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智群
[摘 要]社會治安防控的構建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乎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是政府以及整個社會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簡要闡述公共場所治安防控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國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存在的不足,并重點探討如何做好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
[關鍵詞]公共場所;治安防控 ;暴力恐怖
[中圖分類號]D63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7 — 0042 — 02
我國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曾言:“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意思是說:國家得利最大莫過于社會大治,禍害最大莫過于社會動亂。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取決于和平的國際大環境,更取決于穩定的國內社會治安環境。
有效的社會治安防控是確保社會治安穩定的關鍵。社會治安防控是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工作卻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是政府和整個社會應該重點關注的治安防控領域。
一、公共場所治安防控的重要性
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一直是社會治安防控的重中之重,主要因為公共場所與其他場所相比,具有人員密集、人員流動大、空間開放等特點,一旦發生犯罪行為,很容易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對治安防控工作的要求更高。比如火車站、公園、電影院、商場等地,每天都會聚集各種各樣的人群,而且人員的流動性很強,很容易給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打架、盜竊、搶劫等犯罪行為在公共場所的發生幾率要遠大于其他場所。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暴力襲擊事件,后果會不堪設想。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車站發生暴力恐怖事件,新疆分裂勢力派出的一伙歹徒,手持長刀,沖入昆明火車站廣場、售票廳,見人就砍,在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里造成了29死、143傷的慘劇。這起暴力襲擊事件,給政府敲響了公共場所治安防控的警鐘。做好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給人民群眾營造安全和諧的公共環境,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呼聲。
二、公共場所治安防控的不足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層出不窮,再加上國際、國內分裂勢力一直蠢蠢欲動,給整個社會增添了很多不穩定因素,給社會治安防控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近年來,我國社會治安防控部門在治安防控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在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但是我國公共場所治安防控依舊存在種種不足。以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為例,如果做好火車站的治安防控工作,完全可以減少或避免人民群眾的傷亡。那么從這一事件中,我們能看出在治安防控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安保人員不足。從治安防控的角度來講,公共場合安保不足是治安防控工作的大忌。在此次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中,據有關報道稱,當歹徒開始行兇時,火車站廣場和售票大廳似乎沒什么安保人員,因此不能在第一時間對歹徒進行有效地阻攔,導致歹徒如入無人之境,直接沖進人群,揮刀行兇,從而造成大批群眾的傷亡。
二是環境開放混亂。昆明火車站周邊環境開放混亂,占道經營、設局坑騙、街邊拉客、非法營運等現象依然存在,雖經過周邊警力的多次整治,但依舊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火車站魚龍混雜,開放性的混亂環境,給歹徒掩藏身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是反應機制欠缺。從歹徒開始行兇到最后被制服,經歷了長達45分鐘的時間,在這45分鐘的時間里,昆明火車站一片混亂,火車站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所表現出的反應能力,存在明顯的不足,不僅沒有及時做出預警,而且沒有人去引導慌亂的人群。通過這件事件,可以看出火車站在平時對突發事件缺少應急演練。當真正遇到突發事件后,缺少應對機制,不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的蔓延和危害。
四是警察裝備不力。在昆明火車站暴力事件中,最先趕到現場的是民警,然而到達現場的民警卻大都沒有配槍,即使配了槍,也僅有五發子彈。面對猖獗的犯罪分子,當子彈打光后,民警不得不以棍棒、滅火器、甚至肉身面對歹徒,在此次昆明火車站暴力事件中,共有7名民警受傷,代價慘重。
從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昆明火車站作為一個公共場所,其治安防控體系存在明顯的缺陷,這種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事件危害程度的擴大。火車站作為人員最為密集的地方,不僅會為暴力事件的發生提供條件,而且還容易滋生偷竊、盜搶、拉客等各種各樣的犯罪違法事件,既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又有損城市的形象。上述提到的昆明火車站治安防控存在的不足,在全國很多火車站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其實不只是火車站,在很多其他公共場所,也存在上述治安防控問題,比如廣場、地鐵站等等,因此,當前我國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亟需整改和完善。
三、如何做好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
了解了公共場所治安防控的重要性,清楚了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存在的不足,就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改進和完善公共場所治安防控體系。只有建立成熟的公共場所治安防控體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其中重點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強學習演練,普及治安防控知識
公共場所治安防控體系是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體系,要想做好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僅僅依靠周邊警力是遠遠不夠的,公共場所本身應該積極開展治安防控工作,群眾也應該認真學習治安防控知識,提升防控意識。還是以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為例,如果火車站工作人員能夠掌握暴力恐怖事件的應對方案,如果民眾能夠具備相應的逃生知識,筆者相信,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會是另一種結局。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公共場所而言,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對員工加強應對各種犯罪事件知識的學習,應該按照不同的犯罪事件,進行相應的分析,制定應對預案,并要經常性的針對各種犯罪事件進行應急演練,如暴力恐怖事件應急演練、反扒應急演練、打架斗毆防控應急演練等等。而對于群眾而言,要多學習治安防控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學習一些防盜、防搶、防騙的技巧和知識,以及面對暴力事件,如何逃生的知識等等,社會治安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公共媒體定期播放一些相關知識,提升群眾的治安防控意識,從而降低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可能性。只有我們的公共場所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們的群眾具備各種犯罪防范技巧和知識,才能從根本上落實和完善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體系。
(二)運用先進技術,加強治安防控力度
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也開始被社會治安部門越來越多的運用于社會治安的防控工作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在公安系統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天眼工程,通過安裝高清視頻監控點,對城鄉重點企業、主要道路、公共區域和城市出口進行全天24小時監控,有效打擊了違法犯罪行為,這是信息技術在社會治安防控中非常典型的一個應用案例。當然,信息技術在社會治安防控中的應用遠不止如此,還有區域聯網報警、周界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等等。在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工作中,應該大力運用信息技術,一方面應該在公共場所建立視頻監控系統,在每個重要場所安置大屏幕,讓群眾能夠在公共場所的任何地方可以直觀地看到公共場所所有區域的動態情況;另一方面應該在公共場所各重要位置設置自動報警系統,當發現危險情況或犯罪行為時,可以直接按下報警按鈕,第一時間報警。此外,疏散引導系統,當發生混亂時,能夠通過語音引導群眾逃生。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化繁為簡,將整個公共場所納入監控之中,可以提高預警效率,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各種治安犯罪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完善隊伍建設,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工作要依靠群眾的素養,依靠公共場所自身的安防系統,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社會治安管控部門,也就是我們的人民警察。而當前警察隊伍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由于大部分警察平常接觸的都是一些小偷小摸的案件,在遇到特大暴力恐怖事件時,有些不知所措,不夠果斷堅決,面對暴恐事件缺少冷靜果敢的處理能力。在3月1日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中,所有警察都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不得不說,每一個警察都是英雄,但是仔細推敲事件經過,卻發現警察素質和裝備還有待提升,比如有一名警察持槍帶有5發子彈,但是卻沒有擊斃一名歹徒,如果5發子彈能夠擊斃2名或3名歹徒,也許就會有部分群眾不會倒在血泊中。此外,到達現場的大多數警察竟然都沒有配備槍,不得不拿起棍棒、滅火器與歹徒爭斗。因此從該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警察的實戰素養,警察的裝備配備都亟需提升。所以說,要想提升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能力,就必須加強對警察的日常訓練,提升警察的實戰素養,就必須加強警察的武器裝備,可以應對各種惡劣的突發事件。當警察的硬件和軟件同時提升的時候,公共場所的治安防控能力一定會有質的提升。
(四)加大打擊力度,確保治安防控效果
我國古代有句名言叫作“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意味著,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小處著眼,從小處抓起。然而在公共場合治安防控工作中,我們很多地方卻一直延續傳統的“抓大放小”的治理策略,對于小偷小摸,不加重視,殊不知縱容輕微犯罪行為的存在,只會影響整個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水平,造成公共場所的混亂,當真正的災難降臨時,無法及時發現,及時預警,發而造成更加惡劣的破壞。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的發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云南火車站,歷來比較混亂,各色人群你來我往,拉客行為、占道行為、坑騙行為不時發生,很多時候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正因為容忍這些非法行為的存在,導致昆明火車站越來越亂,治安防控一直存在隱患 。所以3月1日,當數十名歹徒混入火車站的時候,竟然沒有人發覺,沒有人及時預警,從而造成了災難的發生。
如今,云南昆明火車暴恐事件已經塵埃落定,然而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公共場所治安防控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卻值得的我們思考和警醒。公共場所治安防控是社會治安防控的重要環節,于國于民都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公共場所的社會治安工作,必須加大對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不管犯罪行為是嚴重還是輕微,都應該抱著“零容忍”的態度,一打到底,決不縱容,絕不放過,要真正的拿出魄力和勇氣,扼殺犯罪行為,才能從根本上肅清公共場所的環境,搗毀犯罪行為滋生的溫床,才能有效杜絕暴恐事件的發生,確保治安防控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劉振華.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J〕.廣西社會科學,2008,(11).
〔2〕早明光.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探析〔J〕.公安研究.2011,(08).
〔3〕武浩.加強公共復雜場所治安管理創新的思路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1,(24).
〔4〕陳偉.基層公安機關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研究〔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1).
〔責任編輯:張平凡〕