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琴 高波
摘 要:提升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是目前應對復雜疫情形勢的需要,近年來,達州市達川區雖然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本文就此提出個人觀點,以此作為提升達川區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參考意見。
關鍵詞:動物;疫病防控;問題;建議
1 存在問題
1.1 認識不到位,工作被動。一是地方黨政認識不到位。對動物疫病防控沒有一個明確定位和切合實際的長遠規劃,病來了熱一陣,病一過冷下來。出現到位資金難、爭取政策難、后勤保障難的“三難”現象;二是業主認識不到位。個別業主特別是養殖大戶,只有享受政策思想,不愿承擔社會責任和防控義務,強制免疫不能很好落實到位;三是業務部門對發展與防疫認識不到位。重發展,輕防控,結果導致對發展極為不利。
1.2 村級防疫體系不健全,防疫難度大。目前達川區村級防疫管理體制不健全,村級防疫員待遇僅靠中央財政補帖,大大落后于其它地區,只好采用季節性聘請村級防疫員,這樣造成了人員青黃不接的現象,有的地方甚至拿錢也找不到防疫員,常年性防疫難度大。
1.3 設備配置不切實際,利用率不高。近年國家項目配備的一些設施設備不切基層實際,閑置無用實為浪費。有的配備的一些動物防疫基礎設施不能發揮作用,他們不知道可用、不知道怎么用。
1.4 責任意識不強,工作不主動。政府動物防疫主體地位意識淡薄,該承擔的事推給業務部門;養殖場業主不明白自己是動物防疫的第一責任人,甚至對采血測抗不支持、不配合。
1.5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創新意識不強。基層特別是村防疫員大多屬于跟師學藝,未經過正規學歷教育和技術培訓,防疫知識十分欠缺,造成免疫失誤多,根本談不上什么創新意識,造成了動物疫病防控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2 建議
2.1 落實組織措施,確保工作開展。一是各級黨政要切實履行組織、監督、保障“三項職責”,為動物防疫提供財力支持,大鄉(鎮)防疫專項經費每年不低于10 000元、小鄉(鎮)不低于5 000元,而且要求資金到位要提前于工作開展之前。真正做到動物防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出錢、有人監督、有人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要召開動物防疫駐村干部、村社干部、防疫人員參加的動物防疫工作動員會,及時妥當安排布置動物防疫工作,做到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實;三是要層層落實責任。政府要與自然村、畜牧獸醫站簽定責任書,做到具體落實,責任到人;四是畜牧部門要做好免疫器材、消毒設備及藥物等物質準備,確保工作有效開展。
2.2 突出強制免疫,提高免疫效果。根據“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責任要求,強化各級各部門的免疫責任。一是在突出抓好春秋集中免疫的同時,全面推行“村級動物免疫日”制度,確保常年密度達到動態100%;二是要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效果監測,逐步擴大監測范圍、數量和比例,及時掌握免疫效果,對免疫抗體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必須及時進行補免;三是及早做好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工作準備。強制免疫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四種動物疫病,要立足于早,盡快對本轄區畜禽飼養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制定較為詳實的計劃措施,促進免疫、消毒工作有序開展;四是要指導養殖戶擴大其它動物疫病免疫種類和數量,提高動物疫病綜合免疫水平;五是要全面推行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畜禽標識配掛率達到100%,建立健全鄉鎮免疫臺帳和農戶免疫檔案管理機制。
2.3 抓好疫情監測,提高疫情預警能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動物疫病防控形勢,為科學評估和有效把握疫情動態,加強疫情預警、處置,及時消除疫情隱患。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積極組織、參與省、市、區業務部門開展的測抗工作;畜牧獸醫部門要逐步加大動物疫情監測的范圍、頻次和數量,不斷加強對規模養殖場、畜禽定點屠宰場、歷史疫點等重點地區的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充分調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疫情觀察員作用,不斷提高觀察水平和專業技能,逐步提高動物疫情報告及時性和準確度;要采用重點監測、集中監測、平時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完善監測機制。
2.4 加強檢疫監督,促進防控工作。一是嚴格按照《畜禽產地檢疫規范》、農業部《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范圍和對象》的規定,對未實行強制免疫的動物不出具檢疫證明,并作相應處理;二是嚴格跨省引進種、乳用等動物的監管,嚴查私自引種行為,盡量避免外疫傳入;三是完善動物防疫條件要求,對不符合條件的限期整改,依法處理。
2.5 建立村級動物防疫體系,穩定基層防疫隊伍。一是要著手建立健全村級防疫管理機制。出臺管理辦法,明確責任,制定考核考評、獎懲辦法。將多年來虛懸的村級防疫員管理落到實處,穩定基層防疫隊伍;二是設立村級防疫室。鄉鎮、村要解決防疫室用房。在向上爭取項目投入,地方財政籌措資金解決冷鏈設施和必要設備;三是加強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建設。根據行政區域大小編制防疫員,將其待遇列入財政預算。安排定期培訓,提升防疫技術水平。
2.6 嚴格監督檢查,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轄區負責制、四包(區包鄉、鄉包村、村包社、社包戶)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各級各部門要確保“領導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工作到位”。區政府、區畜牧食品要采用領導督查、專家督查等方式,不定期地對全區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并通報落實情況,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7 強化技術培訓,提升人員素質。動物防疫培訓要立足工作實際,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突出防疫關鍵技術。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和規范“聯窩免疫”作為培訓重點,著重解決免疫程序、按規操作等技術問題;二是突出規范軟件資料建立。按照省、市、區基本要求,統一格式、規范內容,力求盡善盡美; 三是突出糾錯培訓。將先前出現的錯誤梳理成瓣,當場請求專家授技解惑,并拿出時間互動,提升培訓效果。(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