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兒童醫院接診的性早熟病例達到了近4000例,有遺傳性的、有外源性的,也有器質性的。在性早熟的病例里,女童比男童多,比例約為5:1,其中80%都是外源性的,比如吃了或接觸了含有雌性激素高的食物或物品。
女孩在8歲之前出現乳房發育、10歲之前出現初潮,叫性早熟。性早熟分為中樞性和外周性。中樞性性早熟原因又分為器質性病變、特發性等,外周性性早熟可由卵巢囊腫或腫瘤以及接觸外源性含激素的物質所誘發。
性早熟對兒童的成長是有很大危害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早發育的孩子長不高。由于骨骼發育過快,性早熟兒童的生長周期會明顯縮短,沒有足夠的時間發育,最終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性早熟的孩子,約半數其最終身高往往不足150厘米。
其次,性早熟對于女孩的危害更大。性早熟的女孩長大以后,可能還會遇到生育的問題,她們更容易患上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也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
最后,是心理方面的困擾。性早熟的孩子在體形、外表上與周圍小伙伴都不同,可能會產生恐懼和不安情緒,造成自卑等問題,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女孩子如果在8歲之前出現乳房發育,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規范診治。可以通過相關檢查如骨齡、性激素水平、卵巢子宮B超、垂體核磁等積極查找病因。另外醫生問診時應該問問是否有接觸誘發性早熟的物質,如化妝品、避孕藥、有催化劑的水果蔬菜等。門診曾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女孩拿了媽媽的避孕藥,以為是糖豆,到幼兒園分給要好的小朋友吃,結果吃了“糖豆”的女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乳房發育。
并不是所有診斷性早熟的孩子都需要治療。一部分需要治療,大部分長期隨訪就可以,但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定期復查,每三個月到半年查性激素水平、盆腔B超、骨齡、測身高體重及檢查性發育情況。家長平常要注意觀察,給孩子洗澡或穿衣服時就能注意到,孩子乳房是否有包塊,有時孩子也會說胸口疼。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看,我在門診碰到有個家長因為女兒不長個兒來看病,我在問病史時才發現9歲就來月經了,目前孩子已經13歲,骨齡已達15歲,錯過了治療時機。
為了避免性早熟,在飲食上讓孩子少吃含雌激素多的東西,另外媽媽要放好化妝品和避孕藥,不要讓孩子拿到。
(吳迪 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中心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