學習的原則進行內容的選擇與設計;課堂上教師通過小組構建、問題引導、任務分配、合作方式講解進行啟動引導;學生建立小組角色、制定目標、分配任務、研究問題與解決,此過程中教師可進行適當鼓勵與引導;分小組對成果進行展示與講解,教師對各小組表現與結果進行點評,并結合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和補充。
(二)常見問題
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與缺陷,使得合作學習的效果不能得到全面實現。教師方面,存在內容選擇不當、小組分配不合理、規則不明確、引導不足、時間不充分、評價與總結不到位等現象。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一方面來源于教師的基礎與經驗的不足,另一方面在于高考壓力下,對于合作學習多流于形式。學生方面,問題主要集中于學生間的差異,部分學生因為不主動、依賴他人或受排擠等現象不能在合作發揮和收獲。此外,教材內容對應課程時間較為緊張也是實行合作學習的主要難點,這點在高中數學課程上體現尤為明顯。
(三)解決思路與方法總結
基于合作學習的要求與問題,應從意識、規劃、方法等方面對教學進行完善與優化。首先,意識的建立。對合作學習的重視與其效果是雙向關系,只有更好的開展合作學習才能使其效果得以體現,從而平衡創新性課程與高考壓力間的關系,進而加大對合作學習的側重。第二,規劃的完善。目前的高中數學教材內容較多、難度較大,在此前情況下可用的教學時間緊張,因此一方面需進一步對內容進行有效篩選,另一方面需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與效果。第三,加強方法。一方面,教師應相互學習,加強設計、引導與總結能力;另一方面,也應教導學生更多有關合作學習的知識與技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發揮更多、收獲更多。
結語
隨著合作學習的發展,其方法的合理性與成果的優劣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學生的成長均起到愈加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多方面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闡述,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給出建議。但另一方面,課堂教學本身具有差異與多變的特征,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能一概而論,更多的應“以學生為本”,結合實際需求進行設計與引導。
參考文獻:
[1]連偉創;高中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的研究;華南師范大學;2011,(04)
[2]萬永江;高中數學課堂合作探究學習現狀;貴州石阡中學;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